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趙蕃的《成父以子進釀法為酒酒成許分貺趣之以詩并呈》
全文:
蘇仙盡飲不滿勺,平生愿求酒方略。
空山松桂不使間,必使捐糜效斟酌。
自言坐客有酣適,已雖獨醒同醉樂。
是心可以付調(diào)元,嘆息鄉(xiāng)來湖海著。
邇來繼有孫夫子,文高飲少俱蘇若。
如何喜釀又相似,叔敖典型亂今昨。
談間快說酒中病,鏖戰(zhàn)如遇將軍霍。
至其妙處殆神授,后稷揪種神農(nóng)藥。
各篘近撇不老泉,石室蘭溪望風(fēng)卻。
我時籃輿適過之,靜掃玉亭供偃薄。
呼童洗觴置我前,謂我多寡隨人各。
詎須珠玉始修容,濡唇頓爾忘諧謔。
我云此乃酒御史,徑取橄欖充咀嚼。
庶幾正味兩相類,祛我沉痾屏無作。
我家是邦陋隨俗,白酒釀來才宿諾。
彼人固肯號茅柴,此意豈復(fù)知京洛。
阿連聞道愈于我,換米急拋居上屩。
不勞火齊撓妻孥,要與論功上麟閣。
只今旬月計已熟,沾溉況自有夙約。
醉鄉(xiāng)道路久生梗,愁城疆界思開拓。
便須健步速持似,預(yù)恐肴核窮搜索。
梅公不與俗子對,我亦竹門無鎖鑰。
但判醉倒更微吟,萬事休休還莫莫。
參考注釋
庶幾
(1) 或許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測
寡人以為善,庶幾息兵革。——《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2) 差不多;近似
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幾乎!
(3) 指賢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正味
(1).純正的滋味。《莊子·齊物論》:“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螂蛆甘帶,鴟鴉耆鼠,四者孰知正味?” 宋 蘇軾 《橄欖》詩:“紛紛青子落紅鹽,正味森森苦且嚴(yán)?!?茅盾 《一個真正的中國人》:“夫婦間的恩愛,兩個人的靈魂的合一,也只有在默然相對忘言的當(dāng)兒,才是人生中最難得的真味--也是正味。”
(2).正常的滋味。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二:“八珍雖美而易厭,至於飯,一日不可無,一生喫不厭。蓋八珍乃奇味,飯乃正味也?!?/p>
相類
相近似?!妒酚洝ど叹袀髡摗罚骸坝鄧L讀 商君 《開塞》、《耕戰(zhàn)》書,與其人行事相類?!?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一:“后世唯 諸葛武侯 有 伊尹 風(fēng)味。其草廬三顧而后起,與 耕莘 聘幣已略相類。” 明 袁宏道 《出燕別大哥三哥》詩:“一母生三人,頂踵皆相類?!?魯迅 《熱風(fēng)·隨感錄四十一》:“想來別省方言中,相類的話還多?!?/p>
無作
(1).猶不使,不讓?!稌の涑伞罚骸拔栍猩瘢锌讼嘤?,以濟兆民,無作神羞?!?孔 傳:“神庶幾助我渡民危害,無為神羞辱?!?/p>
(2).不自作,不賣弄?!稌げ讨僦罚骸翱禎∶?,率自中,無作聰明亂舊章?!?孔 傳:“無敢為小聰明,作異辯,以變亂舊典文章。”
(3).不發(fā)生,不興起?!肚f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fēng),是惟無作,作則萬竅怒號。”
(4).猶言無為而治。 宋 蘇軾 《省試策問》之三:“問:歷觀前世,天下初定,民始休息,下既厭亂而思靜,上亦虛心而無作,是以公私富溢,刑罰清省?!?宋 蘇軾 《神宗皇帝挽詞》之二:“典禮從 周 舊,官儀與 漢 隆。誰知本無作,千古自承風(fēng)?!?/p>
(5).佛教語。謂無因緣之造作?!堆刖蚰Я_經(jīng)》卷二:“如來性是無作?!薄栋儆鹘?jīng)·索無物喻》:“第二人言無物者,即是無相、無愿、無作?!?宋 陳善 《捫虱新話·荊公<字說>多用佛經(jīng)語》:“無土以為穴,則空無相;無工以穴之,則空無作。無相無作,則空名不立?!?/p>
趙蕃名句,成父以子進釀法為酒酒成許分貺趣之以詩并呈名句


猜你喜歡:
- 窗白一聲雞,枕函聞馬嘶。
-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贈劉景文 / 冬景》
- 可能無意傳雙蝶,盡付芳心與蜜房。宋祁《落花》
-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九回》
- 驀山溪(王明之曲,薌林易置十?dāng)?shù)字歌之)向子諲〔宋代〕
- 用葉司理韻簡趙尉方岳〔宋代〕
- 寒食二首蘇轍〔宋代〕
- 更漏子陳達叟〔宋代〕
- 奉和張舍人送秦?zé)拵煔w岑公山李群玉〔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