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泂的《猛虎行》
全文:
君不見蜀山之高直上登云梯,草邊路側(cè)多少豹狼蹄。
盤龍山下三腳虎,震天一嘯回風(fēng)低。
橫拖騾馬捉豬犬,咆哮出入吁無時。
有時人立作氣勢,團目金努矜毛皮。
跳林越澗伏榛莽,亦挾一子攜其妻。
妻兒子母誰不愛,難以人肉赒其饑。
好生之德乃天相,殺*人正自人殺之。
吁嗟此虎獨三足,明白罪狀人皆知。
如何擊摶更不念,白晝坐使行人迷。
昨宵風(fēng)雨振林薄,颯沓萬仞千夫隨。
一夫爭先探其穴,曳出斫死橋之西。
寢皮食肉志不厭,亦戕其母烹其兒。
初圖一虎得三虎,頓令此類無留威。
何如千山盡勦絕,眼見蜀道都平夷。
乃知強梁不足貴,人世豈得無危機。
參考注釋
吁嗟
(1).嘆詞。表示憂傷或有所感。《楚辭·卜居》:“吁嗟嘿嘿兮,誰知吾之廉貞?!薄段倪x·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平生仰令圖,吁嗟命不淑?!?李善 注引 薛君 《韓詩章句》:“吁嗟,嘆辭也。” 陳毅 《感事書懷》詩:“吁嗟我與汝,滄海之一粟?!?/p>
(2).嘆詞。表示贊美。 明 黃溥 《閑中今古錄》:“至今兒孫主沙漠,吁嗟 趙 氏何其隆!” 清 黃遵憲 《紀事》詩:“吁嗟 華盛頓 ,及今百年矣。”
(3).哀嘆;嘆息。《孔子家語·執(zhí)轡》:“民惡其殘虐,莫不吁嗟。” 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一人吁嗟,王道為虧?!?唐 寒山 《詩》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樂交煎勿底涯。”《剪燈新話·秋香亭記》:“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辭?!薄都t樓夢》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長嘆一聲,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韻?!?/p>
三足
見“ 三足烏 ”。
明白
(1) 思想上掌握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2) 徹底了解
明白事理
罪狀
犯罪的實際情況;所舉犯罪的情狀
查明罪狀
蘇泂名句,猛虎行名句


猜你喜歡:
- 風(fēng)回云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fù)明。
- 舉物而暗,無務(wù)博聞。墨子《墨子·02章 修身》
-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弟子《論語·衛(wèi)靈公篇》
-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fā)焦。
- 水調(diào)歌頭呂頤浩〔宋代〕
- 紫團山人歌田汝悚〔明代〕
- 蝴蝶飛(一作蝴蝶舞)李賀〔唐代〕
- 寓懷葉太叔〔明代〕
- 韋賢子元成徐鈞〔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