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曾豐的《乙巳正月過英州買得石山》
全文:
吾之好石如好色,要須肌理膩且澤,真成入眼輕連璧。
吾之好石如好聲,要須節(jié)奏婉且清,真成入耳輕連城。
閩浙江淮隨牒去,豈無一二石佳處,終之難得聲色具。
飛篷今始轉(zhuǎn)廣東,英石不與他石同。
其色燦爛聲玲瓏,小山突兀百千重。
萬錢得之歸自奉,稍閑更為山作頌。
參考注釋
好色
貪愛女色
好色之徒
要須
(1).必須;需要?!度龂尽の褐尽なY濟傳》:“天下未寧,要須良臣以鎮(zhèn)邊境?!?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造神麴并酒》:“滿二石米以外,任意斟裁。然要須米微多,米少酒則不佳?!?宋 李綱 《又與張相公書》:“昨日得報,止遣水軍屯 蘄陽 ,要須 九江 有兵與之相照應(yīng),乃為得策?!?/p>
(2).必定;總會。 唐 雍陶 《感興》詩:“貧女貌非丑,要須緣嫁遲?!?宋 蘇轍 《病后》詩:“芭蕉張王要須朽,云氣浮游畢竟虛?!?清 顧炎武 《祖豫州聞雞》詩:“豈足占時運,要須振羽翰?!?/p>
肌理
(1).皮膚的紋理。 唐 杜甫 《麗人行》:“態(tài)濃意遠(yuǎn)淑且真,肌理細(xì)膩骨肉勻。” 清 趙翼 《問鱽魚》詩:“胡為肌理如凝脂,鋒鋩似叢棘?!?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三章:“且皮膚相當(dāng)白,肌理相當(dāng)細(xì)?!?/p>
(2).指器物、花木、果實、水土等表面的紋理。 漢 蔡邕 《彈棋賦》:“設(shè)茲文石,其夷如砥。采若錦繢,平若停水。肌理光澤,滑不可屢?!?宋 蔡襄 《荔枝譜》二:“若夫厚皮尖刺,肌理黃色,附核而赤,食之有查,食已而澀,雖無酢味,自亦下等矣。” 金 黨懷英 《瓊花木后土像》詩:“診材歸好事,肌理緻且堅?!?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箸議》第十九:“ 乾隆 初,有言東南之土肌理橫,故宜水;西北之土肌理直,故不宜水?!?/p>
真成
(1).真是;實是。 唐 李白 《述德兼陳情上哥舒大夫》詩:“ 衛(wèi)青 謾作大將軍, 白起 真成一竪子?!?唐 張鷟 《游仙窟》:“真成物外奇稀物,實是人間斷絶人?!?/p>
(2).真?zhèn)€;的確。 南朝 梁簡文帝 《和人以妾換馬》詩:“真成恨不已,愿得路傍兒。” 唐 韓愈 《過鴻溝》詩:“誰勸君王回馬首,真成一擲賭乾坤?!?宋 陸游 《正月二十八日大雪過若耶溪至云門山中》詩:“山中看雪醉騎驢,清賞真成十載無。”
入眼
看著舒服;順眼;看中
有那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藥與他吃了便死。——《水滸傳》
連璧
并連的兩塊璧玉。比喻并美的兩物
以日有為連璧,晨辰為珠璣。——《莊子·列御寇》
曾豐名句,乙巳正月過英州買得石山名句


猜你喜歡:
- 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fēng)驟》
- 寒眼亂空闊,客意不勝秋。
- 斗萬花樣巧,深染蜂黃。
- 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
- 每見寒士將達(dá),必有一段謙光可掬。袁黃《了凡四訓(xùn)·謙德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