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同子瞻荔支嘆原文
蜀中荔支止嘉州,余波及眉半有不。稻糠宿火卻霜霰,結(jié)子僅與黃金侔。
近聞閩尹傳種法,移種成都出巴峽。
名園競擷絳紗苞,密清瓊膚甘且滑。
北游京洛墮紅塵,吞籠白曬稱最珍。
思歸不復為蓴菜,欲及炎風朝露勻。
平居著鞭苦不早,東坡南竄嶺南道。
海邊百物非平生,獨數(shù)山前荔支好,荔支色味巧留人,一管年來白發(fā)新。
得歸便擬尋鄉(xiāng)路,棗栗園林不須顧。
青枝丹實須十株,丁寧附書老農(nóng)圃。
詩詞問答
問:奉同子瞻荔支嘆的作者是誰?答:蘇轍
問:奉同子瞻荔支嘆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蘇轍的名句有哪些?答:蘇轍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蜀中
蜀 ,古國名,為 秦 所滅。有今 四川 省中部地。因泛稱 蜀 地為“蜀中”。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劉先主志》:“ 建安 十九年, 先主 克 蜀 。 蜀 中豐富,盛樂置酒大會,饗食三軍?!薄度龂萘x》第六十回:“ 修 又問曰:‘ 蜀 中人物如何?’ 松 曰:‘……九流三教,出乎其類,拔乎其萃者,不可盡記,豈能盡數(shù)。’” 清 袁枚 《隨園隨筆·蜀無眉山》:“ 卭州 牧 楊宏慶 云:‘人稱三 蘇 為 眉山 蘇氏 ,考之 蜀 中志書,無所謂‘眉山’者?!?/p>
荔支
即荔枝?!逗鬂h書·和帝紀》:“舊 南海 獻龍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騰阻險,死者繼路?!?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荔支》:“《廣志》曰:‘荔支,樹高五六丈,如桂樹。緑葉蓬蓬,冬夏鬱茂,青華朱實?!?宋 蘇軾 《峻靈王廟碑》:“石峯之側(cè),多荔支黃柑,得就食?!眳⒁姟?荔枝 ”。
余波
指事件結(jié)束后殘留的影響
稻糠
稻谷經(jīng)過加工脫出的外殼;礱糠。
宿火
隔夜未熄的火;預先留下的火種。《百喻經(jīng)·水火喻》:“昔有一人,事須火用,及以冷水。即便宿火,以澡盥盛水,置於火上。后欲取火,而火都滅;欲取冷水,而水復熱?;鸺袄渌戮闶А!?唐 鄭綮 《老僧》詩:“日照四山雪,老僧門未開。凍瓶黏柱礎(chǔ),宿火陷爐灰?!薄镀缏窡簟返谖宥兀骸癌z 譚紹聞 ﹞一直起來,剔了燈內(nèi)燈草,撥開爐中宿火,坐在一條凳上,尋思夢中情景?!?/p>
卻霜
亦作“卻霜”。古時 鮮卑 族一種祈暖卻寒的習俗?!端螘に魈攤鳌罚骸捌渌滓运脑蚂籼?,六月末率大眾至 陰山 ,謂之卻霜。 陰山 去 平城 六百里,深遠饒樹木,霜雪未嘗釋,蓋欲以暖氣卻寒也?!?/p>
結(jié)子
植物結(jié)實。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家有一李樹,結(jié)子殊好?!?唐 杜甫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之二:“卑枝低結(jié)子,接葉暗巢鶯?!?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自笑公門嬾桃李,五更結(jié)子要風催?!?郭沫若 《星空·廣寒宮》:“你看,它又不開花,又不結(jié)子?!?/p>
(1).指用線、絲、草繩等結(jié)成之物?!端疂G傳》第五六回:“下面一個婭嬛上來,就側(cè)首春臺上,先摺了一領(lǐng)紫繡圍領(lǐng)……一條紅緑結(jié)子,并手帕一包。”《紅樓夢》第二四回:“ 襲人 被 寶釵 煩了去打結(jié)子了?!?王西彥 《死在擔架上的擔架兵》:“ 李娃娃 把‘行床’的木柵門關(guān)得鐵緊,上了閂,還用稻草繩把它綁住,結(jié)子打在里面。”
(2).比喻疑難困惑的關(guān)鍵。 艾蕪 《百煉成鋼》第六章:“她覺得她心里的一個結(jié)子,現(xiàn)在突然一下散了,感到非常的愉快?!?/p>
黃金
(1)
(2) 銅
黃金折。——《戰(zhàn)國策·齊策四》
太傅赍黃金。
(3) 金
天作黃金色。——《廣東軍務記》
(4) 金黃色
黃金絡(luò)馬頭。——《樂府詩集·陌上?!?/p>
(5) 見“金”
近聞
最近若干年來的逸聞逸事
傳種
動植物繁衍后代
養(yǎng)馬要選擇優(yōu)良的品種來傳種
移種
猶移植。 唐 白居易 《有木》詩之五:“主人不知名,移種近軒闥?!?宋 邵博 《聞見后錄》卷二九:“千葉黃梅……近 興 、 利州 山中,樵者薪之以出,有 洛 人識之,求於其地尚多,始移種遺喜事者?!眳⒁姟?移植 ”。
成都
中國四川省省會和西南地區(qū)經(jīng)濟、文化、交通中心之一。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成都平原中心。面積3861平方公里。人口401萬(1982)
巴峽
指 巴縣 以東江面的 石洞峽 、 銅鑼峽 、 明月峽 ,即《華陽國志·巴志》所稱的 巴郡 三峽。 唐 杜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即從 巴峽 穿 巫峽 ,便下 襄陽 向 洛陽 。”
絳紗
(1).紅紗。紗,絹之輕細者。 唐 韋應物 《萼綠華歌》:“仙容矯矯兮雜瑤珮,輕衣重重兮蒙絳紗?!?明 徐渭 《憶潘公》詩之二:“帳底畫眉猶未了,寺丞親著絳紗來?!?/p>
(2).猶絳帳。對師門、講席之敬稱。 唐 劉禹錫 《送趙中丞自司金外郎轉(zhuǎn)官參山南令狐仆射幕府》詩:“相府開油幕,門生逐絳紗。” 宋 蘇軾 《仙游潭·馬融石室》詩:“未應將軍聘,初從 季直 游。絳紗生不識,蒼石尚能留?!?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 豫庭 《贈婦翁》云:‘喜我絳紗深有托,半為嬌客半門生。’”參見“ 絳帳 ”。
密清
安靜潔凈?!段倪x·張衡<東京賦>》:“京室密清,罔有不韙。” 薛綜 注:“密,靜也。清,潔也?!?漢 樊毅 《修西岳廟記》:“受茲介福,京夏密清。”
北游
往北方游歷。游,也寫作“游”?!妒酚洝て浇蚝钪鞲噶袀鳌罚骸凹邑?,假貸無所得,迺北游 燕 、 趙 、 中山 ,皆莫能厚遇,為客甚困。” 三國 魏 應璩 《與從弟苗君胄書》:“閒者北游,喜歡無量,登 芒 濟 河 ,曠若發(fā)蒙?!?晉 陸機 《苦寒行》:“北游 幽 朔 城,涼野多險難。”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龐居士》:“ 元和 六年,北游 襄 漢 ,隨處而安?!?/p>
京洛
等于說“京城”。本指洛陽,因東周、東漢曾在這里建都,故稱“京洛”
京洛騷然。——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紅塵
(1) 鬧市的飛塵,借指繁華的社會
紅塵百戲
(2) 佛教指人世間
看破紅塵
白曬
將荔枝曝曬成果干的方法。亦指干荔枝。 宋 蔡襄 《荔枝譜》六:“白曬者正爾,烈日乾之,以核堅為止,畜之甕中,密封百日,謂之出汗?!?宋 蘇軾 《杭州故人信至齊安》詩:“輕圓白曬荔,脆釅紅螺醬。” 宋 蘇轍 《奉同子瞻荔支嘆》詩:“北游 京洛 墮紅塵,箬籠白曬稱最珍?!?/p>
思歸
(1).想望回故鄉(xiāng)。 漢 張衡 《思玄賦》:“悲離居之勞心兮,情悁悁而思歸?!?晉 石崇 《思歸引》序:“困於人閒煩黷,常思歸而永嘆?!?/p>
(2).鳥名。即子規(guī),一名杜鵑。 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姊規(guī)》:“子規(guī),人但知其為催春歸去之鳥,蓋因其聲曰歸去了,故又名思歸鳥?!?/p>
炎風
(1).指東北風?!秴问洗呵铩び惺肌罚骸皷|北曰炎風。” 高誘 注:“炎風,艮氣所生,一曰融風?!薄痘茨献印椥斡枴罚骸昂沃^八風?東北曰炎風?!?唐 杜甫 《諸將》詩之四:“炎風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臣翊圣朝?!眳⒁姟?八風 ”。
(2).熱風。 南朝 梁 蕭統(tǒng) 《錦帶書十二月啟·蕤賓五月》:“炎風以扇戶,暑氣於是盈樓?!?唐 韓愈 《縣齋有懷》詩:“毒霧恒熏晝,炎風每燒夏。” 宋 楊萬里 《午熱登多稼亭》詩:“御風不必問雌雄,只有炎風最不中。卻是竹君殊解事,炎風篩過作清風?!?清 高述明 《塞外》詩:“炎風初解凍,夏草漸萌芽?!?/p>
朝露
清晨的露水,比喻存在時間極短促的事物,也比喻明澈純凈的事物
君之命若朝露
平居
平日,平素
而其平居??嘤诙嗉病?mdash;—宋· 蘇軾《教戰(zhàn)守》
東坡
(1).東邊坡地。 唐 蘇颋 《先是新昌小園期京兆尹一訪茲愿不果率然成章》詩:“寂寞東坡叟,傳呼北里人。” 唐 白居易 《東坡種花》詩之二:“東坡春向暮,樹木今何如?”
(2).地名。在 湖北省 黃岡縣 憢東。 宋 蘇軾 《東坡》詩:“雨洗 東坡 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p>
(3). 宋 蘇軾 自號 東坡居士 ,因以“東坡”為其別稱。 宋 施彥執(zhí) 《北窗炙輠》卷上:“昨 強幼安 來説話,引援甚富。某謂之曰:‘若此者, 六一 語;若此者, 溫公 語;若此者, 東坡 語;若此者, 山谷 語; 強幼安 語卻在甚處?’” 明 王鏊 《震澤長語·文章》:“ 東坡 為詩,無非譏切時政,借曰意在愛君,亦從諷諫可也。” 清 吳汝綸 《與楊伯衡論方劉二集書》:“於八家則 望溪 近 歐 曾 ,而 海峰 近 東坡 ?!眳⒁姟?東坡居士 ”。
嶺南
指中國五嶺以南的地區(qū),就是今天廣東、廣西一帶
海邊
(1).海的邊沿一帶。 唐 李郢 《送人之嶺南》詩:“ 謝 氏海邊逢 * , 越王 潭上見青牛?!?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鳧》:“﹝鳧﹞常在海邊沙上食砂石,皆消爛,惟食海蛤不消,隨其糞出,用為藥倍勝者也。”
(2).指海疆。《三國志·魏志·胡質(zhì)傳》:“嚴設(shè)備以待敵,海邊無事?!?/p>
百物
猶萬物。亦指各種貨物。《禮記·祭法》:“ 黃帝 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財, 顓頊 能脩之?!?漢 王符 《潛夫論·務本》:“六畜生於時,百物聚於野,此富國之本也。” 唐 韓愈 《獨釣》詩之四:“秋半百物變,溪魚去不來?!?明 李詡 《戒庵老人漫筆·清明上河圖》:“店肆所鬻,則若酒若饌?cè)粝闳羲幦綦s貨百物,皆有題扁名氏,字畫纖細,幾至不可辨識?!?魯迅 《華蓋集續(xù)編·有趣的消息》:“向來所遭遇的呢,借了 安特來夫 的話來說,是‘沒有花,沒有詩’,就只有百物昂貴。”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一管
(1).表數(shù)量。用于管狀之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皇甫殿 直 道:‘這妮子卻不弄我!’喝將過去,帶一管鎖,走出門去,拽上那門,把鎖鎖了?!?郭沫若 《喀爾美蘿姑娘》:“我隨身帶得有一瓶安酸和一管 * 。”
(2).一支筆。《晉書·曹毗傳》:“檢名實於俄頃之間,定得失乎一管之鋒?!薄抖膛陌阁@奇》卷二:“適間大姐所用何筆?就請借用一用,若另換一管,鋒端不同了?!?/p>
(3).一支簫笛。 唐 張祜 《笛》詩:“紫清人一管,吹在月堂中?!?/p>
白發(fā)
白頭發(fā)
白發(fā)誰家翁媼。——辛棄疾《清平樂》
鄉(xiāng)路
指還鄉(xiāng)之路。 南朝 梁 沉約 《為柳世隆讓封公表》:“還軸歸驂,再踐鄉(xiāng)路?!?唐 歐陽詹 《蜀中將回留辭韋相公》詩:“明晨首鄉(xiāng)路,迢遞孤飛翼?!?清 納蘭性德 《采桑子·九日》詞:“鄉(xiāng)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p>
棗栗
(1).棗樹與栗樹。亦指棗子與栗子?!稇?zhàn)國策·燕策一》:“南有 碣石 、 雁門 之饒,北有棗栗之利,民雖不由田作,棗栗之實,足食於民,此所謂天府也。”《后漢書·皇后紀下·獻帝伏皇后》:“既至 安邑 ,御服穿敝,惟以棗栗為食?!?/p>
(2).古時婦女早間拜見長輩時常獻的果品?!秲x禮·士昏禮》:“質(zhì)明,贊見婦于舅姑……婦執(zhí)笲棗栗,自門入,升自西階進拜,奠于席?!?賈公彥 疏:“棗栗,取其早自謹敬?!薄秶Z·魯語上》:“夫婦贄不過棗栗,以告虔也?!?韋昭 注:“棗,取蚤起,栗,取敬肅?!?/p>
園林
專供人游玩休息的種植了花草樹木的地方
園林藝術(shù)
不須
不用;不必?!逗鬂h書·逸民傳·周黨》:“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 巢父 ,而建號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齊 ,而王道以成?!?唐 張志和 《漁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薄毒劳ㄑ浴とf秀娘仇報山亭兒》:“哥哥若到 襄陽府 ,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養(yǎng)著四大盆石榴,兩盆夾竹桃,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
丹實
(1).紅色的果實。 南朝 梁 吳均 《步虛詞》:“絳樹結(jié)丹實,紫霞流碧津?!?宋 蘇轍 《奉同子瞻荔支嘆一首》:“青枝丹實須十株,丁寧附書老農(nóng)圃?!?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二·安石榴》:“榴者瘤也,丹實垂垂如贅瘤也?!?/p>
(2).赤誠的心?!端螘ば煺恐畟鳌罚骸俺济繎之惵?,皆略而不答,惟心無邪悖,故不稍以自嫌。慺慺丹實,具如此啟。”
丁寧
叮嚀,反復地囑咐
附書
捎信;寄信。 唐 杜甫 《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宋 歐陽修 《與尹師魯?shù)谝粫罚骸把?汴 絶 淮 ,泛 大江 ,凡五千里……在路無附書處。” 明 文徵明 《送洪玉方》詩:“君頻有役難為別,我老思家欲附書。”
老農(nóng)
年老的農(nóng)民;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長久而經(jīng)驗豐富的農(nóng)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