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久久人妻白浆|精品国产仑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精品亚洲四区|中文在线一区精品


  • <dd id="kqay2"><nav id="kqay2"></nav></dd>
    <abbr id="kqay2"></abbr>
    首頁 >> 古詩文 >> 題陳守宰仁和無倦堂二首原文 詩詞名句

    題陳守宰仁和無倦堂二首

    作者:陳造 朝代:宋代

    題陳守宰仁和無倦堂二首原文

    仲尼治道師,今古誰造閫。
    公與由也果,有得非二本。
    為政貴無倦,圣語要自反。
    吾宗宰仁和,條教仰瓴建。
    吟對(duì)千挺竹,日課五升飯。
    膠擾付冰解,隱幽莫形遁。
    器資銅百煉,心地蘭九畹。
    人絕懸魚續(xù),自詭割雞偃。
    秉心寧作輟,提耳悟頑諼。
    豈伊不可耐,據(jù)以為益損。
    譬如歲豐兇,良農(nóng)守穮蔉。
    功名自民庸,君子計(jì)歲晚。

    詩詞問答

    問:題陳守宰仁和無倦堂二首的作者是誰?答:陳造
    問:題陳守宰仁和無倦堂二首寫于哪個(gè)朝代?答:宋代
    問:陳造的名句有哪些?答:陳造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仲尼

    孔子 的字。 孔子 名 丘 , 春秋 魯國 人。《莊子·人間世》:“ 顏回 見 仲尼 ,請(qǐng)行?!薄妒酚洝た鬃邮兰摇罚骸?紇 與 顏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 ,禱於 尼丘 得 孔子 。 魯襄公 二十二年而 孔子 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 丘 云,字 仲尼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 周公 慎言于金人, 仲尼 革容于欹器?!?唐 張說 《大唐祀封禪頌》:“ 仲尼 敘帝王之書?!?明 顧絳 《述古》詩:“ 仲尼 貴多聞, 漢 人猶近古?!?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四》:“掉了一頂帽子,又有何妨呢,卻看得這么嚴(yán)重,實(shí)在是上了 仲尼先生 的當(dāng)了?!?/p>

    治道

    (1).治理國家的方針、政策、措施等。《禮記·樂記》:“是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議對(duì)》:“夫駁議偏辨,各執(zhí)異見;對(duì)策揄揚(yáng),大明治道?!?宋 王安石 《答曾公立書》:“治道之興,邪人不利?!?王闿運(yùn) 《<尚書大傳>序》:“然就其斷章,尋與宏旨,足以佐治道,存先典,明古訓(xùn),雄文章?!?/p>

    (2).修筑道路?!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治道二歲,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費(fèi)以巨萬計(jì)?!薄缎绿茣ろn琬傳》:“ 永淳 時(shí), 雍丘 令 尹元貞 坐婦女治道免官,今婦夫女役常不知怪。”

    今古

    (1).現(xiàn)時(shí)與往昔。 唐 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議論證據(jù)今古,出入經(jīng)史百子。” 宋 蘇軾 《夜直秘閣呈王敏甫》詩:“共誰交臂論今古,只有閑心對(duì)此君。”

    (2).謂古往今來,從古到今。

    (3).過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時(shí)間?!侗笔贰ぱq傳》:“汝既未來,便成今古,緬然永別,為恨何言!” 唐 王昌齡 《同從弟銷南齋玩月》詩:“冉冉幾盈虛,澄澄變今古?!?元 趙孟頫 《聞?chuàng)v衣》詩:“人間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時(shí)始惘然?!?清 納蘭性德 《蝶戀花》詞:“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fēng),吹夢(mèng)成今古。”

    得非

    猶得無,莫非是?!段簳す駛鳌罚骸?祚 曰:‘高山仰止?!?高祖 曰:‘得非景行之謂?’” 唐 杜甫 《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得非 玄圃 裂,無乃 瀟湘 翻。” 清 洪昇 《長生殿·雨夢(mèng)》:“呀,何處歌聲,凄凄入耳,得非梨園舊人乎?”

    為政

    (1).治理國家;執(zhí)掌國政?!对姟ば⊙拧す?jié)南山》:“不自為政,卒勞百姓?!薄蹲髠鳌ば辍罚骸办妒?晉侯 侈, 趙宣子 為政,驟諫而不入,故不競(jìng)於 楚 。” 北周 庾信 《周五聲調(diào)曲·商調(diào)曲一》:“ 有熊 為政,訪道於 容成 ?!?宋 蘇軾 《朝辭赴定州論事狀》:“陛下為政九年,除執(zhí)政臺(tái)諫外,未嘗與羣臣接,然天下不以為非者,以謂垂簾之際,不得不爾也。” 清 姚鼐 《<左傳補(bǔ)注>序》:“ 魏獻(xiàn)子 合諸侯,干位之人,而述其為政之美,詞不恤其夸。”

    (2).指執(zhí)政者。《儀禮·大射》:“﹝司射﹞自阼階前曰:‘為政請(qǐng)射?!?鄭玄 注:“為政謂司馬也。司馬,政官,主射禮。”

    (3).處理政事。 唐 宋之問 《送許州宋司馬赴任》詩:“當(dāng)聞力為政,遙慰我心愁。” 唐 岑參 《冬宵家會(huì)餞李郎司兵赴同州》詩:“應(yīng)須力為政,聊慰此相思?!?清 錢泳 《履園叢話·舊聞·為政不相師友》:“公雖受知于 文端 ,而為政不相師友,一切聽從民便?!?/p>

    (4).做主?!蹲髠鳌ば辍罚骸爱犖糁颍訛檎?;今日之事,我為政?!?宋 沉作喆 《寓簡(jiǎn)》卷七:“蓋金微,不能為政,但隨氣所勝,革化而已?!?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公孫九娘》:“小娘子不肯自草草,得舅為政,方此意慊得?!?/p>

    (5).作宮?!墩撜Z·為政》:“子奚不為政?”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傳》:“他日,妻謂生曰:‘子豈不思為政乎?’” 明 宋濂 《趙侯神道碑銘》:“士君子能建治功於隆平之日,而或不能保大節(jié)於危難之時(shí),蓋為政以及物者易,而殺身以成仁者難。” 清 汪懋麟 《送勞書升之任黔中》詩之三:“時(shí)艱為政好,地逈得官閒?!?/p>

    貴無

    魏 晉 玄學(xué)的重要思想。謂以“無”為天地萬物的精神本原。本于《老子》:“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贝砣宋餅?何晏 、 王弼 。 晉 裴頠 《崇有論》:“察夫偏質(zhì)有弊,而覩簡(jiǎn)損之善,遂闡貴無之議,而建賤有之論?!?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然滯有者全繫於形用,貴無者專守於寂寥,徒鋭偏解,莫詣?wù)?。?唐 李磎 《廣廢莊論》:“夫虛無用之心也,必憑於有者也;有之得行也,必存於虛也。是以有無相資,而后功立,獨(dú)貴無賤有,固已疎矣。”

    圣語

    皇帝或圣人的言語。 宋 張先 《天仙子·公擇將行》詞:“坐治 吳州 成樂土,詔卷風(fēng)飛來圣語。”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是皆宰執(zhí)因奏事暇,親聆圣語如是?!?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三:“《論語》:‘如其仁,如其仁?!?孔 傳曰:‘誰如 管仲 之仁?’ 朱子 因之,謂‘誰如其仁者?’於‘如’字上加一‘誰’字,便是增益圣語矣。”

    要自

    應(yīng)自;須自?!侗笔贰ば騻鳌だ顩_》:“今徙極中天,創(chuàng)居 嵩 洛 ,雖大構(gòu)未成,要自條紀(jì)略舉?!?唐 竇牟 《天津曉望因寄呈分司一二省郎》詩:“要自詞難擬,繇來畫不如?!?唐 李嘉祐 《送房明府罷長寧令湖州客舍》詩:“要自趨丹陛,明年雞樹親。” 宋 陸游 《讀<易>》詩:“乾坤要自吾身看,臥聽鷄鳴起索衣?!?/p>

    吾宗

    我們的宗族?!蹲髠鳌べ夜迥辍罚骸?晉 ,吾宗也,豈害我哉?”《三國志·魏志·陳群傳》:“ 羣 為兒時(shí), 寔 常奇異之,謂宗人父老曰:‘此兒必興吾宗?!?唐 杜甫 《吾宗》詩:“吾宗老孫子,質(zhì)樸古人風(fēng)?!?/p>

    仁和

    仁愛溫和?!抖Y記·儒行》:“溫良者,仁之本也……歌樂者,仁之和也?!薄段簳び蚊鞲鶄鳌罚骸?明根 歷官內(nèi)外五十餘年,處身以仁和。” 南唐 劉崇遠(yuǎn) 《金華子雜編》卷上:“內(nèi)子性仁和,聞之無難色?!?清 阮元 《小滄浪筆談》卷三:“ 趙君 ( 趙明誠 )仁和茂才,好古士也,收藏金石至四千餘種?!?/p>

    條教

    法規(guī),教令?!稘h書·董仲舒?zhèn)鳌罚骸?仲舒 所著,皆明經(jīng)術(shù)之意,及上疏條教,凡百二十三篇。”《晉書·殷仲堪傳》:“領(lǐng) 晉陵 太守,居郡禁產(chǎn)子不舉,久喪不葬,録父母以質(zhì)亡叛者,所下條教甚有義理?!?唐無可 《書事寄萬年厲員外》詩:“條教關(guān)天道,歌謡入圣聰?!?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箸議第六》:“處則為佔(zhàn)畢絃誦,而出則為條教號(hào)令。” 嚴(yán)復(fù) 夏曾佑 《國聞報(bào)館附印說部緣起》:“凡其群之部勒條教愈分明者,則其族愈強(qiáng),而其種之傳愈遠(yuǎn)?!?/p>

    日課

    (1) 做禮拜時(shí)為訓(xùn)誡而選讀的《圣經(jīng)》部分

    第一篇日課現(xiàn)已讀完

    (2) 每日的功課

    看電視成了孩子們的日課

    膠擾

    擾亂;攪擾。 宋 程俱 《過方子通惟深》詩:“塵中等膠擾,念此將焉從?!?元 劉壎 《隱居通議·理學(xué)三》:“世言 王荊公 嘗延館一修行僧於家,當(dāng)胸次膠擾時(shí)即就僧語,語輒釋然。” 明 高啟 《寓感》詩之六:“膠擾得喪間,若與方寸仇?!薄赌鹾;ā返谑嘶兀骸霸瓉?雯青 還是昨日上午抵埠的,被腳靴手版膠擾了一日,直到上燈時(shí),方領(lǐng)了 彩云 進(jìn)了洋務(wù)局公館?!?/p>

    冰解

    (1).冰融化為水?!稘h書·趙充國傳》:“﹝ 趙充國 遂上屯田奏曰:﹞分屯要害處,冰解漕下,繕鄉(xiāng)亭,浚溝渠……益積畜,省大費(fèi)?!?明 黃省曾 《魚經(jīng)·法》:“惟銀魚、鱠、殘魚嘯子于冰,冰解三日乃生也?!?/p>

    (2).比喻消失、消除。 宋 蘇軾 《書·<楞伽經(jīng)>后》:“開卷未終,夙障冰解。細(xì)視筆畫,手跡宛然。” 明 唐順之 《萬古齋公傳》:“以公之堅(jiān)志勵(lì)行,虛心從善……正使晚年所遇不至如余之迂駑,而得一豪杰之士,其感孚契合灑然冰解,又不知何如?!?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二》:“捷悟者可以思而及,博識(shí)者不可以強(qiáng)而致也。至於 鄭欽悅 辨 任昇 之銘,據(jù)鞍繹思,僅三十里,而千古之疑,一旦冰解,近於神矣。”

    隱幽

    (1).幽靜偏僻。 明 李東陽 《天津衛(wèi)城修造記》:“登眺之際,神疎心暢,瞻宮闕之尊崇,覽畿甸之高腴。周諏隱幽,則囂鬨不生?!?/p>

    (2).深?yuàn)W隱晦。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華陽博議引》:“掇遺逸,抉隱幽,榷嚮方,樹懲勸,作博議,其曰《華陽》。”

    器資

    資質(zhì)風(fēng)范。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下:“ 萊國公 寇準(zhǔn) 器資莊重,風(fēng)猷簡(jiǎn)貴,感會(huì)先圣,綢繆上司,明心若丹,直道如矢?!?/p>

    百煉

    (1).多次鍛煉;久經(jīng)磨煉。 漢 應(yīng)劭 《漢官儀》卷上:“金取堅(jiān)剛,百鍊不秏?!薄度龂尽の褐尽ご掮鼈鳌罚骸?孫 ( 孫禮 )疏亮亢烈,剛簡(jiǎn)能斷; 盧 ( 盧毓 )清警明禮,百鍊不消,皆公才也。”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三昧上真炁已全,百煉中凡心俱浄?!?/p>

    (2).寶刀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寶刀三……一曰百鍊,二曰青犢,三曰漏影?!?

    心地

    (1) 指人的存心、用心

    心地善良

    (2) 佛教語。指心,即思想、意念等。心能生萬法,如地能長萬物,儒家用以指心性存養(yǎng)

    愿問第一義,回向心地初。——杜甫《謁文公上方》

    自古圣賢,皆以心地為本。——《朱子全書·學(xué)二》

    欲廣福田,須憑心地。——《鏡花緣》

    (3) 心情,心境

    心地輕松

    (4) 心胸、氣量

    總能夠似寶玉這般人材心地?——《紅樓夢(mèng)》

    九畹

    《楚辭·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王逸 注:“十二畝曰畹。”一說,田三十畝曰畹。見《說文》。后即以“九畹”為蘭花的典實(shí)。 唐 楊炯 《幽蘭賦》:“爾乃豐茸十步,綿連九畹?!?元 張昱 《趙松雪墨蘭》詩:“ 玉廬 墨妙世無同,九畹高情更所工?!?明 唐寅 《和沉石田落花詩》之三十:“五更飛夢(mèng)環(huán) 巫峽 ,九畹招魂費(fèi) 楚 詞?!?清 秋瑾 《蘭花》詩:“九畹齊栽品獨(dú)優(yōu),最宜簪助美人頭?!?/p>

    懸魚

    (1).上鉤的魚。 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懸魚惑於芳餌,檻虎死於籠狐?!?明 朱鼎 《玉鏡臺(tái)記·蘇獄》:“多病多愁減帶圍,困纍纍命若懸魚。”

    (2).《后漢書·羊續(xù)傳》:“府丞嘗獻(xiàn)其生魚, 續(xù) 受而懸於庭;丞后又進(jìn)之, 續(xù) 乃出前所懸者以杜其意。”后以“懸魚”指為官清廉?!稌x書·姚興載記下》:“然明不照下,弗感懸魚?!?宋 徐積 《和路朝奉所居》之六:“愛士主人新置榻,清身太守舊懸魚。” 清 湯璥 《<交翠軒筆記>后序》:“ 南陽 懸魚之庭,卷不離手; 魏郡 課樹之暇,目以代耕。”亦作“ 懸枯 ”、“ 懸枯魚 ”。《陳書·宗元饒傳》:“求粟不猒,愧 王沉 之出賑;徵魚無限,異 羊續(xù) 之懸枯?!?清 宋琬 《送別俞眉仙歸新安》詩:“郭外行春策病馬,壁間退食懸枯魚。”

    (3).佩帶魚符或魚袋?!哆|史·禮志一》:“皇帝服金文金冠,白綾袍,絳帶,懸魚?!?明 梅鼎祚 《玉合記·宸游》:“只今畫袴懸魚,朱扉施馬。”

    (4).鈴柄上的魚形飾物。《太平御覽》卷三三八引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鈴柄施懸魚。魚者,欲君臣沉靜如魚之入水,不可復(fù)得聞見耳?!?/p>

    (5).即魚板。懸于寺院中的魚形之板,擊之以報(bào)事。 明 唐寅 《題自畫水山》詩:“亂山雜云曉蔥蘢,遙見懸魚是梵宮?!?/p>

    自詭

    (1).責(zé)成自己?!稘h書·趙充國傳》:“ 羌 靡忘 等自詭必得,請(qǐng)罷屯兵?!?顏師古 注:“詭,責(zé)也?!薄稘h書·京房傳》:“今臣得出守郡,自詭效功,恐未效而死?!?宋 蘇轍 《西掖告詞·楊杰知潤州》:“爾以冬官屬,績(jī)用有聞,而欲自詭以治民,朕不汝違,其究乃心,以底成效,可?!?/p>

    (2).自己不同于。 宋 陳亮 《錢叔因墓碣銘》:“余以極論兵事,為一時(shí)明公巨卿之所許,而反授以《中庸》、《大學(xué)》之旨,余不能識(shí)也。而復(fù)以古文自詭於時(shí),道德性命之學(xué)亦漸開矣?!?/p>

    (3).自己詭稱。 清 譚嗣同 《治言》:“異端之惑人心,何嘗不自記於圣賢;私口之覆邦家,何嘗不自詭於忠言。”

    割雞

    (1).殺雞。《禮記·雜記下》:“其衈皆於屋下,割雞,門,當(dāng)門?!?/p>

    (2).常以比喻處理小事。 晉 袁宏 《后漢紀(jì)·順帝紀(jì)二》:“ 賢 本西方斗筲之子,雖有割雞之効,然齒以老矣。” 明 劉基 《送月忽難明德江浙府總管謝病去官序》:“湛盧可以斷犀,而以之割雞?!?/p>

    (3). 子游 為 武城 宰,提倡禮樂, 孔子 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后因以“割雞”指縣令之職。 唐 吳筠 《酬葉縣劉明府避地廬山言懷詒鄭錄事昆季茍尊師兼見贈(zèng)之》詩:“從此罷飛鳧,投簪辭割雞?!?宋 葉適 《趙知縣挽詞》:“空聞割雞笑,不見化鳧留?!眳⒁姟?割雞焉用牛刀 ”。

    秉心

    持心。《詩·鄘風(fēng)·定之方中》:“匪直也人,秉心塞淵。”《漢書·楚元王劉交傳》:“論議正直,秉心有常?!薄杜f唐書·德宗紀(jì)下》:“而秉心匪彝,自底不類?!?明太祖 《封劉基誠意伯誥》:“秉心堅(jiān)貞,懷才助朕?!?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雖謂秉心貞正,感動(dòng)幽靈,亦未必不然也?!?/p>

    提耳

    語出《詩·大雅·抑》:“於乎小子,未知臧否,匪手?jǐn)y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孔穎達(dá) 疏:“我又親提撕其耳,庶其志而不忘。”后以“提耳”指懇切教導(dǎo)?!逗鬂h書·循吏傳·劉矩》:“民有爭(zhēng)訟, 矩 常引之于前,提耳訓(xùn)告,以為忿??扇?,縣官不可入,使歸更尋思?!?宋 司馬光 《除兼侍讀學(xué)士乞先次上殿札子》:“伏蒙圣恩,曲賜手詔,過加奬待,諭以至意,溫密纖悉,提耳諄諄?!?清 錢謙益 《兵科給事中李遇知父友竹加贈(zèng)征仕郎兵科給事中制》:“生而有氣誼可見,歿而有風(fēng)骨可詒,式穀之似,有深於提耳者與!”

    豈伊

    猶豈,難道。伊,語中助詞,無義?!对姟ば⊙拧ろ熪汀罚骸柏M伊異人,兄弟匪他?!薄逗鬂h書·杜喬傳》:“故陳資斧而人靡畏,班爵位而物無勸。茍遂斯道,豈伊傷政。” 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顏光祿書》:“豈伊好辯,未獲云已?!?唐 李白 《贈(zèng)崔司戶文昆季》詩:“豈伊 箕山 故,特以風(fēng)期親?!?/p>

    不可耐

    (1).詈辭。猶可惡。

    (2).無法忍受。 茅盾 《子夜》二:“寒暑表的水銀柱依然升到八十度,人們便感得更不可耐的熱浪的威脅?!?/p>

    以為

    認(rèn)為

    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以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為鄙吝。——宋· 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資治通鑒》

    自以為必死。——《資治通鑒·唐紀(jì)》

    以為豪。——明· 魏禧《大鐵椎傳》

    以為妙絕。——《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益損

    增減;興革。《戰(zhàn)國策·宋衛(wèi)策》:“子聽吾言也以説君,勿益損也,君必善子?!?宋 曾鞏 《上歐陽舍人書》:“今世賢士,上以知而進(jìn)之矣,然未免於庸人邪人雜然而處也;於事之益損張弛有戾焉,不辨之,則道不明。”

    譬如

    (1) 舉個(gè)例子,打個(gè)比方;例如

    (2) 比如,好比

    天下之勢(shì)譬如一身。——宋· 蘇軾《教戰(zhàn)守策》

    歲豐

    年谷豐收。 漢 劉向 《說苑·君道》:“宋人聞之,夙興夜寐,早朝晏退,弔死問疾,戮力宇內(nèi),三年歲豐。” 南朝 宋 劉義康 《歲饑平糶議》:“又緣 淮 歲豐,邑地沃壤,麥既已登,黍粟行就?!?唐 白居易 《太平樂詞》詩之一:“歲豐仍節(jié)儉,時(shí)泰更銷兵?!?/p>

    良農(nóng)

    (1).善于耕種的農(nóng)夫?!斗Y梁傳·桓公十四年》:“天下親耕,以共粢盛;王后親蠶,以共祭服。國非無良農(nóng)工女也,以為人之所盡,事其祖禰,不若己所自親者也?!薄盾髯印ば奚怼罚骸傲嫁r(nóng)不為水旱不耕?!?漢 徐干 《中論·民數(shù)》:“今之為政者,未知恤已矣。譬由無田而欲樹藝也,雖有良農(nóng),安所措其疆力乎!”

    (2).占田較多的農(nóng)民。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七:“今宜立之法。使一夫占田五十畝以上者為良農(nóng);不足五十畝者為次農(nóng);其無田而為閒民,與非工商、在官而為游惰末作者,皆驅(qū)之使為隸農(nóng)?!?宋 陳亮 《書林勛<本政書>后》:“顧其間將使隸農(nóng)耕良農(nóng)之田,納租視其俗之故,經(jīng)賦出於良農(nóng),而隸農(nóng)出軍賦,疑非隸農(nóng)所利。”

    功名

    功績(jī)和名位;封建時(shí)代指科舉稱號(hào)或官職名位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國演義》

    但是,他們(指東林黨人)比起那一班讀死書的和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總算進(jìn)步多了。——《事事關(guān)心》

    民庸

    猶民功。 清 侯方域 《豫省試策三》:“陟明之典,勸民庸也,則一歲而三遷未為過也?!眳⒁姟?民功 ”。

    君子

    (1) 對(duì)統(tǒng)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彼君子兮。——《詩·魏風(fēng)·伐檀》

    君子不齒。——唐· 韓愈《師說》

    君子寡欲。——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來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論語》

    君子有不戰(zhàn)。——《孟子·公孫丑下》

    君子博學(xué)。——《荀子·勸學(xué)》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傳》

    (3) 對(duì)別人的尊稱

    君子書敘。——唐· 李朝威《柳毅傳》

    君子登山。——明· 顧炎武《復(fù)庵記》

    同社諸君子。——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君子之后。——清· 梁?jiǎn)⒊蹲T嗣同傳》

    0
    糾錯(cuò)

    精彩推薦:

    • 作者:陳巖,朝代:宋代
      下臨無地上連天,中有飛流涌滿泉。今我不圖今日到,詩成要檄兩龍眠。
    • 作者:楊萬里,朝代:宋代
      御柳梢頭晚不風(fēng),官梅面上雪都融。如何閶闔新春夜,頓有芙蕖滿眼紅。十里沙河人最鬧,三千世界月方中。買燈莫費(fèi)東坡紙,今歲鰲山不入宮。
    • 作者:牛燾,朝代:清代

      細(xì)雨羊腸道,秋風(fēng)燕子巖。

      灘聲三峽壯,棧路五丁劖。

      瀑落云常濕,天低石欲嵌。

      遐荒多僻景,題句付青巉。

    • 作者:曾鞏,朝代:宋代
      床上不廢看青山,門前便踏南澗路。繞墻頓失車馬喧,岸幘日得滄洲趣。嘗嗟秋蓬轉(zhuǎn),未有茅屋據(jù)。對(duì)此耳目新,始覺精爽聚。滄溟未可泛舟入,雁蕩誰能胝足去。醫(yī)閭在夷蠻,羅浮苦煙霧。子真自愛谷口家,孔丘老亦洙泗住。吾能放意游八極,此興久與前賢附。悄然怪我思慮深,已欲摧倒聞猿樹。眼前了竹林掃月散絺葛,雪艇搜溪出魴鱮。帽塵便可臨水濯,里斗何妨閉門拒。介推母厭俗,久思顛崖住不顧。梁鴻妻亦高,能快穿衣與藜茹。成家儻已嫁諸妹,有立不憂吾弟孺。攘攘天地間,萬類歹好惡。歡合無一非,睽窮有百牾。吾獨(dú)安能逐毛發(fā),飲泉食力從所慕。
    • 作者:王之道,朝代:宋代
      斗粟衡門且自安,老來筋力厭辛酸。官游動(dòng)是三年別,邂逅應(yīng)容一笑歡。荷浦珠聯(lián)秋露溢,稻田龜坼暑風(fēng)乾。昨朝溪足捎新雨,已覺羸軀怯夜寒。
    • 作者:尹志平,朝代:元代
      堆金積玉。日日慳貪心未足。足上何求。直待荒郊臥土丘?;仡^有路。爭(zhēng)奈愚人迷不悟。若悟回頭。免了前程無限愁。
    • 作者:曹勛,朝代:宋代
      瑞峰來現(xiàn)宰官身,清峙巖巖聳縉紳。聞道石頭時(shí)說偈,一堂驚動(dòng)水云人。
    • 作者:徐積,朝代:宋代
      我向桃花下,立飲一杯酒。杯酒先濡須,花香隨入口?;榫萍覌?,春作詩翁友。此時(shí)酒量開,酒量添一斗。君看陌上春,令人笑拍手。半青籬畔草,半綠畦中韭。閑烏下牛背,奔豕穿狗竇。潛身貓相雀,引喙禽呼偶。包麻鄰乞火,穿桑兒餉糗。物類雖各殊,所樂亦同有。誰知花下情,猶能憶楊柳。中心卒無累,外物任相揉。余方寓之樂,自號(hào)閑人叟。
    • 作者:成彥雄,朝代:唐代
      洞房脈脈寒宵永,燭影香消金鳳冷。猧兒睡魘喚不醒,滿窗撲落銀蟾影。
    • 作者:范成大,朝代:宋代
      雪睛風(fēng)勁晚來冰,樓上奇寒病骨驚。雀啄空檐銀筍墮,鴉翻高樹玉塵傾。青簾閃閃千家靜,黃帽亭亭一水橫。坐久天容卻溫麗,一彎新月對(duì)長庚。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hào)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hào)
    詞典網(wǎng)app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jī)掃一掃
    手機(jī)版 古詩文 在線查詢
    詞典網(wǎng) www.jiebes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