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讖
歷史知識
圖讖怎么寫好看:
圖讖歷史詞典解釋
即讖書。讖為方士、巫師和儒生等制作的以隱語為形式預決吉兇之宗教預言。因附有圖,故稱為圖讖或圖錄。如《易緯·乾鑿度》載有“四正、四維,皆合于十五”之圖,宋劉牧認為是河圖,朱熹和蔡元定認為是洛書。圖讖盛行于西漢末和東漢時期?!?a href="/lishi/shijian/4/1134bm.htm">后漢書·光武帝紀》:“宛人李通等以圖讖說光武云:‘劉氏復起,李氏為輔。’”李賢注:“圖,河圖也;讖,符命之書。讖,驗也。言為王者受命之征驗也。”自南北朝起統治者禁絕圖讖,故完整保留下來者甚少。參見“讖緯”。
詞語分解:
- 圖讖的解釋 古代方士或儒生編造的關于帝王受命徵驗一類的書,多為隱語、預言。始于 秦 ,盛于 東漢 。漢書·王莽傳上:“徵天下通一藝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禮、古書、毛詩、周官、爾雅、天文、圖讖、鐘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詣公車?!焙鬂h書·光武帝紀上:“ 宛 人 李通 等以圖讖説 光武 云:‘ 劉 氏復起, 李 氏為輔?!?李賢 注:“圖,河圖也;讖,符命之徵驗也?!?宋 洪邁 容齋三筆·光武
- 圖的字典解釋 圖 (圖) tú 用繪畫表現出來的形象:圖畫
- 讖的字典解釋 讖 (讖) chèn 迷信的人指將要應驗的預言、預兆:讖書
歷史知識推薦:叔均
即“商均”。
關注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回復:圖讖歷史


精彩推薦:
興和府
明洪武三年改興和路置。治所轄境同元興和路。屬北平布政司。四年后廢。漕軍
明代負責漕運的官軍。永樂二年設漕運總兵,景泰二年設漕運總督,下設十二把總,分轄十徐培深
清貴州石阡人,字松泉。嘉慶二十二軍進士,官御史,有直聲。后乞病客揚州,主講梅花書典服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仿周禮司服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典命下大夫屬官,后改典命為大司禮奉迎使
使職名。唐德宗建中元年以睦王李述為奉迎使工部尚書喬琳為副使,分道訪求太后。宋朝亦陭氏縣
西漢置。治今山西安澤縣東南。屬上黨郡。西晉廢。十六國漢劉聰復置,為冀州治。北魏建琴挑文君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載卓王孫招臨邛令及司馬相如飲。酒酣,臨邛令前奏琴曰竊聞長卿好之,頭點朱衣
源見朱衣點頭。謂科舉中選。明無名氏鳴鳳記拜謁忠靈王策獻君前,頭點朱衣圣恩眷。慶朝青草隘
在今浙江景寧畬族自治縣南上漁鄉(xiāng)漁漈村。方輿紀要卷景寧縣青草隘在縣南百十里。接福建今吾非故吾
宋王炎元日書懷詩年光除日又元日,心事今吾非故吾。趙炳然
字子晦,劍州今四川劍閣人。嘉靖十四年進士。歷官御史兵部尚書右都御史宣府大同山西軍可敦
突厥蒙古語,又譯合屯哈敦,漢譯皇后娘子。蒙古大汗正妻及主斡耳朵的妻子稱可敦。盤盤國
古國名。一譯槃槃。故地一般以為在今泰國南部萬倫灣沿岸一帶?;蛞詾樵诮袢A欣至佛丕一北面邊防官
遼北面官類名。遼境內部族交錯,專門設官鎮(zhèn)撫防御,統稱北面邊防官。主要官衙有各都部鼓 (皷) 里
在今山東莒縣故城內。戰(zhàn)國策齊策淖齒殺閔王于皷里。鮑彪注莒中里也。方澤壇
即方澤。成藻
十六國時北燕人。初仕晉為南宮令,豪俊有高名,有政績。及去,百姓攀車不得行。后為北義縱攻剽
史記酷吏列傳義縱義縱者,河東人也。為少年時,嘗與張次公俱攻剽,為群盜。縱有姊姁,邆川賧
唐南詔中心區(qū)十賧之一。治所在邆川城今云南洱源縣南三十六里,鄧川鎮(zhèn)東北郊德源城遺址折柳樊圃
樊籬笆。這里用作動詞,編籬笆的意思。圃菜園。折下柳條編籬護園。語出詩齊風東方未明

詞典網微信公眾號

下載詞典網APP
用手機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