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府
歷史知識
南府怎么寫好看:
南府歷史詞典解釋
官署名。清代內(nèi)務(wù)府所屬機(jī)構(gòu)。乾隆初年置于南長街南口之南花園。掌承應(yīng)宮廷奏樂演戲之事。總管內(nèi)務(wù)府大臣及堂郎中常來園內(nèi)辦公,以區(qū)別于西華門之本府,故稱。道光七年(1827)改稱升平署。
詞語分解:
- 南府的解釋 1.指尚書省。因位于宮廷之南,故稱。北史·柳虯傳:“以 虯 為行臺郎中, 諏 為北府屬,并掌文翰。時人為之語曰:‘北府 裴諏 ,南府 柳虯 。’”2. 宋 時稱 開封府 為南府。宋史·畢士安傳:“ 士安 沒后, 真宗 謂 寇準(zhǔn) 等曰:‘ 畢士安 ,善人也,事朕南府、東宮,以至輔相。飭躬慎行,有古人之風(fēng)。’”3. 遼 建國前的部落集團(tuán)之一。遼史·營衛(wèi)志下:“其先曰 撒里本 , 阻午可汗 之世,與其兄
- 南的字典解釋 南 nán 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南北
- 府的字典解釋 府 fǔ 儲藏文書或財物的地方:府庫
歷史知識推薦:羅縠戶
北魏伎作戶之一種。為官府占有之人戶,以織羅縠為主。不屬州縣而由雜戶帥或營戶帥管理。后罷,改屬州縣。參見“漏戶”。
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回復(fù):南府歷史


精彩推薦:
梓山墟
即今江西于都縣東二十里梓山鄉(xiāng)。清同治江西全省輿圖卷雩都縣東有梓山墟。衛(wèi)所屯田
明清屯田之一種。明代始行衛(wèi)所制,其軍士按一定比例進(jìn)行守城和屯種,時稱軍屯。清代則蟲
古邑名。春秋邾邑。在今山東省濟(jì)寧市東。左傳昭公十九年前年宋公伐邾,圍蟲。同年,邾三回山
在今安徽霍山縣西南二十里。方輿紀(jì)要卷霍山縣三回山一名三曲山。中有小港,達(dá)縣治,水離本徼末
猶言舍本逐末。漢書嚴(yán)安傳侈而無節(jié),則不可贍,民離本而徼末矣。并列離開根本而追逐支蒙恬北逐匈奴
匈奴是我國北方的一個古老部族,分布在蒙古高原。主要從事游牧,善騎射。戰(zhàn)國后期,匈姚易修
字象亭。江南元和今江蘇蘇州人。三藩之亂時,父被耿精忠部囚禁,作血書愿代父死,遂入掃門處
借指權(quán)貴居所。唐耿諱得替后書懷上第五相公詩還來掃門處,猶未報恩時。參見相門灑掃劉殷
十六國時漢新興人,字長盛。在晉時有孝名,官府屢征辟,皆以母老辭。母卒,辟為大司馬步軍校
官名。清朝八旗步軍營之基層武官。額定滿洲一百九十二人,蒙古漢軍各七十二人,共三百南宮適
西周開國大臣,南宮氏,名適。為文王謀士,牧野之戰(zhàn)后,奉武王命散鹿臺之財,發(fā)巨橋之德吉林鎮(zhèn)
在西藏自治區(qū)仁布縣西部雅魯藏布江支流門曲又譯曼曲西岸??h人民政府駐地。面積約平方春秋國都爵姓考補(bǔ)
書名。清曾釗撰。一卷。考訂陳鵬春秋國都爵姓考之誤者,有計祭原至鄣郳等凡四十六條。右長史
官名。東漢末曹操為丞相時分長史為左右,總領(lǐng)相府諸曹。魏晉南北朝相國丞相府例置。當(dāng)郁袞
明浙江崇德人,一名天民,字九章。讀書過目不忘,工詩文,熟悉國家典故。有革朝遺忠錄合峪鎮(zhèn)
一名黑峪鎮(zhèn)。即今河南欒川縣東三十三里合峪鎮(zhèn)。舊屬嵩縣。清乾隆嵩縣志卷合峪鎮(zhèn)多山產(chǎn)噴水魚洗
一種供娛樂的器具。狀似銅質(zhì)洗臉盆,盆緣上有雙耳又稱兩弦,內(nèi)底鑄刻二條或四條魚。當(dāng)薛家洲
即新洲。金牛假道
源見五丁開道。指秦惠王智探滅蜀之路。清丘逢甲疊韻答潘蘭史送別之二金牛假道愁窺蜀,君子憂道不憂貧
道指真理。君子只著急得不到真理,不著急得不到錢財。形容君子重在追求真理。語出論語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jī)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