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復的《雜詩》
全文:
陰陽體合氣,氛氳極無際。
卦氣交孕毓,旁滋六爻備。
圣人系爻辭,鉤賾推母子。
觀應以知來,隨方推象類。
靈龜通火志,黃牛革得地。
復應乾龍潛,兌乘履虎尾。
周流紛參錯,往來精妙義。
懵懵妄穿鑿,執(zhí)一千百廢。
孰能訪太極,與游兩儀外。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隨方
(1).依據(jù)情勢。《南史·恩倖傳論》:“若夫竭忠盡節(jié),仕子恒圖,隨方致用,明君盛典,舊非本舊,因新以成舊者也。”《新唐書·張獻誠傳》:“ 獻誠 喜功名,為政寬裕,有機略,隨方制變,而簡廉不逮於文。”《明史·耿炳文傳》:“ 炳文 嬰城固守,攻甚急,隨方御之,不解甲者月餘?!?/p>
(2).謂按原方位?!顿Y治通鑒·梁武帝太清三年》:“ 仲禮 竟無一言,諸軍乃隨方各散?!?胡三省 注:“言諸軍各隨所來之方散去也?!?/p>
(3).不拘何方;任何方面。 宋 秦觀 《次韻子由召伯埭見別》之二:“到處故應山作主,隨方還有月為朋?!?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問以經(jīng)語,隨方應對,歷歷無誤?!?/p>
象類
相象,比擬。 漢 王充 《論衡·紀妖》:“直夢者夢見甲,夢見君,明日見甲與君,此直也。如問甲與君,甲與君則不見也。甲與君不見,所夢見甲與君者,象類之也?!薄稘h書·魏相丙吉傳贊》:“古之制名,必繇象類,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故經(jīng)謂君為元首,臣為股肱,明其一體,相待而成也?!?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圖畫天地,品類羣生。雜物奇怪,山神海靈。寫載其狀,託之丹青。千變?nèi)f化,事各繆形。隨色象類,曲得其情?!?/p>
李復名句,雜詩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