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樞密院
歷史知識
南樞密院怎么寫好看:
南樞密院歷史詞典解釋
官署名。遼代置。南面官。名義上為管理漢人的軍事機構(gòu),實際為南面官最高衙署,所有南面軍民政事、刑獄訴訟無所不統(tǒng)。《遼史·蕭孝忠傳》:“國制,以契丹、漢人分北、南院樞密治之?!边|設(shè)司分治漢人,始于太祖時之漢兒司,太宗滅后晉,仿后晉置樞密院,會同元年(938)以晉降臣李崧為樞密使,統(tǒng)領(lǐng)漢人之事,稱漢人樞密院。世宗置北樞密院,漢人樞密院又稱南樞密院,簡稱“南院”、“南衙”。兩樞密院成為遼的政治中樞機構(gòu)。重熙十二年(1043),北院樞密使蕭孝忠曾上奏:“一國二樞密,風俗所以不同,若并為一,天下幸甚?!钡俗h并未實施。終遼之世,任職南院者,契丹、漢人參用。但南樞密院地位比北樞密院要低。
詞語分解:
- 南的解釋 南 nán 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南北
- 密院的解釋 宋 代樞密院的省稱。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一:“蓋國初武臣皆百戰(zhàn)猛士,至密院多有所是非干請,故為之防微。”宋史·職官志二:“中書、密院既稱二府,每朝奏事,與中書先后上殿?!崩m(xù)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十七年:“ 四川 都轉(zhuǎn)運司,蓋總四路財計以贍軍頒﹝須﹞也,俾乘間上書,併歸宣司,則是制軍、制食通而為一,雖密院、戶部不得如此,祖宗維持諸路之計,於此掃地。”
歷史知識推薦:大崇陂
水陂名。在唐河南道潁州下蔡今安徽鳳臺西北一百二十里。與下蔡西北八十里之雞陂,六十里之黃陂,東北八十里之湄陂,隋末皆堙塞。唐復之,溉田數(shù)百頃。
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回復:南樞密院歷史


精彩推薦:
五十三步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純陽殿左。山路陡險,輿馬不易。明初蜀獻王游山至此,下馬左大且渠
官名,西漢時匈奴置此官,為二十四長屬官,位在當戶下。漢書匈奴傳上顓渠閼氏父左大且玷厥
見達頭可汗。五坊使
官名。唐朝五坊宮苑使的省稱。遼朝五坊長官。官名。唐代設(shè)雕鶻鷂鷹狗五坊,專供皇帝狩容華夫人
隋丹陽人。姓蔡。文帝滅陳后,選入宮為世婦。文獻皇后崩,與宣華夫人同拜為貴人,參斷嘆式微
源見歌式微。慨嘆時運或事物的衰微敗落。清顧炎武酬朱監(jiān)紀四輔詩東京朱祜猶年少,莫向梁
字聞山。安徽亳州今亳縣人。乾隆中期舉人,官四川巴縣知縣。晚年辭官,主講壽春書院。黃臺縣
古縣名。東魏興和元年年,一作天平二年年析陽翟縣置,治今河南省禹州市東北。屬陽翟郡布局
清代嘉興蘇州等地棉布商人所開設(shè)之布店。不僅大量收購與銷售棉布,且直接開設(shè)踹坊染坊小納言
納言下大夫的別稱。王府護衛(wèi)指揮使
官名。明置王府護衛(wèi)指揮使司,掌防御非常,護衛(wèi)王邸。有征調(diào)則聽命于朝。其指揮使以下何忠駿
生卒清湖南平江人,字龍臣。咸豐二年舉人。官至直隸州同知。后從李續(xù)賓掌機宜文字。死郭粹中
宋武夷人。嘗從呂祖謙講學,官至龍游尉。弟郭敏中主江山簿,郭允中郭時中皆應(yīng)進士。鎮(zhèn)北堡
明置,屬寧夏右屯衛(wèi)。即今寧夏銀川市西北四十里鎮(zhèn)北堡。清設(shè)把總駐防。后廢。明置,屬楊仲元
字舜明,管城今河南鄭州人。第進士,調(diào)宛丘主簿。民訴旱,為守拒,仲元乃為之申言,野王廷璧
清河南祥符人,字昆良。順治九年進士,分刑部任部曹??滴醭踹綎|少參。旋因言將兵擾廣石
在今陜西勉縣西。三國志魏書張郃傳劉備屯陽平,郃屯廣石。即此。孫嘉績
字碩膚。如游孫。崇禎十年進士。歷官南京工部主事兵部郎中。被彈劾受賄,下獄。在獄中庸擾錄
書名。清佚名撰。不分卷。作者原居北京,光緒二十六年五月離京,經(jīng)南口張家口大同太原張率能文
張率字士簡,吳郡吳今江蘇東南部人。官終新安太守。少年能文,有詩名。所作待詔賦甚受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