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和陶赴假江陵夜行郊行步月作》
全文:
缺月不早出,長林踏青冥。
犬吠主人怒,愧此閭里情。
怪我夜不歸,茜袂窺柴荊。
云間與地上,待我兩友生。
驚鵲再三起,樹端已微明。
白露凈原野,始覺丘陵平。
暗蛩方夜績,孤螢亦宵征。
歸來閉戶坐,寸田且默耕。
莫赴花月期,免為詩酒縈。
詩人如布谷,聒聒常自名。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驚鵲
受驚的烏鵲。比喻無處棲身的人。語本 三國 魏 曹操 《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宋 蘇軾 《次韻蔣穎叔》:“月明驚鵲未安枝,一棹飄然影自隨?!?宋 蘇轍 《次韻知郡賈蕃大夫思?xì)w》:“得坎浮槎應(yīng)有命,投林驚鵲且安枝?!?/p>
再三
一次又一次;多次
再三強(qiáng)調(diào)
樹端
樹梢。 晉 陸機(jī) 《苦寒行》:“陰云興巖側(cè),悲風(fēng)鳴樹端?!?/p>
微明
(1).知幽眇之理而收顯著之效。《老子》:“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qiáng)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河上公 注:“此四事,其道微其效明也。”《韓非子·喻老》:“起事於無形,而要大功於天下,是謂微明?!?/p>
(2).微弱的光亮;稍微明亮。 唐 顏真卿 《登平望橋下作》詩:“近山猶髣髴,遠(yuǎn)水忽微明?!?宋 秦觀 《和孫莘老題召伯斗野亭》詩:“攬衣視日景,薄陰漏微明?!?魯迅 《準(zhǔn)風(fēng)月談·夜頌》:“雖然是夜,但也有明暗。有微明,有昏暗,有伸手不見掌,有漆黑一團(tuán)糟?!?/p>
蘇軾名句,和陶赴假江陵夜行郊行步月作名句


猜你喜歡:
-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袁黃《了凡四訓(xùn)·立命之學(xué)》
-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 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
- 至鷺鷥林,則雪深泥滑,不得前矣。辛棄疾《賀新郎·把酒長亭說》
- 虛靜無事,以暗見疵。韓非及后人《韓非子·主道》
- 哭秘書包大監(jiān)孟郊〔唐代〕
- 秋興陸游〔宋代〕
- 大司徒白翁畢老先生蒙恩予告敬賦排律二十四韻以攄欽挹之懷杜士基〔明代〕
- 雜曲歌辭。定情樂施肩吾〔唐代〕
- 題還軒釋德洪〔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