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哭王子立次兒子迨韻三首》
全文:
彭城初識子,照眼白而長。
異夢成先兆,清言得未嘗。
豈惟知禮意,遂欲補詩亡。
咄咄真相逼,諸生敢雁行。
非無伯鸞志,獨有子云悲。
恨子非天合,猶能使我思。
兒曹莫凄慟。
老眼欲枯萎。
會哭皆豪杰,誰為感舊詩。
龍困嘗魚服,羊儇或虎蒙。
匆匆成鬼錄,憒憒到天公。
偶落藩墻上,同游羿彀中。
回看十年事,黃葉卷秋風。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咄咄
感慨聲;表示感慨;表示責備或驚詫
咄咄怪事
真相
(1).佛教語。猶言本相,實相。后指事物的本來面目或真實情況。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修梵寺》:“ 修梵寺 有金剛,鳩鴿不入,鳥雀不棲, 菩提達摩 云:‘得其真相也。’” 唐 李賀 《聽穎師彈琴歌》:“ 竺 僧前立當吾門,梵宮真相眉棱尊?!?魯迅 《且介亭雜文·關于新文字--答問》:“不過他們可以裝作懂得的樣子,來胡說八道欺騙不明真相的人?!?/p>
(2).謂實任宰相。 宋 徐度 《卻掃編》卷下:“今歲便當?shù)堑?,十餘年間可為侍從,又十年為執(zhí)政,然決不為真相,晚年當以使相終?!?/p>
(3).猶寶相。即神、佛的畫像或塑像。 唐 白居易 《畫大羅天尊贊文》:“爰命國工,俾陳繪事,真相儼若,玄風穆如?!?唐 慧能 《壇經·機緣品》:“過數(shù)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盡其妙?!?/p>
諸生
明代稱考取秀才入學的生員為諸生
諸生學于太學。——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諸生許用德。——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雁行
(1) 飛雁的行列
(2) 并行或走在前頭。引申為有次序的排列,借指兄弟
兩驂雁行。——《詩·鄭風·大叔于田》
我書比鐘繇,當抗行;比 張芝草,猶當雁行也。——《晉書·王羲之傳》
雁行有序。——丘遲《與陳伯之書》
蘇軾名句,哭王子立次兒子迨韻三首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