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晏殊的《踏莎行·小徑紅稀》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臺(tái)樹色陰陰見。春風(fēng)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蒙 通:濛)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靜逐游絲轉(zhuǎn)。一場愁夢酒醒時(shí),斜陽卻照深深院。
名句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小路旁的花兒日漸稀少,郊野卻是綠意盎然,高高的樓臺(tái)在蒼翠茂密的樹叢中若隱若現(xiàn)。春風(fēng)不懂得去管束楊花柳絮,好似那蒙蒙細(xì)雨亂撲人面。
黃鶯躲藏在翠綠的樹葉里,紅色的簾子將飛燕阻隔在外,爐香靜靜燃燒,香煙像游動(dòng)的青絲般緩緩上升。醉酒后從一場愁夢醒來時(shí),夕陽正斜照著幽深的庭院。
注釋
踏莎(suō)行:詞牌名,又名“喜朝天”“柳長春”“踏雪行”“平陽興”“踏云行”“瀟瀟雨”等。雙調(diào)小令,《張子野詞》入“中呂宮”。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韻。四言雙起,例用對偶。
紅?。夯▋合∩?、凋謝。意思是到了晚春時(shí)節(jié)。紅:指花。
高臺(tái):高高的樓臺(tái),這里指高樓。陰陰見:暗暗顯露。陰陰:隱隱約約。
不解:不懂得。
蒙蒙:形容細(xì)雨。這里形容楊花飛散的樣子。
翠葉藏鶯,珠簾隔燕:意謂鶯燕都深藏不見。這里的鶯燕暗喻“伊人”。
游絲轉(zhuǎn):煙霧旋轉(zhuǎn)上升,像游動(dòng)的青絲一般。
晏殊名句,踏莎行·小徑紅稀名句


猜你喜歡:
- 次程南仲韻五首楊公遠(yuǎn)〔宋代〕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釋正覺〔宋代〕
- 和陸務(wù)觀用張季長吏部韻,寄季長兼簡老夫補(bǔ)楊萬里〔宋代〕
- 題祥符寺姚勉〔宋代〕
- 賦王立之承奉園亭·大裘軒釋道潛〔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