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瀑·其二原文
瀑泉相問答,各唱于喁聲。
跳珠出浦圓,垂虹掛川晴。
飛鳴集鸂鶒,躍戲潛鼯鼪。
佳景擬圖畫,圖畫豈天成。
詩詞問答
問:觀瀑·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觀瀑·其二寫于哪個(gè)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庚韻 出處:御制詩初集卷十六
參考注釋
瀑泉
噴涌的泉水。 唐 王維 《燕子龕禪師》詩:“瀑泉吼而噴,怪石看欲落?!?/p>
瀑布。 宋 錢易 《南部新書》辛:“﹝ 中條山 王官谷 ﹞周迴十餘里,泉石之美,冠於一山。北巖之上,有瀑泉流注谷中?!?清 杜岕 《雪水茶》詩:“瓢勺生幽興,簷楹恍瀑泉。”
問答
提問和回答
于喁
相和之聲?!肚f子·齊物論》:“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陸德明 釋文引 李軌 曰:“于喁,聲之相和也?!?明 汪薌 《題眉嵋蒼松圖》詩:“眾竅于喁吹參差,下方萬戶聞清颸。” 清 錢謙益 《哭何季穆九百二十字》詩:“死已醒啽囈,生猶嘆于喁。”
跳珠
喻指濺起來的水珠或雨點(diǎn)。 唐 錢起 《蘇端林亭對(duì)酒喜雨》詩:“濯錦翻紅蕊,跳珠亂碧荷?!?宋 蘇軾 《與莫同年雨中飲湖上》詩:“還來一醉 西湖 雨,不見跳珠十五年。” 蔡有守 《中秋白鶴山看月蝕遇雨》詩:“何堪風(fēng)更驅(qū)云起,亂雨跳珠入酒杯?!?/p>
垂虹
(1).指 垂虹橋 。 宋 張?jiān)?《青玉案》詞:“平生百繞 垂虹 路,看萬頃,翻云去,山澹夕暉帆影度?!?宋 姜夔 《慶宮春》詞序:“予別 石湖 歸 吳興 ,雪后夜過 垂虹 ,嘗賦詩云:‘ 長(zhǎng)橋 寂寞春寒夜,只有詩人一舸歸?!?/p>
(2).指 垂虹橋 上的 垂虹亭 。 宋 張?jiān)?《點(diǎn)絳唇》詞:“醉泛 吳松 ,小舟誰怕東風(fēng)大。舊時(shí)經(jīng)過,曾向 垂虹 臥?!?/p>
飛鳴
(1).邊飛邊鳴。 晉 潘岳 《射雉賦》:“越壑凌岑,飛鳴薄廩。” 宋 蘇軾 《后赤壁賦》:“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 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上海的兒童》:“他決不會(huì)飛鳴,也不會(huì)跳躍。”
(2).比喻顯身揚(yáng)名。語本《韓非子·喻老》:“﹝鳥﹞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 唐 韓愈 《贈(zèng)別元十八協(xié)律》詩之五:“嗟我擯 南海 ,無由助飛鳴?!?宋 曾鞏 《雜詩》之一:“三季已千載,古道久荒榛,紛紛 東漢 士,飛鳴不當(dāng)辰?!?/p>
鸂鶒
亦作“ 鸂鶆 ”。水鳥名。形大于鴛鴦,而多紫色,好并游。俗稱紫鴛鴦。 唐 溫庭筠 《開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一百韻》:“溟渚藏鸂鶒,幽屏臥鷓鴣。” 顧嗣立 補(bǔ)注:“《臨海異物志》:鸂鶒,水鳥,毛有五采色,食短狐,其中溪中無毒氣?!?/p>
鼯鼪
同“ 鼯鼬 ”。泛指小動(dòng)物。 宋 歐陽修 《祭石曼卿文》:“更千秋而萬歲兮,安知其不穴藏狐貉與鼯鼪。” 清 梁紹壬 《荒冢行》:“杜鵑痛苦鼯鼪弔,不值青山笑一場(chǎng)?!?謝無量 《己酉歲未盡七日自蕪湖溯江還蜀入春淹泊峽中》詩:“縱橫聞虎豹,細(xì)黠玩鼯鼪?!?/p>
佳景
美景;勝景。 唐 元稹 《寄樂天》詩:“老逢佳景惟惆悵,兩地各傷何限神?!?宋 柳永 《法曲獻(xiàn)仙音》詞:“遇佳景,臨風(fēng)對(duì)月,事須時(shí)恁相憶?!?/p>
圖畫
(1)
(2) 繪畫
(3) 用線條、色彩描繪出來的形象(如油畫、素描或版畫)
(4) 比喻壯麗的江山
(5) 生動(dòng)的描寫或形象的描繪
(6) 謀劃
天成
(1).謂合于自然?!肚f子·寓言》:“ 顏成子游 謂 東郭子綦 曰:‘自吾聞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從……七年而天成?!?郭象 注:“無所復(fù)為?!?成玄英 疏:“合自然成?!?/p>
(2).不假人工,自然而成?!端螘ぶx靈運(yùn)傳論》:“至於高言妙句,音韻天成,皆暗與理合,匪由思至?!?唐 韓愈 《上襄陽于相公書》:“閣下負(fù)超卓之奇材,蓄雄剛之俊德,渾然天成,無有畔岸?!?宋 曾鞏 《墨池記》:“ 羲之 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沉宗畸 《題居庸秋望圖》詩:“天成隘阻設(shè)雄關(guān),九塞古稱茲獨(dú)壯?!?/p>


精彩推薦:
- 任官自古惟賢材,天子耳目寄外臺(tái)。祥刑所擊切民命,可不於此欽恤哉。猗嗟東南俗脆弱,獨(dú)有閩嶺高崔嵬。山川風(fēng)氣頗相等,挾剛負(fù)險(xiǎn)不可摧。自來巖谷多嘯聚,屢遺使者殮渠魁。今幸田里各安業(yè),畢竟習(xí)俗懷陰猜。侵陵矯虔或未免,獄論不平良善災(zāi)。民強(qiáng)官弱亦已久,往往州縣翻低回。政須繡斧肅風(fēng)采,坐使一方公道開。秋霜?jiǎng)C烈懲其奸,撲滅不復(fù)然死灰。陽和寬大布德意,撫摩窮困如嬰孩。湘江之水碧悠悠,使君昔日曾徘徊。于今八州復(fù)延頸,洗冤澤物須公來。澄清本是平生志,從此四境無氛埃。勿謂故園有松菊,長(zhǎng)憶三徑荒莓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