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受堂原文
溪堂廓然虛,萬景隨所受。
虛故鄰乎無,受乃近于有。
可知有因無,至理奚待剖。
弗識克已者,其間強去取。
堂則付不知,是以超物誘。
詩詞問答
問:虛受堂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虛受堂寫于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有韻 出處:御制詩五集卷三十七
2. 上聲
參考注釋
溪堂
(1).臨溪的堂舍。 宋 辛棄疾 《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詞:“枕簟溪堂冷欲秋,斷云依水晚來收?!?/p>
(2).堂名。 宋 辛棄疾 《滿庭芳·游豫章東湖再用韻》詞:“ 溪堂 好,且拚一醉,倚杖讀 韓 碑?!?鄧廣銘 箋注:“ 韓愈 有《鄆州溪堂詩》,詩前有長序,記 溪堂 修建因由?!?/p>
廓然
(1) 形容空曠寂靜的樣子
四顧廓然
(2) 靜靜地
廓然獨居
近于
(1) 時間接近,不遠
近于仲夏的一個夜晚
(2) 在種類或性質上趨于相近
這接近于完美,近于人情,近于正確
可知
見“ 可知道 ”。
有因
(1).有道行?!缎咽篮阊浴ぱ︿浭卖~服證仙》:“﹝ 顧夫人 ﹞請了幾個有因的道士,在 青城山 老君廟 里建醮,祈求仙方,保護少府回生?!?/p>
(2).有緣故。如:事出有因,查無實據。
至理
(1) 最正確或最根本的道理
團結御侮,自然是至理
(2) 最完善最美好的政治
其間
(1) 在中間
兩幢房子及夾在其間的院子
頹然其間者。——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北與寇往來其間。——宋·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袍敝衣處其間。——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時出于其間焉。——蔡元培《圖畫》
(2) 指某一段時間
參加這項工作已有半年了,這其間,他學到不少新的知識
去取
舍棄或保留;取舍
決定去取
不知
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是以
所以;因此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物誘
為外物所引誘。 晉 支遁 《詠大德詩》:“既喪大澄真,物誘則智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