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庚寅為親庭壽)原文
鴻禧主人,一閑半年,未嘗厭閑。謂有溪可釣,有田可秣,有蘭堪佩,有菊堪餐。
羽檄秋風,胡笳夜月,多少勛名留漢關。
如今且,效樽罍北海,歌舞東山。
門前。
咫尺長安。
但只恐綸音催禁班。
把鷺鬢數莖,更因民白,鷗心一片,猶為君丹。
藍綬兒癡,彩衣家慶,倦羽伶俜江漢還。
春光小,看庭葦歲歲,一笑梅間。
詩詞問答
問:沁園春(庚寅為親庭壽)的作者是誰?答:李曾伯
問:沁園春(庚寅為親庭壽)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沁園春(庚寅為親庭壽)是什么體裁?答:詞
問:李曾伯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曾伯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鴻禧
洪福?!端问贰分揪拧罚骸皩毭蕴?,鴻禧錫祚?!?清 趙翼 《圣壽覃恩典隆養(yǎng)老以年逾八十得拜絹綿米肉之賜》詩:“如此鴻禧逢七度,吾生幸亦幾人同。”
主人
(1) 在社交或商業(yè)活動中接待客人或顧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區(qū)寄傳》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2) 財物的所有人
無罪于主人。——明· 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3) 權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馬等的所有者
國家的主人
主人與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賓客的人
主人下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歸客不發(fā)。
未嘗
(1) ——加在否定詞前面,構成雙重否定;不是
這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
(2) 不曾
終夜未嘗合眼
未嘗不嘆息。——諸葛亮《出師表》
所未嘗行。——《資治通鑒·唐紀》
未嘗識書具。——宋· 王安石《傷仲永》
未嘗有言。——明· 劉基《賣柑者言》
羽檄
古代軍事文書,插鳥羽以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妒酚洝ろn信盧綰列傳》:“ 陳豨 反, 邯鄲 以北皆 豨 有,吾以羽檄徵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獨 邯鄲 中兵耳?!?裴駰 集解:“ 魏武帝 《奏事》曰:‘今邊有小警,輒露檄插羽,飛羽檄之意也。’推其言,則以鳥羽插檄書,謂之羽檄,取其急速若飛鳥也。” 晉 左思 《詠史》之一:“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薄度辶滞馐贰返诎嘶兀骸?王太守 接了羽檄文書,星速赴南 贛 到任?!?郁達夫 《庚辰元日聞南寧捷報醉胡社長宅和益吾老歲晚感懷原韻》:“羽檄連翩至,愁懷次第開?!?/p>
秋風
秋天的風
胡笳
我國古代北方民族的管樂器,傳說由 漢 張騫 從 西域 傳入, 漢 魏 鼓吹樂中常用之。 漢 蔡琰 《悲憤詩》之二:“胡笳動兮邊馬鳴,孤雁歸兮聲嚶嚶。” 唐 岑參 《胡笳歌送顏真卿使赴河隴》:“君不聞胡笳聲最悲,紫髯緑眼胡人吹?!?宋 張孝祥 《浣溪沙·坐上十八客》詞:“同是 瀛洲 冊府仙,只今聊結社中蓮,胡笳按拍酒如川?!?元 關漢卿 《五侯宴》第三折:“韻悠悠胡笳慢品,阿來來口打番言?!?清 昭槤 《嘯亭雜錄·記辛亥敗兵事》:“未數里,聞胡笳聲遠作?!?/p>
多少
(1) 指量度或數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你有多少錢
(2) 或多或少;未特別指出的或未確定的東西(如數量或價格)
按多少錢一里收費
(3) 稍微
天氣多少有些變化
(4) 疑問代詞
(5) 問數量
正不曾問得你多少價錢。——《水滸傳》
(6) 表示不定的數量
最后終于寫出來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歡樂,只有這位業(yè)余作者才知道
勛名
功名?!逗鬂h書·張奐傳》:“﹝ 張奐 ﹞及為將帥,果有勛名?!?宋 蘇舜欽 《春日感懷》詩:“望國勛名晚,傷時歲月飛?!?清 吳偉業(yè) 《東萊行》:“ 左氏 勛名照汗青,過江忠孝數中丞?!?劍農 《武昌革命始末記》:“成則共圖勛名,敗則生靈涂炭?!?/p>
漢關
漢 代的邊關。亦泛指邊關。 唐 嚴武 《軍城早秋》詩:“昨夜秋風入 漢 關,朔云邊雪滿 西山 。”
今且
猶今夫?!肚f子·齊物論》:“今且有言於此,不知其與是類乎?”《墨子·非攻下》:“今且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王引之 《經傳釋詞》卷八:“且,猶‘夫’也?!赌印し枪ァ菲唬骸袂姨煜轮豕笕耸烤??!袂遥穹蛞??!?/p>
樽罍
樽與罍皆盛酒器。罍似壇。亦指飲酒。 唐 杜甫 《贈特進汝陽王二十韻》:“樽罍臨極浦,鳧雁宿張燈?!薄段饔斡洝返谝换兀骸板佋畎麓婊疔E,樽罍靠案見肴渣?!?清 孫枝蔚 《村居雜感》詩之六:“長物吾家少,樽罍伴管絃?!?/p>
北海
(1) 大西洋東北部一個淺海,位于歐洲大陸東北與不列顛島之間
(2)
(3)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重要港口城市。著名漁港,工業(yè)有水產加工、貝雕工藝、電力、造船、機械、化學、輕工、紡織等
(4) 北京市的北海公園
(5) 中國北方的邊區(qū)
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左傳·僖四年》
(6) 渤海
非挾太山以超 北海之類也。——《孟子·梁惠王上》
(7) 貝加爾湖。蘇武居北海牧羊之所。今蘇聯(lián)亞洲部分南部的湖泊
乃徒武北海上無人處。——《漢書·李廣蘇建傳》
歌舞
合稱歌唱與舞蹈
歌舞晚會
東山
(1).《詩·豳風·東山》:“我徂 東山 ,慆慆不歸?!?朱熹 集傳:“ 東山 ,所征之地也?!焙笠蛞源高h征或遠行之地。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上:“ 玉汝 有愛妾 劉氏 ,將行,劇飲通夕…… 劉貢父 , 玉汝 姻黨,即作小詩寄之以戲云:‘ 嫖姚 不復顧家為,誰謂 東山 久不歸?!?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四:“此去 東山 又 北山 ,鏡中強半尚紅顏?!?/p>
(2).《孟子·盡心上》:“ 孔子 登 東山 而小 魯 ?!?趙岐 注:“ 東山 ,蓋 魯 城東之高山。”后因以代指 魯 地。 宋 李清照 《上樞密韓肖胄詩》:“嫠家父祖生 齊 魯 ,位下名高人比數……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 東山 一抔土。”
(3).據《晉書·謝安傳》載, 謝安 早年曾辭官隱居 會稽 之 東山 ,經朝廷屢次征聘,方從 東山 復出,官至司徒要職,成為 東晉 重臣。又, 臨安 、 金陵 亦有 東山 ,也曾是 謝安 的游憩之地。后因以“東山”為典。指隱居或游憩之地。 唐 王維 《戲贈張五弟諲》詩之一:“吾弟 東山 時,心尚一何遠!” 宋 沉遘 《吳正肅公挽歌辭》之一:“暫作 東山 去,還期 宣室 來?!?清 趙翼 《秋帆制府挽詩》:“南國烽煙悲遠道, 東山 絲竹渺前塵。”
(4).代指 謝安 。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詩:“想象 東山 姿,緬懷 右軍 言?!?清 顧炎武 《上吳侍郎旸》詩:“ 征虜 投壺暇, 東山 賭墅優(yōu)。”
(5).泛指名高望重的人。 清 趙翼 《唐荊川先生讀書處》詩之一:“并世文章無北地,當年聲望此 東山 ?!?趙樸初 《何滿子·東山》詞:“悄悄非關多病,三年不見 東山 ?;ㄊ戮I繆風又雨,更兼蜂妒鶯讒。”按,《人民文學》1977年第一期發(fā)表時附注云:“時見 * 爪牙講話,矛頭指向 周總理 ,賦此書憤。”
(6).泛指東面的山。 宋 蘇軾 《赤壁賦》:“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 清 鄭燮 《道情》之一:“一霎時波搖金影,驀抬頭月上東山?!?楊朔 《雪浪花》:“那外國人想雇我的驢去逛東山?!?/p>
(7). 春秋 時少數民族 赤狄 別種 東山 皋落氏 的省稱?!秶Z·晉語一》:“﹝ 晉獻公 ﹞是故使 申生 伐 東山 ,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韋昭 注:“ 東山 , 皋落氏 。”
(8). 南朝 梁 何胤 的別稱。《南史·何胤傳》:“初, 胤 二兄 求 點 并棲遁, 求 先卒,至是 胤 又隱。世號 點 為‘大山’, 胤 為‘小山’,亦曰‘東山’?!?/p>
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違顏咫尺。——《左傳·僖公九年》
咫尺之遙
(2) 比喻微小
無咫尺之功
長安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漢、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陜西西安一帶
綸音
猶綸言。帝王的詔令。 唐 劉禹錫 《謝賜冬衣表》:“三軍挾纊,俯聽綸音,九月授衣,載馳天使。” 宋 李綱 《恭聞詔書褒悼陳少陽》詩之一:“哀痛綸音灑帝章,賜金贈秩事非常。” 明 沉受先 《三元記·格天》:“蒙勑命,聽綸音,端象簡,正云冠。” 郭沫若 《創(chuàng)造十年續(xù)篇》六:“崇拜他的人自然是如聽綸音,但不崇拜他的在背后也就有些煩言?!?/p>
鷗心
指退隱者悠閑自在的心境。語本 宋 黃庭堅 《登快閣》詩:“此心吾與白鷗盟?!?明 袁宏道 《歲暮書懷得風字》之一:“樹影溪紋路,鷗心鶴貌翁?!?明 張煌言 《和于湛之海上原韻》之三:“馴來龍性崢嶸在,狎罷鷗心汗漫行?!?/p>
一片
(1).數量詞。用于平而薄的東西。 漢 荀悅 《漢紀·武帝紀五》:“﹝ 李陵 ﹞令軍士人持三升糒、一片冰?!薄逗鬂h書·周燮等傳序》:“﹝ 閔仲叔 ﹞老病家貧,不能得肉,日買豬肝一片。” 元 張養(yǎng)浩 《游香山》詩:“寶剎千間窮土木,殘碑一片失 遼 金 。”
(2).數量詞。用于地面、水面。 宋 王安石 《出郊》詩:“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樹冥冥不見花。”《蕩寇志》第八六回:“只見 永清 的后面一層人霍地分開,前面乃是一片白地?!?毛 * 《浪淘沙·北戴河》詞:“ 秦皇島 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楊朔 《中國人民的心》:“嶺腳下有一片大水塘,叫 龍?zhí)冻??!?/p>
(3).數量詞。用于呈片狀或連接成片的景物。 北周 庾信 《至仁山銘》:“瑞雪一片,仙童兩人?!?唐 王之渙 《涼州詞》之一:“ 黃河 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宋 陸游 《春日游鏡湖鄉(xiāng)人請賦山陰風物遂作四絕句》之二:“東風忽送笙歌近,一片樓臺泛水來?!?/p>
(4).數量詞。用于彌漫散布的景色、氣象。 北周 庾信 《游山》詩:“澗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唐 李白 《子夜吳歌》之三:“ 長安 一片月,萬戶擣衣聲。” 宋 方岳 《山居》詩:“我愛山居好,林梢一片晴。”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遠方的天邊有一片紅光在昏暗的夜色中跳動,那是 南京路 一帶霓虹燈光的照耀?!?/p>
(5).數量詞。用于集聚在一起的聲音。 宋 朱淑貞 《元夜》詩之一:“一片笑聲連鼓吹,六街燈火麗昇平?!薄端疂G傳》第三三回:“ 花榮 一片聲叫道:‘我得何罪?’”《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慌慌張張爬到墻上,踹的那瓦一片山響?!?劉賓雁 《在橋梁工地上》:“水下, * 加快了鑿巖速度,響聲連成一片。”
(6).數量詞。用于人的心情、心地、心意。 宋 潘希白 《大有·九日》詞:“一片 宋玉 情懷,十分 衛(wèi)郎 清瘦。” 元 馬致遠 《岳陽樓》第一折:“則你那浮生空自忙。他一片黑心腸,在這功名之上。”《西游記》第八五回:“但要一片志誠, 雷音 只在眼下?!?顧笑言 《你現在想什么》十三:“老伴還真沒有辜負了 烏長青 的一片心愿?!?/p>
(7).數量詞。用于文字、語言。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然亦多是推衍文義,自做一片文字?!薄秲号⑿蹅鳌返谑呕兀骸?十三妹 聽了 鄧九公 要拉那先生幚著勸解,又不知惹出他那一片什么談吐來?!?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二回:“ 樺林霸 隨手研墨蘸筆,鋪開一張大紙,寫了一片字交給 康順風 ?!?/p>
(8).整片;整體?!蛾懴笊秸Z錄》卷上:“又下工夫十年,方渾然一片。”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靜坐用功,頗覺此心收斂,遇事又斷了,旋起箇念頭去事上省察,事過又尋舊功,還覺有內外,打不作一片?!?毛 * 《堅持艱苦奮斗,密切聯(lián)系群眾》:“在戰(zhàn)時,要密切聯(lián)系群眾,要官兵打成一片,軍民打成一片?!?/p>
藍綬
系印紐的藍色絲帶。古代常用絲帶的不同顏色,標識官吏的身份和等級。藍綬表示等級較低的官吏。 五代 齊己 《送司空學士》詩:“藍綬乍稱新學士,白衫初脫舊神仙?!?宋 蘇舜欽 《送家靜及第后赴官清水》詩:“白頭佐邑非為晚,藍綬還鄉(xiāng)亦可夸。”
彩衣
(1).《藝文類聚》卷二十引《列女傳》:“昔 楚 老萊子 孝養(yǎng)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常著五色斑斕衣,為親取飲。”后因以“彩衣”指孝養(yǎng)父母。 宋 王禹偁 《謝宣旨令次男西京侍疾表》:“此蓋陛下義敦天性,恩厚孝思,念黃髮之衰羸,俾彩衣而侍養(yǎng)?!?/p>
(2).指戲曲表演的服裝?!都t樓夢》第五四回:“婆子們抱著幾個軟包--因不及抬箱,料著 賈母 愛聽的三五齣戲的彩衣包了來?!?/p>
(1).五彩衣服。 清 王士禛 《居易錄談》卷下:“忽有綵衣小兒自外入,頃刻至數百人,結束如一,階墀盡滿。”
(2).謂孝養(yǎng)父母。 唐 黃滔 《<潁川陳先生集>序》:“早孤,事太夫人彌孝,熙熙愉愉,承顏侍膳,雖隆云路之望,終確綵衣之戀。” 宋 沉遘 《五言送徐同年諤出京》:“還家晝錦樂,拜壽綵衣榮?!?明 何景明 《三山春宴圖歌》:“綵衣歸來奉翁母,愿言壽比三山久。” 清 馮桂芬 《顧蓉莊年丈七十雙壽序》:“君此行也,躬綵衣,捧瑤斝,象服繡葆,蹌躋一庭?!眳⒁姟?綵衣娛親 ”。
家慶
(1).指家中的喜慶之事。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隴東郡公侯莫陳君夫人竇氏墓志銘》:“ 大統(tǒng) 十六年,冊授 永安郡 君,婦以夫尊,親由子貴,朝章家慶,兼而有之?!?南朝 陳 徐陵 《陳文皇帝哀冊文》:“我皇誕圣,應此家慶。”
(2).“ 拜家慶 ”的省稱。古時指久別歸家拜見親長。 唐 盧象 《八月十五日象自江東止田園移莊慶會兼賦是詩》之一:“上堂家慶畢,愿與親姻邇。” 明 高明 《琵琶記·乞丐尋夫》:“死別多應夢里逢,謾勞孝婦寫遺蹤,可憐不得圖家慶,辜負丹青泣畫工?!眳⒁姟?拜家慶 ”。
(3).父母生日亦稱為家慶。
伶俜
孤單;孤獨
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古樂府《孔雀東南飛》
江漢
(1). 長江 和 漢水 ?!稌び碡暋罚骸?江 漢 朝宗於海?!薄对姟ば⊙拧に脑隆罚骸疤咸?江 漢 ,南國之紀。” 朱熹 集傳:“ 江 漢 ,二水名?!?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紇干弘神道碑》:“ 江 漢 之間,不驚雞犬; 樊 襄 之下,更多冠蓋?!?清 黃景仁 《黃鶴樓用崔韻》:“欲把登臨倚長笛,滔滔 江 漢 不勝愁。”
(2).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qū)。古 荊楚 之地,在今 湖北省 境內。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四十:“ 江 漢 之君,悲其墜屨, 少原 之婦,哭其亡簪?!薄逗鬂h書·荀彧傳》:“ 紹 既新敗,眾懼人擾,今不因而定之,而欲遠兵 江 漢 ,若 紹 收離糾散,乘虛以出,則公之事去矣?!薄段倪x·江淹<望荊山>詩》:“奉義至 江 漢 ,始知 楚 塞長?!?李善 注:“ 江 漢 , 荊 楚 之境也?!?/p>
(3).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qū)。古 巴 蜀 之地。今 四川省 的東部地區(qū)。 唐 杜甫 《枯棕》詩:“嗟我 江 漢 人,生成復何有?” 仇兆鰲 注:“ 江 漢 ,指 巴 蜀 。”
(4).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qū)。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區(qū)。 陳毅 《吟 * 形勢》:“ 江 漢 飛傳 劉 鄧捷,中原重見 李 鄭 回?!?/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