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方仁淵的《重陽日寄伯兄守儀》
全文:
不插茱萸竟四年,又逢佳節(jié)異鄉(xiāng)邊。
吟身爭與黃花瘦,壯志多消綠酒前。
圣世不憂行役苦,清時(shí)轉(zhuǎn)為利名牽。
阿兄多病應(yīng)行樂,得失須知總自然。
參考注釋
圣世
猶圣代。 漢 王充 《論衡·須頌》:“涉圣世不知圣主,是則盲者不能別青黃也。” 晉 葛洪 《抱樸子·擢才》:“且夫愛憎好惡,古今不均……故圣世之良榦,乃闇俗之罪人也?!薄赌鲜贰も字傥膫鳌罚骸傲?賈誼 、 劉向 重生,豈不慷慨流涕於圣世邪!” 宋 王安石 《試院中五絕句》之一:“圣世選才終用賦,白頭來此試諸生。” 明 屠隆 《綵毫記·拜官供奉》:“圣世際昇平,車書九州,笙歌萬井?!?/p>
行役
(1).舊指因服兵役、勞役或公務(wù)而出外跋涉?!对姟の猴L(fēng)·陟岵》:“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薄吨芏Y·地官·州長》:“若國作民而師田行役之事,則帥而致之?!?賈公彥 疏:“行謂巡狩,役謂役作?!?漢 桓寬 《鹽鐵論·備胡》:“行役戍備,自古有之,非獨(dú)今也?!?唐 戴叔倫 《將巡郴永途中作》詩:“行役留三 楚 ,思?xì)w又一春?!?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兵制一》:“夫五十口而出一人,而又四年方一行役,以一人計(jì)之,二十歲而入伍,五十歲而出伍,始終三十年,止歷七踐更耳。”
(2).泛稱行旅,出行。 南朝 梁 柳惲 《搗衣詩》:“行役滯風(fēng)波,游人淹不歸?!?唐 李白 《估客行》:“海客乘天風(fēng),將船遠(yuǎn)行役,譬如云中鳥,一去無蹤跡?!?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三:“天下名山福地,類因行役窮日力,且為姑俟回程來觀之語所誤,竟失一往,貽終身之恨者多矣?!?清 戴名世 《憂庵記》:“余好游,時(shí)時(shí)行役四方,水行乘舟,舟中即憂庵也?!?郁達(dá)夫 《星洲既陷厄蘇島困孤舟中賦此見志》詩:“傷亂倦行役,西來又一關(guān)。”
時(shí)轉(zhuǎn)
人們純粹憑機(jī)會(huì)或者在某事進(jìn)行過程中好運(yùn)或惡運(yùn)的轉(zhuǎn)折或進(jìn)程
利名
名利。 宋 孫光憲 《浣溪沙》詞:“滿眼利名渾信運(yùn),一生狂蕩恐難休?!?金 韓玉 《感皇恩》詞:“塵世利名,於身何有?老去生涯殢樽酒?!薄抖膛陌阁@奇》卷四:“及至后邊風(fēng)云際會(huì),超出泥涂,終日在仕宦途中、冠裳里面馳逐富貴,奔驅(qū)利名?!?/p>
方仁淵名句,重陽日寄伯兄守儀名句


猜你喜歡:
-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 乃翁知國如知兵,塞垣草木識威名。
- 只應(yīng)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 葉開隨足影,花多助重條。
- 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呂不韋《呂氏春秋·紀(jì)·季春紀(jì)》
- 云臺(tái)歌乾隆〔清代〕
- 滿江紅辛棄疾〔宋代〕
- 和復(fù)州李太保酬筆徐鉉〔唐代〕
- 十二月初一日得梅一枝絕奇戲作長句今年於是陸游〔宋代〕
- 送皎師歸越林逋〔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