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生逾四十,朝日已過午。一違少壯樂,日迫老病苦。
丹心變?yōu)榛?,白發(fā)粲可數(shù)。
惟當(dāng)理鋤櫌,教子蓺稷黍。
誰令觸網(wǎng)羅,展轉(zhuǎn)在荊楚。
平生手足親,但作十日語。
朝游隔提攜,夜臥困烝煮,未歌《棠棣》詩,已治芻靈祖。
士生際風(fēng)云,富貴若騎虎。
奈何貧賤中,所欲空齟齬。
古
詩詞問答
問:《次韻子瞻端午日與遲適遠(yuǎn)三子出游》的作者是誰?答:蘇轍
問:該詩寫于哪個(gè)朝代?答:宋代
問:蘇轍的名句有哪些?答:蘇轍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動
(2)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gè)過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3) 與人的關(guān)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朝日
朝(zhāo ㄓㄠ)日:早晨初升的太陽?!端囄念惥邸肪硎艘?漢 蔡邕 《協(xié)初賦》:“面若明月,輝似朝日?!?南朝 齊 謝朓 《始出尚書省》詩:“紛虹亂朝日,濁 河 穢清 濟(jì) ?!?宋 王安石 《酴醾金沙二花合發(fā)》詩:“碧合晚云霞上起,紅爭朝日雪邊流。” 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jì)程》六:“遠(yuǎn)望一角海岸,白沙青浪映著朝日,云煙繚繞,好似擁出一片 亞洲 大陸的朝氣?!?/p>
朝(cháo ㄔㄠˊ)日:1.古代帝王祭日之禮?!吨芏Y·天官·掌次》:“朝日,祀五帝,則張大次小次,設(shè)重帟重案?!?鄭玄 注:“朝日,春分拜日於東門之外。”《漢書·郊祀志上》:“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昒爽,天子始郊拜 泰一 ,朝朝日,夕夕月,則揖?!?顏師古 注:“以朝旦拜日為朝。”《資治通鑒·漢武帝元鼎五年》:“朝朝日?!?胡三省 注:“朝朝,下直遙翻。”《清史稿·世祖紀(jì)二》:“二月癸亥,朝日於東郊?!?/p>
2.帝王坐朝聽政之日。《戰(zhàn)國策·齊策六》:“王至朝日,宜召 田單 而揖之於庭,口勞之。”《漢書·于定國傳》:“上於是數(shù)以朝日引見丞相、御史,入受詔,條責(zé)以職事?!?顏師古 注:“五日一聽朝,故云朝日也。”
過午
中午以后
現(xiàn)在是休息時(shí)間,你過午再來看看
少壯
年輕力壯;年富力強(qiáng)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病苦
疾苦;痛苦
丹心
(1) 忠誠之心
一片丹心
(2) 又叫“丹寸”、“丹魄”、“丹襟”、“丹誠”、“丹慊”、“丹懇”、“丹愚”、“丹款”、“丹悃”、“丹抱”、“丹府”、“丹衷”、“丹局”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白發(fā)
白頭發(fā)
白發(fā)誰家翁媼。——辛棄疾《清平樂》
當(dāng)理
合理?!稘h書·敘傳下》:“ 不疑 膚敏,應(yīng)變當(dāng)理;辭 霍 不婚,逡遁致仕?!?唐 吳兢 《貞觀政要· * 平》:“且所言當(dāng)理,未必加於寵秩?!?清 周亮工 《書影》卷十:“此説當(dāng)理而核, 荊公 、 山谷 二公皆有辯,不及之也?!?/p>
鋤櫌
見“ 鋤耰 ”。
教子
在洗禮時(shí)某人為教父,而教父保證將其教養(yǎng)成為基督徒
稷黍
(1).泛指五谷?!对姟ぬ骑L(fēng)·鴇羽》:“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 鄭玄 箋:“我迫於王事,無不攻緻,故盡力焉。既則罷倦,不能播種五穀?!?三國 魏 曹植 《應(yīng)詔》詩:“經(jīng)彼公田,樂我稷黍?!?/p>
(2).僅指稷和黍而言。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汶水》:“土人悉以種麥,云此丘不宜殖稷黍而宜麥, 齊 人相承以殖之?!?/p>
網(wǎng)羅
(1) 捕捉魚和禽獸的用具,比喻束縛人的東西
(2) 多方面地搜求、招致
網(wǎng)羅人才
(3) 比喻法律,法網(wǎng)
展轉(zhuǎn)
(1) 翻身貌。多形容臥不安席
(2) 經(jīng)過許多人的手或經(jīng)過許多環(huán)節(jié)的地方
展轉(zhuǎn)四明天臺。—— 宋·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荊楚
(1). 荊 為 楚 之舊號,略當(dāng)古 荊州 地區(qū),在今 湖北 湖南 一帶?!对姟ど添灐ひ笪洹罚骸皳楸?殷武 ,奮伐 荊楚 。”《楚辭·大招》:“自恣 荊楚 ,安以定只。” 唐 杜甫 《江上》詩:“江上日多雨,蕭蕭 荊楚 秋?!?宋 周邦彥 《齊天樂·端午》詞:“角黍包金,香蒲泛玉,風(fēng)物依然 荊楚 ?!?清 魏源 《<圣武記>序》:“ 荊楚 以南,有積感之民焉。”
(2).木名。古時(shí)用為刑杖。 明 余繼登 《典故紀(jì)聞》卷一:“ 太祖 指道旁荊楚謂世子曰:‘古者用此為撲刑,蓋以其能去風(fēng),雖傷不至過甚?!?/p>
生手
新做某種工作,對該工作還不熟練的人
初出茅廬的生手
日語
日本民族的語言
提攜
(1) 牽扶;攜帶
長者與之提攜。——《禮記·曲禮》
及其堤決也,哭聲盈耳,鳧水走避,家人提攜什器,相與掩面淚下,呼天而詈之。——康有為《大同書》
(2) 照顧;扶植
昔年洛陽社,貧賤相提攜。—— 白居易《傷友》
七爺若有心提攜她,我敢賭一個(gè)手指,說她會成當(dāng)代女詩人!——沈從文《王謝子弟》
(3) 提拔
荷蒙提攜
(4) 攜手;合作
我已命 * 長此繼續(xù)與你們提攜。——孫中山《致蘇聯(lián)遺書》
(5) 指代小孩
傴僂提攜。——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棠棣
(1).木名。即郁李。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詩》云:‘棠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yuǎn)而?!卑?,此為逸詩?!墩撜Z·子罕》引作“唐棣”?!稌x書·索靖傳》:“芝草蒲陶還相繼,棠棣融融載其華?!?/p>
(2).花名。俗稱棣棠?;S色,春末開。 唐 李商隱 《寄羅劭興》詩:“棠棣黃花發(fā),忘憂碧葉齊?!?馮浩 箋注:“《爾雅》分列唐棣、栘,棠棣、棣,而疏以《召南·唐棣之華》、《小雅·常棣之華》分屬之?!侗静荨泛弦队衾钕隆=袂椅醇?xì)剖,而其花或白或赤,皆不言黃。故 程氏 謂今人園圃中有名棣棠者,花繁黃色, 義山 其指此耶?所揣頗似之矣?!?/p>
(3).《詩·小雅·常棣》篇,是一首申述兄弟應(yīng)該互相友愛的詩。“常棣”也作“棠棣”。后常用以指兄弟。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中詠《棠棣》匪他之誡,下思《伐木》友生之義?!?唐 張九齡 《和蘇侍郎小園夕霽寄諸弟》:“興屬蒹葭變,文因棠棣飛。人倫用忠厚,帝德已光輝。” 宋 蘇軾 《生日王郎以詩見慶次其韻并寄茶二十一片》:“棠棣并為天下士,芙蓉曾到海邊郛?!?明 沉鯨 《雙珠記·遺珠入宮》:“棠棣久飄零,幾回寂寂,聞鳥頓心驚?!?/p>
靈祖
對祖先的敬稱。 漢 揚(yáng)雄 《元后誄》:“皇皇靈祖,惟若孔臧,降茲珪璧,命服有常?!薄段倪x·張衡<東京賦>》:“靈祖皇考,來顧來饗?!?薛綜 注:“靈、皇,神名,謂先帝也。言先帝之神顧愍子孫,享其食也。”《宋史·樂志十五》:“僊宗靈祖,御氣降中宸?!?/p>
風(fēng)云
①風(fēng)和云:天有不測~。 ②比喻變幻動蕩的局勢:~突變。富貴
富裕而又有顯貴的地位
公子為人…不敢以其富貴驕?zhǔn)俊?mdash;—《史記·魏公子列傳》
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家人讀書有幾?——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騎虎
猶言騎虎難下。 元 無名氏 《連環(huán)計(jì)》第四折:“俺 呂布 兄弟打了 董卓 一拳,已做騎虎之勢不兩立了。” 清 嚴(yán)長明 《至回心石舍晚遲媼神洞》詩:“欲退諒不能,竟進(jìn)無乃魯。懷疑方據(jù)狐,厥勢已騎虎?!?沙汀 《淘金記》十一:“他現(xiàn)在成了騎虎之勢,想下臺都下不了啊?!?/p>
奈何
(1) 怎么辦
無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禮
不予我城奈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為之奈何。——《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3) 又
且為之奈何。
奈何取之盡錙銖。(錙銖(zīzhū ),古代重量單位,一銖等于二十四分之一兩,六銖為一錙,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宮賦》
奈何飲于酒肆。——宋· 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4) 懲治;對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貧賤
窮困又沒有社會地位
貧賤有此女。——《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齟齬
上下牙齒對不齊,比喻意見不合,互相抵觸
其志齟齬。——《太玄·親》
誰能坐此苦,齟齬于其中。——白居易《達(dá)里》


精彩推薦:
- 快雪堂成己亥年,三冬望雪正憂煎。何期庚子霏元旦,更喜嘉平?jīng)汛筇?。土德徵祥占鳳紀(jì),金穰普順葉羲編。律筒氣備兩春應(yīng),歲筦韶開十日前。太液瑩冰環(huán)曲坐,重華晁旭肆長筵。班齊紫閣名蕃集,仗轉(zhuǎn)黃圖宿衛(wèi)旋。吉語驗(yàn)豐民有慶,元音出震帝庸先。風(fēng)回舞憶南榮敞,衣點(diǎn)情還左個(gè)聯(lián)。茶浥三清甘遍渥,詩程七字例仍沿。書倉賡屢昌辰次,墨寶藏希典午傳。翻拓詠吟難指屈,拈毫摹仿愧神全。忽看初刻馮家版,側(cè)想曾移閩海船。撫缺任珍殘棗勒,剜訛終誚混珉鐫。塵封向乏操觚拭,氈裹憑教置驛遄。事計(jì)從頭經(jīng)再徙,帙披生面許重湔。浮云過則誠多矣,永晝娛茲詎舍旃。真跡弁因閱世久,嘉名錫為兆秋虔。香融蟬翼霄垂露,輝映紅梁宿列躔。修短分行渾雁齒,縱橫結(ji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