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黃倅祈求有應(yīng)原文
海山和氣四時連,太守賓僚自十仙。明恕而行非茍爾,感通之效固昭然。
萌心甘澤云從地,舉意晴蜴日麗天。
可但南冠瓶有粟,家家酣詠太平年。
詩詞問答
問:和黃倅祈求有應(yīng)的作者是誰?答:胡寅
問:和黃倅祈求有應(yīng)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胡寅的名句有哪些?答:胡寅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和氣
態(tài)度平順溫和
待人和氣
四時
(1).四季?!兑住ず恪罚骸八臅r變化而能久成?!薄抖Y記·孔子閑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前蜀 韋莊 《晚春》詩:“萬物不如酒,四時唯愛春?!?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二:“ 靖康 初,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皆備四時?!?/p>
(2).指一年四季的農(nóng)時?!兑葜軙の膫鳌罚骸盁o殺夭胎,無伐不成材,無墯四時,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積者王。”《淮南子·本經(jīng)訓》:“四時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取予有節(jié),出入有時,開闔張歙,不失其敘,喜怒剛?cè)幔浑x其理。”
(3).指一日的朝、晝、夕、夜?!蹲髠鳌ふ压辍罚骸熬佑兴臅r,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p>
(4).樂舞名。 漢文帝 作?!稘h書·禮樂志》:“ 孝文廟 奏《昭德》、《文始》、《四時》、《五行》之舞?!?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武德》興乎 高祖 ,《四時》廣於 孝文 。”參見“ 四時舞 ”。
太守
漢朝設(shè)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別稱太守
太守即遣人。——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太守自謂也。——宋· 蘇軾《教戰(zhàn)守》
太守與客來飲。
太守宴也。
賓僚
賓客幕僚。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桓征西 治 江陵 城甚麗,會賓僚出 江 津望之?!?宋 陸游 《除制司參議官謝趙都大啟》:“攝郡壘之左符,已逾素望;備賓僚之右席,復(fù)玷明恩?!?章炳麟 《訄書·訂文》附《正名雜義》:“近世奏牘關(guān)移,語本直覈,純出史胥,其病猶少,而庸妄賓僚,謬施涂塈?!?/p>
明恕
明信寬厚;明察寬大?!蹲髠鳌る[公三年》:“明恕而行,要之以禮,雖無有質(zhì),誰能間之?” 宋 曾鞏 《韓晉卿莫君陳刑部郎中制》:“夫惟篤於明恕,可以副朕欽恤之心?!?明 李東陽 《姜貞庵傳》:“遷 南京 刑部郎中,讞鞫明恕?!?/p>
感通
謂此有所感而通於彼。意即一方的行為感動對方,從而導(dǎo)致相應(yīng)的反應(yīng)。語本《易·繫辭上》:“《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薄度龂尽の褐尽り愃纪踔矀鳌罚骸巴踉庞髁x備悉矣,何言精誠不足以感通哉?”《朱子語類》卷七二:“ 趙致道 問感通之理。曰:‘感,是事來感我;通,是自家受他感處之意?!薄冻蹩膛陌阁@奇》卷十九:“ 謝小娥 立志報仇,夢寐感通,歷年乃得?!薄缎梁ジ锩笆觊g時論選集·論排外宜有別擇》:“如謂委屈將順,先意承旨,即可感通殊俗……而外人且愈養(yǎng)而愈驕,其蹴踏凌侮,乃無所不至。”
昭然
明明白白,顯而易見
昭然若揭
甘澤
(1).甘雨。《后漢書·循吏傳·孟嘗》:“昔 東海 孝婦,感天致旱, 于公 一言,甘澤時降?!?唐 杜甫 《遣興》詩之三:“豐年孰云遲,甘澤不在早?!?仇兆鰲 注引《荊楚歲時記》:“六月必有三時雨,田家以為甘澤?!薄段渫醴ゼq平話》卷中:“濃云密布,甘澤如傾?!?/p>
(2).甘遂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六·甘遂》。
云從
(1).語出《詩·齊風·敝笱》:“ 齊子 歸止,其從如云?!焙笥谩霸茝摹北扔麟S從之盛。 南朝 宋 顏延之 《又釋何衡陽<達性論>》:“連國云從,宏論風行?!?宋 劉過 《沁園春·御閱還上郭殿帥》詞:“擁貂蟬爭出,千官鱗集,貔貅不斷,萬騎云從?!?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狐嫁女》:“粉黛云從,酒胾霧霈,玉椀金甌,光映幾案?!?/p>
(2).借指隨從者。 唐 黃滔 《周以龍興賦》:“遂使 盟津 契會,此時莫愧於云從; 羑里 棲遲,昔日何傷於魚服。”
舉意
涉想;動念。 唐 杜甫 《鳳凰臺》詩:“坐看綵翮長,舉意八極周。” 宋 蘇軾 《贈杜介》詩:“舉意欲從之,翛然已松杪?!薄冻蹩膛陌阁@奇》卷十一:“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舉意我先知?!?/p>
麗天
(1).謂附著于天。語出《易·離》:“日月麗乎天?!?孔穎達 疏:“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者,此廣明附著之義。”《晉書·地理志上》:“星象麗天,山河紀地?!?唐 劉禹錫 《唐故尚書禮部員外郎柳君集紀》:“粲焉如繁星麗天,而芒寒色正,人望而敬者,五行而已?!?/p>
(2).謂光華照耀的天宇。比喻德行昭美?!稘h武帝內(nèi)傳》:“若蒙圣誥於即日,臣伏聽麗天之教矣。”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日月挾蟲鳥之瑕,不妨麗天之景。” 明 宋濂 《水北山房記》:“當大明麗天,萬物畢照?!?/p>
可但
豈止。 唐 嚴武 《巴嶺答杜二見憶》詩:“可但 步兵 偏愛酒,也知 光祿 最能詩?!?宋 王安石 《次韻陸定遠以謫往來求詩》:“可但風流追 甫白 ,由來家世出 機云 。”
南冠
(1) 俘虜?shù)拇Q
晉侯觀于軍府,見 鐘儀,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左傳·成公九年》。 杜預(yù)注:“南冠,楚冠也。”
(2) 后世以“南冠”代被俘
家家
每戶
太平
社會安定
安于太平之樂。——宋· 蘇軾《教戰(zhàn)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