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愛烏罕四駿歌》
全文:
天山左右多回部,聲教古艱通譯鞮。
分疆劃界各領(lǐng)眾,其名不可僂指稽。
愛烏罕實土著國,遙在拔達(dá)山更西。
遣使進(jìn)表非招致,浡泥蠟紙金字題。
先以乘馬色不一,嘉誠那責(zé)比物齊。
使者郵至早賜遣,按程馬到憐穿蹄。
曰驄超洱菊花簇,度西海忽蹀金堤。
昂藏之騮若噴玉,用昭徠遠(yuǎn)房星低。
有騋有騋生月??,一形十影耳竹批。
凌昆之駿色正白,不須鞭策行追霓。
高逾七尺長八尺,為龍一一皆駃騠。
于闐董氈四五尺,伯時圖畫猶艷提。
別毛按品予嘉號,永志底貢無乖暌。
所幸在此懼在此,太保作訓(xùn)吾將徯。
參考注釋
正白
(1).純白?!夺屆め屢路罚骸耙f衣,襢坦也,坦然正白,無文彩也?!薄逗鬂h書·皇后紀(jì)上·明德馬皇后》:“倉頭衣緑褠,領(lǐng)袖正白?!?/p>
(2). 清 八旗兵旗名之一。《清通典·兵一》:“凡八旗序次,鑲黃、正黃、正白為上三旗,鑲白、正紅、鑲紅、正藍(lán)、鑲藍(lán)為下五旗?!?/p>
不須鞭
傳說一種用馬見愁獸皮制的馬鞭。 宋 無名氏 《致虛雜俎》:“ 西域 有獸如犬,含水噀馬目,則馬瞑眩欲死,故凡馬皆畏之,名曰馬見愁。 宣宗 時國人獻(xiàn)其皮,帝賜群臣編為鞭,一揚即走,謂之不須鞭?!?/p>
乾隆名句,愛烏罕四駿歌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