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金代元好問的《水調(diào)歌頭 庚辰六月,游玉華谷,回過少姨廟》
全文:
中語,為之賦仙人詞,今載於此。
夢(mèng)入云山宮闕幽。
鸞同侶鴛鳳流。
桂月竟夜光不收。
世俗擾擾成囂湫。
醉飛星馭鞭金虬。
八仙浪跡追真游。
龜玉笙蹄四十秋。
摩霄注壑須人求。
覓劍如或笑刻舟。
陽燧非無鹿里儔。
元鼎以來虛昆丘。
東井徒勞冠帶修。
松餐竹飲度蜃樓。
嵩頂坐笑垂直鉤。
只應(yīng)慚愧劉幽州。
又題知音者無惜留跡。
云山有宮闕,浩蕩玉華秋。
何年鸞同侶,清夢(mèng)入真游。
細(xì)看詩中元鼎,似道區(qū)區(qū)東井,冠帶事昆丘。
壞壁碗風(fēng)雨,,醉墨失蛟虬。
問詩仙,緣底事,愧幽州。
知音定在何許,此語為誰留。
世外青天明月,世上紅塵白日,我亦壓囂湫。
一笑拂衣去,嵩頂坐垂鉤。
前諸剎,因過少姨祠,遂周行廊廡, 得古仙人詞於壁間。
然其首章,直 挺有烈丈夫語氣,其死而不忘,蓋無疑,其能道此語亦無疑。
觀者不當(dāng)以文體古今之變而疑仙語也。
噫,仙山 而世人莫之識(shí)也。
予三人者,乃今見之,夫豈偶然哉。
再拜留跡,以附知音者之末云。
渾源雷淵題。
參考注釋
八仙
神話傳說中道教八位神仙,即漢鐘離、李鐵拐、張果老、何仙姑、藍(lán)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
浪跡
居無定所,漂泊流浪
浪跡天涯
真游
謂作道教勝地或道觀之游。 宋 王安石 《登小茅峰》詩:“物外真游來幾席,人間榮愿付苓通。” 宋 葉適 《謝除華文閣待制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表》:“俾再通於禁籍,尚糜素廩,仍躡真游為幸?!?/p>
元好問名句,水調(diào)歌頭 庚辰六月,游玉華谷,回過少姨廟名句


猜你喜歡:
- 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辭巧劉勰《文心雕龍·征圣》
- 不見穿針?gòu)D,空懷故國樓。
- 各照隅隙,鮮觀衢路。姚察、姚思廉《梁書·列傳·卷五十》
- 更無花態(tài)度,全有雪精神。
- 原濁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墨子《墨子·02章 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