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與義的《石城夜賦》
全文:
初月光滿江,斷處知急流。
沉沉石城夜,漠漠西漢秋。
為客寐常晚,臨風(fēng)意難收。
三更柁樓底,身世入搔頭。
參考注釋
三更
第三更,約在半夜十二時左右
柁樓
(1).船上操舵之室。亦指后艙室。因高起如樓,故稱。 唐 杜甫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之二:“翻疑柁樓底,晚飯越中行?!辫?,一本作“ 舵 ”、“ 柂 ”。 宋 范成大 《滿江紅》詞:“天漸遠(yuǎn),水云初靜,柁樓人語?!?清 魏源 《圣武記》卷十四:“請言舟制,曰八輪船,厚板五槽,中有八輪,其上三桅,柁樓后峋?!?/p>
(2).借指乘船。 清 姚鼐 《蘇州新作唐杜公白公宋蘇公祠于虎丘》詩之一:“柁樓 吳 越 壯游年,遺佚編詩 歷下 前?!?/p>
身世
指人生的經(jīng)歷、遭遇
你能否告訴我一些關(guān)于那位女士的身世
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搔頭
(1) 撓頭,心緒煩亂或有所思的動作
(2) 古代指簪子
玉搔頭
陳與義名句,石城夜賦名句


猜你喜歡:
- 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八回》
- 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孟子《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三十四節(jié)》
- 坐看黑云銜猛雨,噴灑前山此獨晴。
- 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
- 襄陽古道灞陵橋,詩興與秋高。完顏璹《朝中措·襄陽古道灞陵橋》
- 喜雨投詹信州口號六首趙蕃〔宋代〕
- 所寓釋元肇〔宋代〕
- 八疊中秋帖子詞命扈蹕詞臣和之·其一乾隆〔清代〕
- 靜坐齋中偶爾成詠乾隆〔清代〕
- 頌古三十一首釋玿〔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