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易辭原文
以小制大易,黃腰啖虎心。
以大制小難,雄獅懼虱侵。
以柔克剛易,馀甘勝黃金。
以剛克柔難,齒壞舌愔愔。
以石投水易,淺言旋復深。
以水投石難,白公空進箴。
以黑染白易,墨子悲不禁。
以白染黑難,枉尺而直尋。
以已從人易,轉(zhuǎn)圜古所欽。
以人從已難,凜乎朽索臨。
詩詞問答
問:難易辭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難易辭寫于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侵韻 出處:御制詩二集卷七十八
參考注釋
大易
即《周易》。 晉 左思 《魏都賦》:“覽《大易》與《春秋》,判殊隱而一致?!薄段倪x·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議獄緩死,《大易》深規(guī)?!?李善 注:“《周易》曰:‘君子以議獄緩死。’”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一》:“《三墳》、《丘》、《索》,湮沒不傳。以《大易》、《尚書》較之,其體制居可識也?!?/p>
黃腰
亦作“黃要”。獸名?!段倪x·司馬相如<上林賦>》“獑胡豰蛫” 晉 郭璞 注:“豰似鼬而大,要以后黃,一名黃腰,食獮猴?!薄短接[》卷九一三引《蜀地志》:“黃要獸一名墠微,一名虔巳,鼬食狐首,生子長大自活,羣逐其母,令不得飲食。將有所求,先見此獸,則不得矣。”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二·虎》﹝附錄﹞:“《蜀志》名黃腰獸,鼬身貍首,長則食母,形雖小而能食虎及牛、鹿也。又 孫愐 云:豰(音斛),似豹而小,腰以上黃,以下黑,形類犬,食獮猴,又名黃腰?!?/p>
大制
(1).國家 * ?!渡叹龝そ睢罚骸爸匦蹋鞔笾?;不明者六蝨也。六蝨成羣, * 不用。”《三國志·魏志·田疇傳》:“是成一人之志,而虧王法大制也?!?/p>
(2).謂以大道治理天下?!独献印罚骸皹闵t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河上公 注:“圣人用之則以大道制御天下,無所傷割?!?/p>
以柔克剛
用柔軟的去克制剛強的。黃金
(1)
(2) 銅
黃金折。——《戰(zhàn)國策·齊策四》
太傅赍黃金。
(3) 金
天作黃金色。——《廣東軍務記》
(4) 金黃色
黃金絡馬頭。——《樂府詩集·陌上?!?/p>
(5) 見“金”
克柔
和順。語本《書·洪范》:“沉潛剛克,高明柔克?!?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無滓伊河,高明克柔?!?南朝 齊 謝朓 《齊敬皇后哀策文》:“肇惟淑圣,克柔克令。”
愔愔
(1).和悅安舒貌?!蹲髠鳌ふ压辍罚骸捌碚兄異謵郑秸械乱??!?杜預 注:“愔愔,安和貌?!?南朝 陳 徐陵 《勸進梁元帝表》:“邦畿濟濟,還見隆平。宗祀愔愔,方承多福?!?宋 王禹偁 《唱山歌》詩:“夜闌尚未闋,其樂何愔愔?!?康有為 《詩集·自序》:“玉磬鏗鏗,和管鏘鏘,鐵笛裂裂,琴絲愔愔,皆自然而不可以已者哉!”
(2).幽深貌;悄寂貌。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雁飛高兮邈難尋,空腸斷兮思愔愔。” 唐 韓愈 《送浮屠令縱西游序》:“乘間致密,促席接膝,譏評文章,商較人士,浩浩乎不窮,愔愔乎深而有歸?!?明 湯顯祖 《紫釵記·謁鮑述嬌》:“客思繞無涯,青門近狹斜,愔愔陌巷是誰家?” 魯迅 《無題》詩:“幾家春裊裊,萬籟靜愔愔?!?/p>
(3).柔弱貌?!稌x書·石弘載記》:“ 大雅 愔愔,殊不似將家子。”《資治通鑒·唐昭宗景福二年》:“上曰:‘朕不能甘心為孱弱之主,愔愔度日,坐視陵夷。’” 宋 沉遼 《讀書》詩:“病骨愔愔百不如,不應投老更看書?!?/p>
(4).以指柔靡之音。 唐 牛僧孺 《守在四夷論》:“ 夏 捨淑德而嬖 妹喜 ,是色攻而亡也; 商 捨德音而耽愔愔,是聲攻而亡也?!?/p>
以石投水
(1).比喻將陰謀密事深藏起來,但形跡終難消滅?!秴问洗呵铩ぞI》:“ 白公 問於 孔子 曰:‘人可與微言乎?’ 孔子 不應。 白公 曰:‘若以石投水,奚若?’ 孔子 曰:‘沒人能取之?!?高誘 注:“微言,陰謀密事也……喻微言若石沉沒水中,人不知,沒行水中之人能取之?!?/p>
(2).比喻互相投合。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 張良 受 黃石 之符,誦《三略》之説,以游於羣雄。其言也,如以水投石,莫之受也;及其遭 漢祖 ,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薄侗饼R書·李元忠傳論》:“ 元忠 本自素流,有聞教義,人倫之譽,未以縱橫許之……及 高祖 東轅,事與心會,一遇雄姿,遂瀝肝膽,以石投水,豈徒然哉!”
(3).比喻事過之后,即隱秘不聞。 明 燕客 《天人合徵紀實》:“鎮(zhèn)撫納贓,如以石投水,不敢爭輕重之衡,亦不敢問多寡之數(shù)?!?/p>
淺言
(1).猶略言?!秴问洗呵铩?zhí)一》:“ 田駢 猶淺言之也。博言之,豈獨 齊國 之政哉!”
(2).俗語;淺俗之言。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廛路淺言,有實無華。”《梁書·蕭子云傳》:“郊廟歌辭,應須典誥大語,不得雜用子史文章淺言?!?/p>
旋復
回轉(zhuǎn),回還。 漢 傅毅 《迪志詩》:“日月逾邁,豈云旋復?!?三國 魏 曹植 《九愁賦》:“顧旋復之無軌,長自棄於遐濱?!?/p>
以水投石
比喻意見相左,不能為對方所接受。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其言也。如以水投石,莫之受也。”參見“ 以石投水 ”。
墨子
(約前468-前376)春秋戰(zhàn)國之際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創(chuàng)始人。名翟。相傳原為宋國人,后長期住在魯國,收徒講學,成為儒家的反對派。主張“兼愛”,即天下人應相愛互利,不應有親疏貴賤之別。思想上有唯物主義傾向,但也有宗教迷信成分。墨子學說在當時思想界影響很大。著作編入《墨子》。
不禁
抑制不住,不由得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來
不禁不由
枉尺
見“ 枉尺直尋 ”。
從人
(1).隨從;仆從。《墨子·備城門》:“從人非亓故人。” 孫詒讓 間詁:“言非其故所屬吏卒?!?唐 杜甫 《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琎》詩:“從人雖獲多,天笑不為新。”《水滸傳》第五二回:“ 李逵 在外面聽得堂里哭泣,自己磨拳擦掌價氣,問從人都不肯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顧東橋》:“ 東橋 顧從人,賞銀五錢遣之?!?/p>
(2).指投靠他人?!稘h書·韓信傳》:“ 韓信 , 淮陰 人也。家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為商賈,常從人寄食?!?/p>
(3).指嫁人。 唐 吳兢 《樂府古題要解·定情篇》:“右 漢 繁欽 所作也,言婦人不能以禮從人,而自相悅媚?!?/p>
主張合縱的人?!妒酚洝垉x列傳》:“夫從人飾辯虛辭,高主之節(jié),言其利不言其害,卒有 秦 禍,無及為已?!薄段倪x·班固<答賓戲>》:“從人合之,衡人散之,亡命漂説,羈旅騁辭。”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從人合之,助六國者;衡人散之,佐 秦 者也?!?/p>
轉(zhuǎn)圜
(1).挽回。《明史·黃道周傳》:“且陛下豈有積恨 道周 ,萬一圣意轉(zhuǎn)圜,而臣已論定,悔之何及。” 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北新以文字獲大咎,頗多損失,但日來似大有轉(zhuǎn)圜之望?!?/p>
(2).調(diào)停,斡旋。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撫記上》:“ 義律 遂託 澳門 西人,代為轉(zhuǎn)圜,愿將躉船奸商,盡遣回國?!?錢鍾書 《圍城》四:“我講得對不對?這時候要有個第三者,出來轉(zhuǎn)圜?!?徐遲 《牡丹》:“當場有一個善于轉(zhuǎn)圜的水電公司總經(jīng)理出來打圓場,幾句笑話轉(zhuǎn)換了話題?!?/p>
(1).轉(zhuǎn)動圓形器物。常用以代指便易迅速之事。《漢書·梅福傳》:“昔 高祖 納善若不及,從諫若轉(zhuǎn)圜?!薄稌x書·劉毅諸葛長民等傳論》:“建大功若轉(zhuǎn)圜,翦羣兇如拉朽。” 宋 司馬光 《又和并寄楊樂道》:“圣主樂忠諫,曲從如轉(zhuǎn)圜?!?/p>
(2).借指順易。 清 顧炎武 《答徐甥公肅書》:“下多折檻之陳,上有轉(zhuǎn)圜之聽?!?/p>
所欽
謂所欽佩的人。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 晉 嵇康 《贈弟秀才》四言詩云:‘感悟馳情,思我所欽?!瘎t以所欽為弟。 陸機 《贈從兄車騎詩》云:‘寤寐靡安豫,愿言思所欽?!瘎t以所欽為兄。又《贈馮文羆詩》云:‘慷慨誰為感,愿言懷所欽?!瘎t以所欽為友?!?/p>
人從
從人,隨從的人
如今再去要他這園,不肯時,多叫些人從將花木盡打個稀爛,方出這氣。——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朽索
朽腐的繩索?!稌の遄又琛罚骸坝枧R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馭六馬?!焙笠蛞詾榈?,比喻臨事慮危,時存戒懼。 唐 元稹 《樂為御賦》:“聽析招之什冀絶跡於覆車,賦盤游之詞俾慮危於朽索?!?明 張居正 《應制題畫馬》詩之一:“非緣愛物圖神駿,要識兢兢朽索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