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時原文
厚地產(chǎn)桑谷,為民衣食資。井田取什一,公私兩俱宜。
今者異古昔,苛征常倍蓰。
倍蓰猶未厭,泛索仍無時。
官因字民設(shè),胡為反害之。
盡以應上求,民病莫能支。
織者恒苦寒,耕者恒苦饑。
空村絕雞犬,敗屋多流離。
白叟與我言,其言乃如斯。
老夫為悲吟,聞者當致思。
詩詞問答
問:感時的作者是誰?答:釋文珦
問:感時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釋文珦的名句有哪些?答:釋文珦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地產(chǎn)
(1) 私有或公有的土地
(2) 租出的財產(chǎn),租給租佃者的財產(chǎn)
把他自己拔出的一片小地產(chǎn)建成一座整潔磚房的小莊,以每年一個畿尼(舊英金幣)的租金租出
(3) 不動產(chǎn)
房屋四周全是地產(chǎn)
桑谷
二木名。古時迷信以桑穀生于朝為不祥?!稌は逃幸坏隆犯健叮纪鰰拘颉罚骸?伊陟 相 大戊 , 亳 有祥,桑穀共生于朝?!?孔穎達 疏:“桑穀二木,共生於朝。朝非生木之處,是為不善之徵?!?北魏 崔鴻 《十六國春秋·北燕·馮跋》:“桑穀生朝, 太戊 修德而 殷 道興。” 唐 獨孤及 《諫表》:“彼 太戊 桑穀, 宋景 熒惑,焉足為陛下道哉?!?/p>
衣食
衣服和食物,泛指各種基本生活資料
井田
(1).相傳古代的一種土地制度。以方九百畝為一里,劃為九區(qū),形如“井”字,故名。其中為公田,外八區(qū)為私田,八家均私百畝,同養(yǎng)公田。公事畢,然后治私事。從 春秋 時起,井田制日趨崩潰,逐漸被封建生產(chǎn)關(guān)系所取代?!斗Y梁傳·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畝,公田居一?!?范寧 注:“出除公田八十畝,餘八百二十畝,故井田之法,八家共一井,八百畝。餘二十畝,家各二畝半,為廬舍?!?三國 魏 曹操 《度關(guān)山》詩:“封建五爵,井田刑獄?!?嚴復 《論中國教化之退》:“ 秦 併天下,更古制,更井田而為阡陌。”參閱《周禮·考工記·匠人》、《孟子·滕文公上》。
(2).泛指田地。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豈令罄井田而起塔廟,窮編戶以為僧尼也?”
(3).在采礦工程中,一個礦田可分為屬各個井(坑)開采的若干部分,每個部分稱為一個“井田”。
什一
(1).十分之一?!渡叹龝に愕亍罚骸肮蕿閲蔚卣?,山林居什一,藪澤居什一,谿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一,惡田居什二,良田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也?!薄妒酚洝の菏兰摇罚骸?魏成子 以食祿千鐘,什九在外,什一在內(nèi),是以東得 卜子夏 、 田子方 、 段干木 。”《明史·李應祥傳》:“賊先斷浮橋,士卒多溺死, 顯 及二子與焉。 元鎮(zhèn) 所部三萬人,不存什一?!?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一則為從來名士,以詩賦見重者十之九,以詞曲相傳者,猶不及什一,蓋千百人一見者也?!?/p>
(2).古代賦稅制度,十分稅一,稱“什一”?!豆茏印ぶ螄罚骸瓣P(guān)市之租,府庫之徵,粟什一?!薄斗Y梁傳·哀公十二年》:“古者公田什一。用田賦,非正也?!?范寧 注:“私得其什而官稅其一,故曰什一?!薄睹献印る墓稀罚骸?夏后氏 五十而貢, 殷 人七十而助, 周 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趙岐 注:“民耕五十畝,貢上五畝;耕七十畝者,以七畝助公家耕;百畝者,徹取十畝以為賦?!?宋 蘇軾 《策別十五》:“三代之賦,以什一為輕。今之法本不至於什一而取,然天下嗷嗷然以賦斂為病者,豈其歲久而姦生、偏重而不均,以至於此歟!”
(3).以十博一?!妒酚洝ぴ酵豕篡`世家》:“﹝ 范蠡 ﹞候時轉(zhuǎn)物,逐什一之利?!焙笠蛞浴笆弧狈褐附?jīng)商。 元 無名氏 《凍蘇秦》第一折:“小生姓 王 名 真 ,字 彥實 ,乃 弘農(nóng) 人也。幼習儒業(yè),頗識詩書;后從商賈,專趨什一?!?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十:“ 玉翁 以其貧也,予錢十五貫,使營什一。”
公私
公方和私方
公私一體,沒有分別
公私分明
古昔
古時
苛征
橫征暴斂。語本《荀子·富國》:“重田野之稅以奪之食,苛關(guān)市之征以難其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四·壯節(jié)王公傳》:“先是 淄川 苦調(diào)外苛征,公嘗與父老言:‘他日或能奏蠲之。’”
倍蓰
亦作“ 倍屣 ”。亦作“ 倍徙 ”。謂數(shù)倍。倍,一倍;蓰,五倍?!睹献印る墓稀罚骸胺蛭镏积R,物之情也?;蛳啾遁蛳嗍舶?,或相千萬?!?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條例》:“遠方有倍蓰之輸,中都有半價之鬻。”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四部正訛中》:“要之策士浮談,視丹書敬義之規(guī),何啻倍屣?!?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齊天大圣》:“后輦貨而歸,其利倍蓰?!?王闿運 《羅季子誄》:“ 龔生 之夭,倍徙君年?!?/p>
泛索
亦作“泛索”。古代宮中供帝王所用的點心。非定時所進,故名。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立秋》:“中貴戚里,取索供賣。內(nèi)中泛索,金合絡繹?!?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大內(nèi)》:“非時取喚,謂之泛索?!?宋 周密 《武林舊事·乾淳奉親》:“上過 德壽宮 起居,太上留坐 冷泉堂 進泛索訖,至石橋亭子上看古梅?!?/p>
無時
(1).不定時,隨時。《儀禮·既夕禮》:“哭晝夜無時?!?鄭玄 注:“哀至則哭,非必朝夕。” 唐 杜甫 《三川觀水漲二十韻》:“火云無時出,飛電常在目。” 明 沉德符 《野獲編·河漕·賈魯河改道》:“今屢濬屢塞,而 黃河 又衝決無時,侵逼益甚。”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二:“于時,我更起居‘無時’,不是游息的‘無時’,而是勞作的‘無時’?!?/p>
(2).不知何時。 漢 劉向 《九嘆·憂苦》:“山脩遠其遼遼兮,涂漫漫其無時。”
(3).沒有一刻;無有一時?!稘h書·王莽傳上》:“晨夜屑屑,寒暑勤勤,無時休息,孳孳不已者,凡以為天下厚 劉氏 也。” 唐 岑參 《送鄭堪歸東京氾水別業(yè)》詩:“因悲宦游子,終歲無時閒。”《<艾青詩選>自序》:“在他的所有的作品中,無時不在閃耀著形象思維的光輝?!?/p>
(4).不逢時會。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哀吊》:“或有志而無時,或美才以兼累,追而慰之,并名為弔?!?/p>
字民
撫治、管理百姓。《逸周書·本典》:“字民之道,禮樂所生?!薄端鍟そ?jīng)籍志二》:“君臣忠義之節(jié),經(jīng)國字民之務,蓋亦勤矣。” 清 鈕琇 《觚賸·公歸集》:“﹝ 陸稼書 ﹞慈惠字民,強毅任事,一時有神君之頌?!?/p>
胡為
何為,為什么?!对姟ぺL·式微》:“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禮記·檀弓上》:“夫古之人,胡為而死其親乎?”《漢書·黥布傳》:“胡為廢上計而出下計?” 顏師古 注:“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難》詩:“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宋 蘇軾 《鄭州別后馬上寄子由》詩:“不飲胡為醉兀兀,此心已逐歸鞍發(fā)?!?明 高啟 《贈金華隱者》詩:“嗟我胡為在塵網(wǎng),遠望高峰若天壤?!?何其芳 《畫夢錄·扇上的煙云》:“你這些話又胡為而來?我一點兒也不能追蹤你思想的道路?!?/p>
胡作非為;任意亂來?!毒┍就ㄋ仔≌f·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個宰相,他在下位之時,也著實有名有譽的,后來大權(quán)到手,任性胡為,做錯了事,惹得萬口唾駡,飲恨而終?!?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二折:“由他閒戲,任你胡為?!薄都t樓夢》第一一一回:“ 寳釵 聽著這話,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該給他行禮,但只老太太去世,咱們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為?!?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蓋 中國 藝術(shù)家,一向喜歡介紹 歐洲 十九世紀末之怪畫,一怪,即便于胡為,于是畸形怪相,遂彌漫于畫苑。”
民病
民眾的苦難。《周禮·地官·司救》:“凡歲時有天患民病,則以節(jié)巡國中及郊野,而以王命施惠?!?宋 張孝祥 《與胡帥書》:“ 孝肅公 一代偉人,名蓋夷虜,其忠言嘉謨,既已行之當時,補袞職而起民病,遺稿所傳,又當使凡為士大夫者家有而日見之?!?明 宋濂 《贈吳府伴讀陳生孟旸序》:“且察夫民病,請免夏賦之絲,頻役之軍,與夫輓運芻茭之艱。”
苦寒
極端寒冷;嚴寒
苦饑
困于饑餓;很餓。 漢 賈誼 《新書·瑰瑋》:“即遇兇旱,必先困窮迫身,則苦饑甚焉。” 唐 杜甫 《杜鵑行》:“穿皮啄朽觜欲禿,苦饑始得食一蟲?!?唐 孟郊 《感傷》詩之二:“去去勿復道,苦饑形貌傷?!?/p>
空村
(1).人煙稀疏的村落。 金 宇文虛中 《安定道中》詩:“牛羊爭隘道,烏鵲聚空村。”
(2).謂村民傾家而出。 宋 陸游 《岳池農(nóng)家》詩:“一雙素手無人識,空村相喚看繅絲?!?/p>
流離
(1) 因饑荒戰(zhàn)禍而居無定所,到處逃難
黎民流離,困于道路。——《后漢書·和殤帝紀》
流離失散
(2) 另有“淋漓”之義
白叟
白發(fā)老人。 唐 韓愈 《元和圣德詩》:“卿士庶人,黃童白叟,踴躍歡呀,失喜噎歐。” 宋 蘇轍 《代三省祭司馬丞相文》:“白叟黃童,織婦耕夫,庶幾休焉,日月以須?!?明 王錂 《尋親記·懲惡》:“白叟休猜,黃童莫覩,違者斷無輕恕。” 清 洪昇 《長生殿·改葬》:“黃童白叟共相扶,盡歡呼,天顏重覩?!?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按部民保留地方官,例所不許。而賢有司善政所逮,黃童白叟,臥轍攀轅,亦實有出於至誠者?!?/p>
如斯
如此?!墩撜Z·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明 郎瑛 《七修類稿·奇謔三·代死失火》:“茍謂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郭沫若 《黃山之歌》:“ 峨眉 號稱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p>
老夫
年老的男子自稱
老夫自有主張,爾等不必多言
悲吟
(1).哀嘆。 漢 張衡 《南都賦》:“寡婦悲吟,鵾雞哀鳴?!薄逗鬂h書·列女傳·董祀妻》:“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p>
(2).悲歌。 三國 魏 繁欽 《與魏文帝箋》:“暨其清激悲吟,雜以怨慕,詠北狄之遐征,奏胡馬之長思。”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唐 白居易 《詠懷》:“長笑 靈均 不知命, 江 籬叢畔苦悲吟?!?/p>
致思
謂集中心思于某一方面?!犊鬃蛹艺Z·致思》:“ 孔子 北游於 農(nóng)山 , 子路 、 子貢 、 顏淵 侍側(cè)。 孔子 四望,喟然而嘆曰:‘於斯致思,無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爾志,吉將擇焉?!薄逗鬂h書·張衡傳》:“ 衡 善機巧,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歷筭?!?/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