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原文
文武承邦式,風(fēng)云感國禎。王師親賦政,廟略久論兵。
漢主知三杰,周官統(tǒng)六卿。
四方分閫受,千里坐謀成。
介胄辭前殿,壺觴宿左營。
賞延頒賜重,宸贈出車榮。
龍武三軍氣,魚鈴五校名。
郊云駐旌羽,邊吹引金鉦。
訓(xùn)旅方稱德,安人更克貞。
佇看銘石罷,同聽凱歌聲。
詩詞問答
問: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的作者是誰?答:許景先
問: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寫于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是什么體裁?答:五古
問:許景先的名句有哪些?答:許景先名句大全
全唐詩:卷111_8
參考注釋
文武
(1).文德與武功;文治與武事?!对姟ぶ茼灐るt》:“宣哲維人,文武維后?!?鄭玄 箋:“又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為之君故。”《呂氏春秋·不廣》:“文武盡勝,何敵之不服?!薄妒酚洝ぱ袅袀髡摗罚骸拔奈洳粋洌济駪秩簧硇拚?,官未曾亂也?!?/p>
(2).特指武事、軍事。 宋 范仲淹 《上執(zhí)政書》:“臣僚之中,素有才識,可賜 孫 吳 之書,使知文武之方?!?/p>
(3).文才和武略?!对姟ば⊙拧ち隆罚骸拔奈浼?甫 ,萬邦為憲。” 朱熹 集傳:“非文無以附眾,非武無以威敵,能文能武,則萬邦以之為法矣?!薄稘h書·朱云傳》:“ 平陵 朱云 ,兼資文武?!?唐 韓愈 《舉馬摠自代狀》:“前件官文武兼資,寬猛得所?!?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陛下生知之性,天縱文武?!?/p>
(4).文臣和武將,文武官員?!赌鲜贰に渭o(jì)上·武帝》:“謁 漢 長陵 ,大會文武於 未央殿 。” 五代 牛希濟(jì) 《奉詔賦蜀主降唐》詩:“滿城文武欲朝天,不覺鄰師犯塞煙。”《水滸傳》第九三回:“眾文武見殺了四個大臣,都要來捉 李逵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的酒量嚇著了一朝文武。”
(5).猶言溫猛。指文火和武火。 宋 陶穀 《清異錄·藥》:“火須文武、緊慢得中?!眳⒁姟?文武火 ”。
(6). 周文王 與 周武王 ?!对姟ご笱拧そ瓭h》:“ 文 武 受命, 召公 維翰?!?鄭玄 箋:“昔 文王 、 武王 受命, 召康公 為之楨榦之臣以正天下?!薄抖Y記·中庸》:“ 仲尼 祖述 堯 舜 ,憲章 文 武 ?!?宋 蘇軾 《石鼓》詩:“勛勞至大不矜伐, 文 武 未遠(yuǎn)猶忠厚?!?清 方苞 《<周官析疑>序》:“即按其文辭,舍《易》《春秋》, 文 、 武 、 周 、 召 以前之詩書,無與之并者矣。” 梁啟超 《變法通議·論幼學(xué)》:“張而不弛, 文 武 不能也。”
風(fēng)云
①風(fēng)和云:天有不測~。 ②比喻變幻動蕩的局勢:~突變。國禎
國家的禎祥。 南朝 梁 江淹 《王儉為左仆射詔》:“門下端貳樞祕,實惟國禎。緝典宣機(jī),所寄時彥?!?唐 白居易 《祭微之文》:“惟公家積善慶,天鐘粹和,生為國禎,出為人瑞?!?/p>
王師
天子的軍隊;國家的軍隊。《詩·周頌·酌》:“於鑠王師,遵養(yǎng)時晦?!薄度龂尽侵尽り戇d傳》:“蠻夷猾夏……拒逆王師?!?唐 杜甫 《新安吏》詩:“況乃王師順,撫養(yǎng)甚分明。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薄缎瓦z事》前集:“王師問罪固能道,天子蒙塵爭忍言?” 郁達(dá)夫 《聞楊云史先生之訃》詩:“最憐家祭傳遺訓(xùn),猶盼王師滅 賀蘭 ?!?/p>
賦政
(1).頒布政令。賦,通“ 敷 ”。《詩·大雅·烝民》:“賦政于外,四方爰發(fā)?!?鄭玄 箋:“以布政於畿外,天下諸侯於是莫不發(fā)應(yīng)?!薄逗鬂h書·李固傳》:“《尚書》出納王命,賦政四海,權(quán)尊埶重,責(zé)之所歸?!?/p>
(2).分配或處理政務(wù)。 漢 張衡 《東京賦》:“賦政任役,常畏人力之盡也?!?宋 朱熹 《與留丞相札子》:“不幸心勞事拙,賦政不平?!?/p>
廟略
朝廷的謀略。 晉 陸機(jī) 《晉平西將軍孝侯周處碑》:“式揚(yáng)廟略,克清天步?!薄杜f唐書·李晟傳》:“寇賊竊據(jù)京邑,天子出居近甸,兵柄廟略,屬在明公?!?宋 司馬光 《相國潁莊敏龐公挽辭》之一:“儒衣臨絶塞,廟略運(yùn)奇兵?!?/p>
論兵
研究軍事和兵法。《戰(zhàn)國策·秦策二》:“ 甘茂 攻 宜陽 ,三鼓之而卒不上。 秦 之右將有尉對曰:‘公不論兵,必大困?!?鮑彪 注:“言不以兵法治士也。” 唐 杜甫 《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開府當(dāng)朝杰,論兵邁古風(fēng)?!?清 黃遵憲 《為何翽高兵部題<象山圖>》詩:“叩門??团颊?瀛 ,發(fā)篋《陰符》或論兵。”
漢主
漢朝君主
漢主不以為疑。—— 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三杰
(1).三位杰出的人物。指 漢 代的 張良 、 韓信 、 蕭何 。《三國志·吳志·步騭傳》:“近 漢高祖 擥三杰以興帝業(yè), 西楚 失雄俊以喪成功?!?宋 陳善 《捫虱新話·漢高祖項羽機(jī)會得失》:“ 漢高帝 嘗與諸將論 漢 所以得天下,與 項羽 所以失天下,帝自謂能用三杰,而 項羽 不能用 范增 ,故得失異?!?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學(xué)?!罚骸?周 有十亂而國以興, 漢 有三杰而基業(yè)以立?!?/p>
(2).三位杰出的人物。指 三國 蜀 的 諸葛亮 、 關(guān)羽 、 張飛 ?!度龂尽な裰尽は戎鱾鳌贰斑M(jìn)圍 成都 數(shù)十日, 璋 出降” 裴松之 注引《傅子》:“ 劉備 寬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諸葛亮 達(dá)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 張飛 、 關(guān)羽 勇而有義,皆萬人敵,而為之將,此三人者,皆人杰也。以 備 之略,三杰佐之,何為不濟(jì)也?!?/p>
(3).三位杰出的人物。指 唐 代的 宋璟 、 張說 、 源乾曜 ?!缎绿茣に苇Z傳》:“十七年,為尚書右丞相,而 張説 為左丞相, 源乾曜 為太子少傅,同日拜。有詔太官設(shè)饌,太常奏樂,會百官尚書省東堂。帝賦《三杰詩》自寫以賜?!?/p>
官統(tǒng)
職官的體制?!度龂尽の褐尽は暮钚鳌罚骸胺蚬俳y(tǒng)不一,則職業(yè)不脩;職業(yè)不脩,則事何得而簡?!?/p>
六卿
(1).上古天子有六軍,六軍之主將稱“六卿”。《書·甘誓》:“大戰(zhàn)于甘,乃召六卿?!?孔 傳:“天子六軍,其將皆命卿?!?/p>
(2).指六官。《書·周官》:“六卿分職,各率其屬,以倡九牧,阜成兆民?!薄稘h書·百官公卿表上》:“ 夏 殷 亡聞焉, 周 官則備矣。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為六卿,各有徒屬職分,用於百事?!?春秋 末, 宋國 亦設(shè)六卿之官,其官名與 周 稍異?!蹲髠鳌ぐЧ辍罚骸办妒?皇緩 為右?guī)煟?皇非我 為大司馬, 皇懷 為司徒, 靈不緩 為左師, 樂茷 為司城, 樂朱鉏 為大司寇,六卿三族降聽政,因大尹以達(dá)?!焙笥靡苑悍Q朝廷重臣。 漢 桓寬 《鹽鐵論·刺權(quán)》:“威重於六卿,富累於 陶衞 ,輿服僭於王公,宮室溢於制度。” 南朝 梁 沉約 《奏彈王源》:“聞之前典,豈有六卿之胄,納女於管庫之人?” 隋 唐 后亦用以稱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 清 龔自珍 《明良論二》:“至身為三公,為六卿,非不崇高也,而其於古者大臣巍然岸然師傅自處之風(fēng),匪但目未覩,耳未聞,夢寐亦未之及?!?/p>
(3).指 春秋 時 晉 之 范 、 中行 、 知 、 趙 、 韓 、 魏 六氏?!蹲髠鳌は骞拍辍罚骸肮?魯襄公 )享 晉 六卿于 蒲圃 ,賜之三命之服。”《韓非子·孤憤》:“所以謂 晉 亡者,亦非地與城亡也, 姬氏 不制,而六卿專之也?!?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今陛下君有海內(nèi),而子弟為匹夫,卒有 田常 、六卿之臣,而無輔弼,何以相救?”
(4).謂卿六人?!蹲髠鳌は骞拍辍罚骸皩⒚?, 鄭 六卿: 公子騑 、 公子發(fā) 、 公子嘉 、 公孫輒 、 公孫蠆 、 公孫舍之 及其大夫、門子,皆從 鄭伯 ?!薄段倪x·左思<魏都賦>》:“其府寺則位副三事,官踰六卿?!?張載 注:“置卿近九,故曰官踰六卿。”
(5).見“ 六大 ”。
四方
(1) 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泛指各個方面
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正方形或正方體
一只四方的木頭匣子
分閫
指出任將帥或封疆大吏。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檄移》:“故分閫推轂,奉辭伐罪,非唯致果為毅,亦且厲辭為武?!?唐 元稹 《李愬妻韋氏封魏國夫人制》:“ 愬 當(dāng)分閫之際終無內(nèi)顧之憂者,由此婦也?!?宋 張先 《喜朝天·清暑堂贈蔡君謨》詞:“佳景在,吳儂還望,分閫重來?!?明 屠隆 《綵毫記·預(yù)識汾陽》:“書生愧請纓,大將膺分閫。”《明史·劉寧傳》:“吾佩印分閫,分已足,獨(dú)未嘗大破敵,抱恨入地矣?!?/p>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介胄
(1).鎧甲和頭盔?!妒酚洝て浇蚝钪鞲噶袀鳌罚骸敖殡猩l蝨,民無所告愬。” 宋 周密 《齊東野語·二張援襄》:“有浮尸遡流而上,被介胄,執(zhí)弓矢?!薄端疂G傳》第八十回:“不知詔意如何,未敢去其介胄?!?/p>
(2).披甲戴盔。《管子·小匡》:“介胄執(zhí)枹,立於軍門?!?漢 賈誼 《新書·解縣》:“將吏戍者或介胄而睡?!薄缎绿茣頋?jì)傳》:“遂不介胄而馳賊,沒焉?!?清 孔尚任 《桃花扇·爭位》:“副凈扮 高杰 ,末扮 黃得功 ……俱介胄上。”
(3).甲冑之士。指武士?!蛾悤攺V達(dá)傳》:“爪牙背義,介胄無良?!?明 何景明 《點(diǎn)兵行》:“富豪輸錢脫籍伍,貧者驅(qū)之充介胄?!?清 黃鷟來 《甲戌夏至武威晤張蔚生先生喜而有賦》:“登堂來萬民,下及介胄屬?!?/p>
前殿
正殿?!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jì)》:“乃營作朝宮 渭 南 上林苑 中。先作前殿 阿房 ?!薄段倪x·揚(yáng)雄<甘泉賦>》:“前殿崔巍兮, 和氏 靈瓏。” 李善 注:“前殿,正殿也。諸宮皆有之?!稘h書》曰:‘ 未央宮 立前殿?!?唐 王維 《扶南曲歌詞》之四:“拂曙朝前殿,玉墀多珮聲?!?趙殿成 箋注:“ 漢 時 長樂 、 未央 、 建章 、 甘泉 諸宮皆有前殿,即正殿也。《玉?!罚骸?周 曰路寢, 漢 曰前殿。’”
壺觴
酒器。 晉 陶潛 《歸去來辭》:“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唐 白居易 《將至東都先寄令狐留守》詩:“詩境忽來還自得,醉鄉(xiāng)潛去與誰期?東都添箇狂賓客,先報壺觴風(fēng)月知。” 金 馬定國 《送圖南》詩:“壺觴送客柳亭東,回首三 齊 落照中?!?清 顧炎武 《陶彭澤歸里》詩:“甕盎連朝濁,壺觴永日酣?!?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四:“先生辨舟中幾人,服某某色;杯斝壺觴之屬,歷歷可數(shù)。”
賞延
(1).賞賜延及于后代。意謂恩蔭官員的后嗣。語本《書·大禹謨》:“罰弗及嗣,賞延于世?!?孔 傳:“延,及也?!?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辭祿賦》:“荷賞延之渥恩,在弱齡而覃惠?!?清 趙翼 《時齋副憲子紱林已得恩蔭南歸省墓枉道過存話舊感賦》詩:“賞延任子欣傳笏,債避無臺出打包?!?/p>
(2).引領(lǐng)觀賞。 唐 杜甫 《次空靈岸》詩:“迴帆覬賞延,佳處領(lǐng)其要?!?/p>
頒賜
賞賜;分賞
頒賜匾額
頒賜勛章
宸贈
皇帝的賞賜。 唐 許景先 《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詩:“賞延頒賜重,宸贈出車榮?!?/p>
出車
駕車出外
龍武
見“ 龍武軍 ”。
軍氣
軍隊的士氣。 唐 王昌齡 《從軍行》之二:“軍氣橫大荒,戰(zhàn)酣日將入?!?清 李漁 《風(fēng)箏誤·請兵》:“軍氣休囚,武備多年偃不修?!?葉葉 《庚戌紀(jì)事》詩之十九:“ 吳江 軍氣輝星斗,遺烈新徵王問篇。”
五校
(1). 漢 時對步兵、屯騎、長水、越騎、射聲五校尉的合稱。 漢 荀悅 《申鑒·時事》:“掌軍功爵賞,小統(tǒng)於五校,大統(tǒng)於太尉?!?黃省曾 注:“五校者,一曰屯騎,二曰越騎,三曰步兵,四曰長水,五曰射聲。俱掌宿衛(wèi)兵,所謂大駕,鹵簿、五校在前是也?!?/p>
(2). 西漢 末 高扈 率領(lǐng)的農(nóng)民起義軍稱號。見《后漢書·光武帝紀(jì)上》。 南朝 梁 末亦有號為“五校”的起義軍。見《陳書·高祖紀(jì)上》。
駐旌
猶駐扎?!度龂尽侵尽り戇d傳》:“聞 徐晃 等少騎駐旌,闚望麾葆。” 明 何景明 《清浪》詩:“駐旌 清浪衛(wèi) ,半日費(fèi)攀躋?!?/p>
邊吹
(1).古代邊地所用的吹奏樂器。 唐 韓休 《奉和御制平胡》:“疊鼓搖邊吹,連旌暗朔云。” 唐 許景先 《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郊云駐旌羽,邊吹引金鉦?!?/p>
(2).指邊地吹奏樂器吹奏出的聲音。 唐 李商隱 《為滎陽公賀牛相公狀》:“望京華而甚遙,聽邊吹而增欷?!?/p>
金鉦
(1).古樂器。《文選·張衡<東京賦>》:“戎士介而揚(yáng)揮,戴金鉦而建黃鉞?!?薛綜 注:“金鉦,鐲鐃之屬也?!?宋 楊萬里 《過瓜洲鎮(zhèn)》詩:“數(shù)棒金鉦到 江 步,一檣霜日上 淮 船?!?明 夏完淳 《送客游閩》詩:“金鉦賁鼓安在哉,草衰木落江之沚?!?/p>
(2).比喻太陽。 宋 蘇轍 《黃樓賦》:“金鉦涌於青嶂,陰氛為之辟易?!?宋 黃庭堅 《次韻韓川奉祠西太一宮》之四:“便面猶承墜露,金鉦半吐東墻?!?宋 范成大 《新嶺》詩:“曈曈赤幟張,昱昱金鉦上。”
訓(xùn)旅
訓(xùn)練師旅。《宋書·孝武帝紀(jì)》:“今或練蒐訓(xùn)旅,涉茲境閭,故邑耆舊,在目罕存?!?隋 李德林 《從駕還京》詩:“玄覽時乘隙,訓(xùn)旅次山川。” 唐 張說 《贈太尉裴公神道碑》:“公乃解嚴(yán)以反諜,託獵以訓(xùn)旅,誤之多方。”
稱德
(1).推行德教?!稌ぞ龏]》:“惟茲四人昭 武王 ,惟冒丕單稱德?!?孔 傳:“惟此四人明 武王 之德,使布冒天下,大盡舉行其德?!?/p>
(2).衡量德行?!豆茏印ぞ枷隆罚骸胺Q德度功,勸其所能?!?尹知章 注:“既稱其德,又度其功?!?/p>
安人
(1).使人民安寧?!逗鬂h書·趙岐傳》:“ 岐 深陳天子恩德,宜罷兵安人之道,又移書 公孫瓚 ,為言利害?!薄侗笔贰ぴ獣焸鳌罚骸鞍踩藢庍?,觀時而動?!?唐 李訥 《授盧宏正韋讓等徐滑節(jié)度使制》:“經(jīng)武著安人之略,事君堅許國之心。”
(2).封建時代命婦的一種封號。 宋 代自朝奉郎以上,其妻封安人。 明 清 時,六品官之妻封安人。如系封與其母或祖母,則稱太安人?!缎瓦z事》后集:“ 欽宗 詔竄 王黼 永州 ,籍其家,得金寶以萬計。其侍妾甚多,有封號者:為令人者八,為安人者十。” 明 歸有光 《顧夫人八十壽序》:“太保 顧文康公 以進(jìn)士第一人歷事 孝 武 二朝……初公為諭德,有安人之誥;為侍讀,有宜人之誥;進(jìn)宮保,有一品夫人之誥。”
(3).猶夫人,對婦人的尊稱。 明 高明 《琵琶記·蔡公逼試》:“你既不肯去呵,且看老員外和老安人出來如何説?!薄端挠斡洝ぜネ邮ツ冈谑捈仪f》:“有一 蕭 長者名喚 永富 ,其妻 范氏 太婆……卻説 范氏 安人,一夜在后園擺下香案,正欲拈香禱告,忽見一大燈蛾飛來打滅那燈?!贝▌ 读a記》第一場:“可嘆小女 英臺 ,一心女扮男裝,到 杭州 尼山 攻書,是我再再苦勸,誰知蠢才性犟,不尊父命。適才已叫安人前去勸阻,不知奴才還能回心轉(zhuǎn)意否?”
佇看
行將看到?!端疂G傳》第八二回:“一封恩詔出 明光 ,佇看 梁山 盡束裝?!?梁啟超 《中華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總論》:“天如假我數(shù)十年乎!我同胞其有聯(lián)袂而起者乎!佇看近世史中,我 中華 學(xué)術(shù)思想之位置何如矣?!?/p>
凱歌
(1) 得勝時所唱的歌
為了歡呼解放,他們同聲高唱凱歌
(2) 歌唱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