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皇帝詞二首原文
已應(yīng)南陽氣,猶遲代邸來。范鎔歸獨(dú)化,綱理付群付。
禹會(huì)方無外,虞巡遂不回。
空驚柏城仗,很小鼓送余哀。
詩詞問答
問:英宗皇帝詞二首的作者是誰?答:曾鞏
問:英宗皇帝詞二首寫于哪個(gè)朝代?答:宋代
問:曾鞏的名句有哪些?答:曾鞏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南陽氣
見“ 南陽佳氣 ”。
代邸
漢高祖 劉邦 之子 劉恒 封 代王 ,所居曰 代邸 。 陳平 、 周勃 等誅諸 呂 ,廢 少帝 ,迎立 代王 ,是為 文帝 。后因以“代邸”指入嗣帝位的藩王的舊邸。 唐 皇甫冉 《故齊王贈(zèng)承 * 帝挽歌》:“禮盛追崇日,人知友悌恩,舊居從 代邸 ,新隴入 文園 ?!?宋 曾鞏 《英宗皇帝挽詞》詩之一:“已應(yīng) 南陽 氣,猶遲 代邸 來;范鎔歸獨(dú)化,綱理付羣材?!?/p>
獨(dú)化
(1).古代哲學(xué)用語。謂事物不假外力,亦無內(nèi)因,自行存在、變化。《莊子·齊物論》“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 晉 郭象 注:“若責(zé)其所待,而尋其所由,則尋責(zé)無極,卒至於無待,而獨(dú)化之理明矣?!薄肚f子·大宗師》“彼特以天為父,而身猶愛之,而況其卓乎” 晉 郭象 注:“卓爾,獨(dú)化之謂也。夫相因之功莫若獨(dú)化之至也,故人之所因者天,天之所生者獨(dú)化也?!?/p>
(2).猶轉(zhuǎn)化、變化?!稘h書·鄒陽傳》:“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獨(dú)化於陶鈞之上,而不牽於卑亂之語,不奪乎眾多之口?!?顏師古 注:“言圣王制御天下,亦猶陶人轉(zhuǎn)鈞?!?/p>
綱理
(1).綱紀(jì),法度。 宋 曾鞏 《義倉策》:“ 高宗 又開雜用之禁, 神龍 之后,綱理疏濶,而義倉遂廢殆盡?!?/p>
(2).統(tǒng)治。 宋 曾鞏 《太祖皇帝總序》:“維 太祖 創(chuàng)始傳后,比跡 堯 舜 ,綱理天下,軼於 漢祖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蓋自開闢至今,扶持人極,綱理世故,悉推斯文,其可慢乎!”
無外
(1).謂古代帝王以天下為一家?!豆騻鳌る[公元年》:“王者無外,言奔,則有外之辭也?!?何休 注:“王者以天下為家,無絶義?!?唐 杜甫 《夔州歌》之三:“羣雄競起問前朝,王者無外見今朝?!?/p>
(2).猶無窮,無所不包?!豆茏印ぐ娣ń狻罚骸疤旄捕鵁o外也,其德無所不在?!薄秴问洗呵铩は沦t》:“其大無外,其小無內(nèi)。” 高誘 注:“道在大能大,故無復(fù)有外。” 晉 葛洪 《抱樸子·論仙》:“天地之間,無外之大,其中殊奇,豈遽有限?”《何典》第一回:“且説這 陰山 ……其大無外,其高無比?!?/p>
(3).沒有外物。《莊子·則陽》:“除日無歲,無內(nèi)無外?!?郭象 注:“無彼我則無內(nèi)外也?!?/p>
(4).指遠(yuǎn)方。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惠澤播於黎苗,威靈振乎無外?!?晉 傅玄 《喜霽賦》:“播仁風(fēng)於無外。” 宋 蘇軾 《興龍節(jié)集英殿宴教坊詞·小兒致語》:“若帝之初,達(dá)四聰於無外?!?/p>
(5).猶言沒有兩樣?!稌x書·刑法志》:“ 江 左無外,蠻陬來格?!?宋 司馬光 《勸學(xué)歌》:“父教師嚴(yán)兩無外,學(xué)問無成子之罪?!?/p>
不回
正直,不行邪僻?!对姟ご笱拧ず德础罚骸柏M弟君子,求福不回?!?高亨 注:“回,邪僻。此言君子以正道求福?!薄逗鬂h書·侯霸傳》:“﹝ 霸 ﹞在位明察守正,奉公不回?!薄缎绿茣ほ棵纻鳌罚骸癌z 士美 ﹞自拾遺七遷至中書舍人,處事不回,為宰相 元載 所忌?!?明 何景明 《用直篇》:“行高而不回,言危而不遜?!?/p>
柏城
指皇陵。古代帝、后陵寢周圍筑墻,列植柏樹,故稱。 唐 白居易 《開成大行皇帝挽歌詞奉敕撰進(jìn)詩》之四:“月低儀仗辭蘭路,風(fēng)引笳簫入柏城?!薄顿Y治通鑒·唐德宗建中四年》:“ 漠谷 道險(xiǎn)狹,恐為賊所邀。不若自 乾陵 北過,附柏城而行。” 胡三省 注:“山陵樹柏成行,以遮迾陵寢,故謂之柏城?!?宋 范祖禹 《虞主回京雙調(diào)四曲·六州一曲》詞:“褘翟掩軒宮,柏城王氣長鬱蔥?!?/p>
小鼓
(1).樂器名。民族樂器。為羯皮鼓之變制,又稱“單皮鼓”、“板鼓”。以其發(fā)聲清脆,故俗稱“脆鼓”、“崩子鼓”。演奏時(shí)以單簽或雙簽敲擊鼓心,為歌唱、戲曲和民間吹打樂中點(diǎn)拍節(jié)奏之用?!端螘分疽弧罚骸?孝王 ( 梁孝王 )筑 睢陽 城,方十二里,造倡聲,以小鼓為節(jié),筑者下杵和之?!?/p>
(2).西洋樂器。亦稱“ 小軍鼓 ”。演奏時(shí)以兩根木槌敲擊鼓面發(fā)音,為軍樂、管弦樂中點(diǎn)拍節(jié)奏或和聲之用。
余哀
不盡的悲哀。《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三國 魏 曹植 《七哀詩》:“上有愁思婦,悲嘆有餘哀?!?唐 杜甫 《冬到金華山觀因得故拾遺陳公學(xué)堂遺跡》詩:“雪嶺日色死,霜鴻有餘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