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鞏見寄三首原文
江秋北風(fēng)多,歸帆未應(yīng)駛。天寒雁南向,家書空滿紙。
契闊幸安平,婚嫁須纓珥。
交游何為者,空復(fù)念君至。
詩詞問答
問:和王鞏見寄三首的作者是誰?答:蘇轍
問:和王鞏見寄三首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蘇轍的名句有哪些?答:蘇轍名句大全
蘇轍和王鞏見寄三首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北風(fēng)
(1) 從北方吹來的風(fēng)。亦指寒冷的風(fēng)
(2) 尤指大平原上突然的強(qiáng)北風(fēng)或得克薩斯以及墨西哥灣上和西加勒比海的同樣的風(fēng)
(3)
(4) 一種強(qiáng)北風(fēng),尤指墨西哥或中美的
(5) 西班牙的冬季北風(fēng)
歸帆
指回返的船只。 唐 陳子昂 《白帝城懷古》詩:“古木生云際,歸帆出霧中。” 唐 王維 《送秘書晁監(jiān)還日本國》詩:“向國唯看日,歸帆但信風(fēng)?!?/p>
未應(yīng)
(1).猶不須。 宋 王安石 《評定試卷》詩:“疑有高鴻在寥廓,未應(yīng)回首顧張羅?!?宋 陸游 《遣興》詩:“老去可憐風(fēng)味在,未應(yīng)山?;鞚O樵?!?/p>
(2).猶不算;不是。 唐 李白 《梁園吟》:“ 東山 高臥時起來,欲濟(jì)蒼生未應(yīng)晚?!?宋 張綱 《臨江仙》詞:“年方強(qiáng)仕未應(yīng)遲。高風(fēng)輕借便,一鶚看橫飛。”
(3).猶不曾。 唐 李白 《關(guān)山月》詩:“戍客望邊色,思?xì)w多苦顏,高樓當(dāng)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唐 王維 《聽宮鶯》詩:“游子未應(yīng)返,為此始思鄉(xiāng)?!?宋 蔡伸 《念奴嬌》詞:“云浪鱗鱗,蘭舟泛泛,共載一輪月。五湖當(dāng)日,未應(yīng)此段奇絶?!?/p>
(4).不應(yīng)當(dāng)。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二四:“晨興步庭除,足弱幾不持;論年未應(yīng)爾,胡為遽如斯?”
寒雁
寒天的雁。亦作“ 寒鴈 ”。詩文中常以襯托凄涼的氣氛。 唐 無名氏 《朝元閣賦》:“寒鴈正來,下 泰山 之八水;暮煙初起,繞 漢 家之 五陵 。” 清 何紹基 《登舟》詩:“寒雁幾聲吾未睡,霜華來妒一鐙紅?!?/p>
書空
(1).用手指在空中虛劃字形。 唐 李公佐 《謝小娥傳》:“余遂請 齊公 書於紙。乃憑檻書空,凝思默慮?!?清 黃遵憲 《續(xù)懷人》詩:“只恨書空作 唐 字,獨(dú)無煉石補(bǔ)天詞?!?傅尃 《避地》詩之二:“那意書空成咤怪,轉(zhuǎn)因避地得偷閒?!眳⒁姟?書空咄咄 ”。
(2).雁在空中成列而飛,其行如字,故稱。 宋 趙師俠 《菩薩蠻·舂陵迎陽亭》詞:“殘角起江城,書空征雁橫?!?/p>
契闊
久別的情懷
死生契闊。——《詩·邶風(fēng)·擊鼓》
行路倉卒,非陳契闊之所。——《后漢書·范冉傳》
安平
平安?!俄n非子·六反》:“君上之於民也,有難則用其死,安平則盡其力?!?漢 焦贛 《易林·旅之家人》:“土陷四維,安平不危,利以居止,保有玉女?!?宋 司馬光 《請建儲副或進(jìn)用宗室第一狀》:“況所受祖宗光明盛大之基業(yè),豈可不為之深思遠(yuǎn)慮,措之於安平堅(jiān)固之地,以保萬世無疆之休哉?!?明 方孝孺 《答鄭仲辯書》:“閔夫人之陷溺,而欲拯之于安平之涂,誠不自知其過慮也?!苯z弦劇《空印盒》第八場:“事到臨危,常轉(zhuǎn)安平,蒼天不絕無路人?!?/p>
婚嫁
結(jié)婚的行為或禮儀
交游
亦作“ 交游 ”。1.朋友。《管子·權(quán)修》:“觀其交游,則其賢不肖可察也?!?唐 韓愈 《唐故朝散大夫鄭君墓志銘》:“君天性和樂,居家事人,與待交游,初持一心,未嘗變節(jié)?!?清 王晫 《今世說·德行》:“﹝ 蕭伯升 ﹞豪詄自喜,意氣卓犖,交游滿天下?!?魯迅 《書信集·致宮竹心》:“至于地方一層,實(shí)在毫無辦法想了。因?yàn)槲也o交游,止認(rèn)得幾個學(xué)校。”
(2).交際;結(jié)交朋友?!盾髯印ぞ馈罚骸捌浣挥我?,緣類而有義?!?漢 王符 《潛夫論·務(wù)本》:“列士者,以孝悌為本,以交游為末?!?宋 王安石 《與陳和叔內(nèi)翰書》:“與 和叔 交游三十年,非敢相求於末度?!?孫犁 《白洋淀紀(jì)事·走出以后》:“她卻交游很廣,認(rèn)識許多女孩子,不但本村,外村也有許多姐妹?!?/p>
見“ 交游 ”。
何為
為什么,何故?!秶Z·魯語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眾未敗,何為還?”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歸心》:“江河百谷,從何處生?東流到海,何為不溢?” 唐 韓愈 《琴操·履霜操》:“兒罪當(dāng)笞,逐兒何為?” 清 侯方域 《壯悔堂記》:“余向?yàn)樘茫x書其中,名之曰‘雜庸’?;蛟唬骸?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身自滌器,與庸保雜作。子何為其然?’”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詢問。《后漢書·齊武王縯傳》:“﹝ 劉稷 ﹞聞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圖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為者邪?’”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仆射》詩:“新秋朝涼未見日,公早結(jié)束來何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bǔ)·上智·子產(chǎn)》:“ 子產(chǎn)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孫 何為?’ 子產(chǎn) 曰:‘説也?!?/p>
(2).是什么?!逗鬂h書·何進(jìn)傳》:“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為?” 唐 徐夤 《人事》詩:“平生生計(jì)何為者?三逕蒼苔十畝田?!?/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