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劉希夷的《晚春》
全文:
佳人眠洞房,回首見垂楊。
寒盡鴛鴦被,春生玳瑁床。
庭陰幕青靄,簾影散紅芳。
寄語同心伴,迎春且薄妝。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寄語
傳話給某人
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陸游《漁家傲·寄仲高》
寄語故人
同心
(1) 思想或認識一致
同心同德
(2) 共一中心或核心
同心圓
同心度
(3) 共同的心愿;心思相同
神佛原有同心
(4) 志同道合;情投意合
昔時同心人,今日兩離分
迎春
(1).古代祭禮之一。古人以春配應五方之東、五色之青,故于立春日,天子率百官出東郊祭 青帝 ,迎接春季到來?!抖Y記·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 鄭玄 注:“迎春,祭 倉帝 靈 威仰 於東郊之兆也?!薄逗鬂h書·祭祀志中》:“立春之日,迎春于東郊,祭 青帝 句芒 。車騎服飾皆青?!?唐 韋縝 《讀春令賦》:“辨色而金貂列位,迎春而玉輅迴輪?!?/p>
(2).后世地方官例于立春前一日,率士紳僚佐,鼓樂迎春牛、芒神于東郊,謂之“迎春”。《初刻拍案驚奇》卷七:“蓋因刺史迎春之日,有個白衣人身長丈餘,形容怪異,雜在人叢中觀看?!?/p>
(3).迎候春天。 南朝 宋 何承天 《芳樹篇》:“翠穎陵冬秀,紅葩迎春開?!?南朝 陳 謝燮 《早梅詩》:“迎春故早發(fā),獨自不疑寒。” 毛澤*東 《卜算子·詠梅》詞:“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p>
(4).迎新年。 朱樹誠 《我愛這一行》:“元旦晚上,她們劇團要同我們廠開一個迎春聯(lián)歡晚會?!薄段膮R報》1991.2.7:“本報昨天在七重天賓館舉辦《文匯報》讀者迎春座談會?!?/p>
(5).花名。即迎春花。 唐 白居易 《對新家醞玩自種花》詩:“香麯親看造,芳叢手自栽;迎春報酒熟,垂老看花開。”參見“ 迎春花 ”。
(6).花名。辛夷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辛夷》。
薄妝
亦作“ 薄裝 ”。亦作“ 薄粧 ”。淡妝。 戰(zhàn)國 楚 宋玉 《神女賦》序:“嫷被服,侻薄裝,沐蘭澤,含若芳。” 南朝 梁 沉約 《麗人賦》:“垂羅曳錦,鳴瑤動翠;來脫薄粧,去留餘膩?!?唐 王維 《扶南曲歌詞》之四:“入春輕衣好,半夜薄妝成。” 宋 王安石 《與微之同賦梅花得香字》詩之一:“ 漢 宮嬌額半涂黃,粉色凌寒透薄裝?!?清 唐孫華 《題文姬入塞圖》詩:“追逐賢王十二載,薄妝瘦盡纖腰肢?!?/p>
見“ 薄妝 ”。
劉希夷名句,晚春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