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明殿學士張公挽詞原文
英略古無對,外庸今最良。眾方期共政,人已嘆云亡。
不聽尚書履,猶懷太守章。
康廬星忽墮,丹旐裊清湘。
詩詞問答
問:端明殿學士張公挽詞的作者是誰?答:樓鑰
問:端明殿學士張公挽詞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樓鑰的名句有哪些?答:樓鑰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英略
(1).英明的謀略?!稌x書·安帝紀》:“鎮(zhèn)軍將軍 裕 英略奮發(fā),忠勇絶世?!?宋 蘇轍 《乞御制集敘狀》:“臣等恭惟 神宗皇帝 ,天縱彌文,神授英略,詞章淵妙,不學而能?!?明 唐順之 《條陳薊鎮(zhèn)練兵事宜》:“陛下於貢馬常賜之外,歲發(fā)銀三萬兩與 薊鎮(zhèn) 為撫夷費,此圣明并包華夷,神謨英略,同符 成祖 者也?!?張謇 《致袁內(nèi)閣書》:“愿公奮其英略,旦夕之間,勘定大局。”
(2).英明而有謀略?!蛾悤じ咦婕o下》:“ 高祖 英略大度,應變無方,蓋 漢高 、 魏武 之亞矣?!薄侗笔贰ろn禽賀弼傳論》:“其俶儻英略, 賀弼 居多,武毅威雄, 韓禽 稱重。” 唐 劉知幾 《史通·載文》:“ 曹公 嘆 蜀主 之英略,曰:‘ 劉備 吾儔。’”
無對
(1).無雙;無敵。 南朝 陳 徐陵 《<玉臺新詠>序》:“真可謂傾國傾城,無對自傷者也?!薄赌鲜贰と螘P傳》:“時 瑯邪 王融 有才儁,自謂無對當時,見 昉 之文,怳然自失?!?唐 皇甫冉 《同李蘇州傷美人》詩:“歌舞嘗無對,幽明忽此分?!薄度龂酒皆挕肪碇校骸?趙云 使一條槍,名曰涯角槍,海角天涯無對?!?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 陶 飲素豪,從不見其沉醉,有友人 曾生 ,量亦無對?!?/p>
(2).不回答?!斗ㄔ分榱帧肪硎?唐 唐臨 《冥報記》:“﹝ 司馬文 之弟﹞沉吟俯仰,默然無對?!?/p>
外庸
謂任地方官時的政績。 唐 韓愈 《沂國公先廟碑銘》:“暨暨 田侯 ,兩有文武。訖其外庸,可作承輔。” 宋 葉適 《除秘閣修撰謝表》:“屬厭時望,積累外庸,不虛論撰之名,始副掄除之實?!?/p>
共政
共掌政事?!独m(xù)資治通鑒·南宋理宗端平二年》:“ 了翁 在朝凡六月,前后二十餘疏,皆當世急務。帝將引以共政,而忌者相與合謀排擯之,且言 了翁 知兵體國,乃命出視師?!?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二編第二章第四節(jié):“和 商 王一同掌握國家大權(quán)的還有其他一些大族的族長…… 商 王 盤庚 曾經(jīng)對當時的貴族統(tǒng)治階級講話,指出他們的祖先和 商 的先王有‘胥及逸勤’的‘共政’關(guān)系?!?/p>
云亡
(1).逃亡?!对姟ご笱拧ふ皡n》:“人之云亡,心之憂矣?!?鄭玄 箋:“疾王為惡之甚,賢者奔亡,則人心無不憂?!?/p>
(2).死亡?!段倪x·王儉<褚淵碑文>》:“ 子產(chǎn) 云亡, 宣尼 泣其遺愛。” 李善 注引《左傳》:“ 子產(chǎn) 卒, 仲尼 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唐 杜甫 《殿中楊監(jiān)見示張旭草書圖》詩:“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難得?!?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刑部·大俠遁免》:“ 光 ( 曾光 )獄之成,在庚辰之春,而 楚 之密索,直至 江陵 云亡始罷?!?/p>
不聽
(1).謂不聽從別人的意見?!俄n非子·外儲說左下》:“ 齊侯 不聽左右, 魏主 不聽譽者,而明察照羣臣?!薄逗鬂h書·伏湛傳》:“ 步 欲留與 隆 共守二州, 隆 不聽?!薄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二一回:“早勸他不聽,此刻后悔了,卻是遲了?!?/p>
(2).不允許。《北史·魏世祖太武帝紀》:“庚戌,詔自三公已下至於卿士,其子息皆詣太學……不聽私立學校,違者師身死,主人門誅?!?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梅》:“及見女,暴怒,杖逐而出,不聽入門?!?/p>
(3).不定罪?!抖Y記·王制》:“司寇正刑明辟,以聽獄訟,必三刺。有旨無簡不聽?!?鄭玄 注:“簡,誠也。有其意無其誠者,不論以為罪?!?孔穎達 疏:“既得其所犯之罪雖有旨意,無誠實之狀,則不聽之,不論以為罪也?!?/p>
尚書履
《漢書·鄭崇傳》:“ 哀帝 擢為尚書僕射,數(shù)求見諫爭,上初納用之。每見曳革履,上笑曰:‘我識 鄭尚書 履聲?!焙笠浴吧袝摹敝干袝墓俾殹?唐 蘇颋 《夜發(fā)三泉即事》詩:“忝曳尚書履,叨兼使臣節(jié)?!?/p>
太守
漢朝設(shè)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別稱太守
太守即遣人。——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太守自謂也。——宋· 蘇軾《教戰(zhàn)守》
太守與客來飲。
太守宴也。
康廬
宋 時 廬山 的別稱。 宋 辛棄疾 《賀新郎·題傅巖叟悠然閣亭》詞:“是中不減 康廬 秀。倩西風,為君喚起,翁能來否?” 鄧廣銘 箋注:“蓋 廬山 亦名 匡山 ,亦稱 匡廬 , 宋 人避 趙匡胤 諱,故改稱 康廬 也。”
丹旐
猶丹旌。 南朝 梁 何遜 《王尚書瞻祖日》詩:“昱昱丹旐振,亭亭素蓋上?!?唐 韓愈 《祭鄭夫人文》:“水浮陸走,丹旐翩然。” 明 無名氏 《運甓記·卜居求安》:“哀歌行欲絶,丹旐兩班班。”《清史稿·禮志十一》:“ 太宗 皇后 博爾濟吉特氏 崩,梓宮奉安宮中,正殿設(shè)幾筵,建丹旐門外右旁。”


精彩推薦:
- 元精育萬匯,羽族何茫茫。為怪有鴟鴞,為瑞稱鳳皇。鳳皇不時出,未識五色章。吾生在鄒魯,風土殊遠方。鳴鳩隨乳燕,日夕巢我梁。翩翾雜鳥雀,穿屋率為常。又從筮仕來,五年居帝鄉(xiāng)。更直入承明,侍宴趨未央。上林聞鶯囀,巧舌如笙簧。鴟鴞徒知名,聞見實未嘗。頃年謫商山,聽之已悲涼。今茲出內(nèi)庭,罰郡來永陽。誰知爾鸋鴂,營巢在城墻。年加睡漸少,秋盡漏且長。鳴嘯殊不已,歷歷含微霜。孺人泣我右,稚子啼我傍。吾心非達士,詎免亦倀倀。人生縱百歲,忽若石火光。其間有窮通,幽昧難自量。我愛臯與夔,峨冠虞舜堂。簫韶聞九成,丹穴來鏘鏘。又愛閎與散,陳力遇文王。鸑鷟聽岐山,多士周道昌。嗟嗟漢賈誼,年少謫南荒。故有鵬鳥賦,倚伏理甚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