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方岳的《二禽》
全文:
鵲噪令公喜,鴉噪令公怒。
福兮挽不來,禍兮推不去。
咄哉之二蟲,於爾竟何與。
茅檐新雨晴,鵲聲哢圓嗉。
主人顏色和,甘諛終不悟。
禍常十八*九,鴉故告之故。
城頭尾畢逋,唾者滿行路。
佞鵲不我忤,忠鴉不我誤。
試嘗問主人,無乃乖好惡。
嗚呼平生所聞唐太守,切齒不平田舍翁。
昨朝墳上土花墮,斷碑零落悲秋風(fēng)。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嗚呼
(1) 對不幸的事表示嘆息、悲痛等
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說》
(2) 指人喪命
嗚呼哀戰(zhàn)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所聞
所聽到的;所知道的。《商君書·更法》:“夫常人安于故習(xí),學(xué)者溺于所聞。”《漢書·劉向傳》:“臣幸得託肺附,誠見陰陽不調(diào),不敢不通所聞。” 晉 陶潛 《桃花源記》:“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漢 ,無論 魏 晉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孫文定公》:“人君耳習(xí)於所聞,則喜諛而惡直。”
太守
漢朝設(shè)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別稱太守
太守即遣人。——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太守自謂也。——宋· 蘇軾《教戰(zhàn)守》
太守與客來飲。
太守宴也。
切齒
上下牙齒緊緊地咬住,表示極端憤怒
切齒付心。——《戰(zhàn)國策·燕策》
摧肝切齒。——《廣東軍務(wù)記》
切齒怒斥負(fù)心郎
不平
(1)
(2)
不公平
(3)
不公平的事
(4)
因不平的事而激動,憤怒或不滿
先生不平,具狀其囊狼憐惜之意。——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田舍翁
年老的莊稼漢。 唐 白居易 《買花》詩:“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金 元好問 《族祖處士墓銘》:“人言田舍翁不通曉,果然!” 清 趙翼 《歸田即事》詩:“憐他未慣蓬茅宅,笑我原來田舍翁?!?/p>
方岳名句,二禽名句


猜你喜歡:
- 莫飲卯時酒,昏昏醉到酉。佚名《增廣賢文·上集》
- 尋桃覓柳,開遍南枝未覺。
-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 祖國沉淪感不禁,閑來海外覓知音。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 贈遠(yuǎn)虛盈手,傷離適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