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彭汝礪的《清明之游子先不與仲求有詩寄之使某次韻·其一》
全文:
天上歸鴻林外鶯,去留各自有離聲。
須知野竹山花拙,不會遲留縣尹行。
參考注釋
天上
天空中。如:飛機(jī)在天上飛;月亮掛在天上。
歸鴻
歸雁。詩文中多用以寄托歸思。 三國 魏 嵇康 《贈秀才入軍》詩之四:“目送歸鴻,手揮五絃。” 唐 張喬 《登慈恩寺塔》詩:“斜陽越鄉(xiāng)思,天末見歸鴻?!?宋 王安石 《送陳景初》詩:“ 長安 何日到,一一問歸鴻?!?明 楊珽 《龍膏記·酬詠》:“十年流落賦歸鴻,誰傍昏衢駕燭龍。”
去留
離開或留下
去留自己選擇
各自
(1) 各人自己
他們各自的家
各自解決食宿問題
各自棄甲投戈。——《三元里人民抗英》
(2) 各方中的每一方
各自多做自我批評
離聲
別離的聲音。 南朝 宋 鮑照 《代東門行》:“傷禽惡弦驚,倦客惡離聲。離聲斷客情,賓御皆涕零?!?前蜀 韋莊 《上行杯》詞:“芳草 灞陵 春岸,柳煙深,滿樓弦管。一曲離聲腸寸斷?!?明 皇甫沖 《于巖石山眺東西兩湖》詩:“檣烏有離聲,磯鷗無并翼?!?/p>
彭汝礪名句,清明之游子先不與仲求有詩寄之使某次韻·其一名句


猜你喜歡:
- 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於中,則播於外也。戴圣《大戴禮記·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 竹疏虛檻靜,松密醮壇陰。
- 秦中已久烏頭白,卻是君王未備知。
- 內(nèi)不失真,而外不殊俗王通《中說·卷六·禮樂篇》
- 千載休談南渡錯,當(dāng)時自怕中原復(fù)。
- 隨安室乾隆〔清代〕
- 減字木蘭花(庚辰送春)劉辰翁〔宋代〕
- 蒙檢討封送所與諸同朝倡酬盛作某老拙愧后礫楊簡〔宋代〕
- 十二月十七日歸故園酌紅梅花下舒岳祥〔宋代〕
- 和襲美醉中先起次韻張賁〔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