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彭汝礪的《送君宜之臨城簿二首·其一》
全文:
人之與萬物,異名而同體。
貴賤何以殊,知與不知爾。
知之莫如學(xué),學(xué)莫如修己。
汝學(xué)自有得,愿言惟不已。
不已須自到,不到由中止。
請觀為田者,日夜服耒耜。
久之田自熟,其入須倍蓰。
至于耕耘廢,稂莠敗穈芑。
常時不用力,畬穫終無幾。
予與爾知田,肆言聊及此。
參考注釋
萬物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
萬物生光輝。——《樂府詩集·長歌行》
善萬物之得時。——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反側(cè)于萬物。——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萬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嚴(yán)復(fù)譯《天演論》
異名
(1).名稱不同?!独献印罚骸按藘烧咄龆惷!?三國 魏 阮籍 《達(dá)莊論》:“別而言之,則鬚眉異名;合而説之,則體之一毛也?!?唐 韓愈 《初南食貽元十八協(xié)律》詩:“蛤即是蝦蟇,同實浪異名?!?/p>
(2).別稱,別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漾水》:“ 濁水 即 白水 之異名也?!?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四》:“相思子即紅豆之異名也。”
(3).指人的外號?!端疂G傳》第三七回:“因此人起他一箇異名,喚做 浪裡白跳 張順 。”
同體
(1).同一形體;共一形體。《莊子·大宗師》:“假於異物,託於同體。”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臏兵法·奇正》:“故一節(jié)痛,百節(jié)不用,同體也?!?漢 王充 《論衡·物勢》:“目與頭同形,手與足同體?!?/p>
(2).指同胞兄弟?!稌x書·陶瞻傳》:“ 夏 至,殺 斌 。 庾亮 上疏曰:‘ 斌 雖丑惡,罪在難忍,然王憲有制;骨肉至親,親運刀鋸以刑同體,傷父母之恩,無惻隱之心,應(yīng)加放黜,以懲暴虐?!?/p>
(3).比喻無區(qū)別;一致?!秴问洗呵铩ふ_徒》:“善教者則不然,視徒如己,反己以教,則得教之情也。所加於人,必可行於己,若此,則師徒同體?!?南朝 梁 蕭統(tǒng) 《令旨解二諦義》:“有無相殊,何得同體?!?康有為 《答南北美洲諸華商論中國只可行立憲不可行革命書》:“昔戊戌在京時,有問政體者,吾輒以八字言之,曰:‘ 滿 漢 不分,君民同體。’”
(4).猶同伙、同黨。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七繆》:“夫譽同體,毀對反,所以證彼非而著己是也?!?/p>
(5).謂結(jié)為一體,地位相當(dāng)。《后漢書·皇后紀(jì)序》:“后正位后宮,同體天王。”
彭汝礪名句,送君宜之臨城簿二首·其一名句


猜你喜歡:
- 善為吏者樹德,不善為吏者樹怨。韓非及后人《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 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
- 人非人不濟,馬非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戴圣《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 還怕掩、深院梨花,又作故人清淚。
- 疏是枝條艷是花,春妝兒女競奢華。
- 和劉評事送海禪和歸山杜荀鶴〔唐代〕
- 清漪潭陳巖〔宋代〕
- 送樞密相公樓仲暉歸田周因〔宋代〕
- 水亭送劉颙使還歸節(jié)度(得低字)岑參〔唐代〕
- 次韻杜若川春日雜興集句二首于石〔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