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行春辭九首》
全文:
終日尋春入醉鄉(xiāng),不知何處見春光。
風(fēng)條舞綠水楊柳,雨點(diǎn)飛紅山海棠。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風(fēng)條
(1).傳說中的草名。《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有草焉,其狀如蓍,赤葉,而本叢生,名曰風(fēng)條,可以為簳。”一本作“夙條”。
(2).風(fēng)中的枝條。 宋 辛棄疾 《烏夜啼》詞:“晚花露葉風(fēng)條,燕飛高。” 明 高啟 《夜坐天界西軒》詩:“煙幔螢微度,風(fēng)條蟬罷喧?!?/p>
楊柳
(1) 楊樹和柳樹的合稱
(2) 專指柳樹
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宋· 柳永《雨霖鈴》
(3) 古曲名,即“折楊柳”
羌笛何須怨楊柳。——唐· 王之渙《涼州詞》
雨點(diǎn)
從云中落下的水滴
雨點(diǎn)下得更密
飛紅
臉色因羞愧等很快地變紅
羞答答把臉飛紅
山海
(1).山與海。《史記·吳王濞列傳論》:“﹝ 吳王 ﹞能薄賦歛,使其眾,以擅山海利?!?晉 盧諶 《贈劉琨》詩:“每憑山海,庶覿高深。” 宋 曾鞏 《管榷》:“自此山海之入,征榷之筭,古禁之尚疏者皆密焉。” 清 納蘭性德 《一絡(luò)索·長城》詞:“山海幾經(jīng)翻覆,女墻斜矗??磥碣M(fèi)盡 祖龍 心,畢竟為誰家筑?!?/p>
(2).喻指荒遠(yuǎn)偏僻之處。 晉 袁宏 《后漢紀(jì)·獻(xiàn)帝紀(jì)四》:“且兵革之興,外患眾矣, 微 將遠(yuǎn)蹈山海,以求免乎!” 微 , 袁微 ,《三國志·魏志·袁渙傳》作“袁徽”?!赌鲜贰る[逸傳上·漁父》:“僕山海狂人,不達(dá)世務(wù),未辨賤貧,無論榮貴?!?唐 元結(jié) 《系樂府·古遺嘆》:“嗟嗟山???,全獨(dú)竟何辭?!?/p>
(3).比喻高深、繁多或重大。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歸心》:“一披法服,已墮僧?dāng)?shù)……比諸白衣,猶不啻山海也?!?王利器 集解引 盧文弨 曰:“山海以喻比流輩為高深也。”《周書·晉蕩公護(hù)傳》:“假汝貴極三公,富過山海?!?元 無名氏 《陳州糶米》第二折:“我和那權(quán)豪每結(jié)下些山海也似寃讐。”
(4).指山珍海味。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飢渴已慰而求甘旨,甘旨不已而錯山海,于是飽腹之本意亡?!?/p>
白玉蟾名句,行春辭九首名句


猜你喜歡:
-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 不責(zé)人小過,不發(fā)人陰私,不念人舊惡洪應(yīng)明《菜根譚·概論》
- 綠凈春深好染衣。際柴扉。
- 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皎然《尋陸鴻漸不遇》
-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韓非及后人《韓非子·說難》
- 御試后進(jìn)詩王貞白〔唐代〕
- 送張少卿赴召十首李新〔宋代〕
- 鴛鴦湖棹歌 之六十七朱彝尊〔清代〕
- 看金陵圖齊己〔唐代〕
- 鮑防《云門寺濟(jì)公上方偈序》·缺名《斑竹杖偈》浙東眾詩人〔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