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原文
造化推移秋意深,安排景物逐時新。又逢九日寒花節(jié),不覺三年逆旅身。
烏帽戀頭渾忤俗,白衣送酒竟無人。
翻思杜牧牛山句,誰解清吟繼后塵。
詩詞問答
問:九日的作者是誰?答:楊公遠
問:九日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楊公遠的名句有哪些?答:楊公遠名句大全
楊公遠九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造化
(1) 福分;好運氣
子女都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與造化抗衡
推移
變化、移動或發(fā)展
向大海方向猛力推移的冰川
秋意
(1).秋季凄清蕭瑟的景觀和氣象。 唐 顏真卿 《贈僧皎然》詩:“秋意 西山 多,別岑縈左次。” 宋 晏殊 《點絳唇》詞:“露下風高,井梧宮簟生秋意?!?清 龔自珍 《水龍吟·題家繡山停琴聽簫圖》詞:“有相思兩字,呼之欲出,秋意裂,冰紋斷?!?許地山 《黃昏后》:“滿山底巖石、樹林、泉水,受著這妙光底賞賜,越覺得秋意闌珊了?!?/p>
(2).態(tài)度冷淡。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委巷叢談》:“﹝ 杭 人﹞有諱本語而巧為俏語者……冷淡曰秋意,無言默坐曰出神?!?/p>
安排
事先規(guī)定的程序
景物
可供觀賞的景色和事物
景物清幽
有何景物。——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時新
(1) 某個時期最新的
時新的式樣
(2) 指應時的食品
獻上時新,略表寸心
九日
(1).九個太陽。古代神話,謂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 堯 使 后羿 射之,中九日。見《楚辭·招魂》、《山海經·海外東經》。 三國 魏 曹植 《愁霖賦》:“攀扶桑而仰觀兮,假九日於 * ?!?晉 傅玄 《雜詩》:“暘谷發(fā)清曜,九日棲高枝。” 清 顧炎武 《書女媧廟》詩:“彎弓不射九日落,蒼蒼列象生毛羽?!?/p>
(2).指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端囄念惥邸肪硭囊?南朝 梁 吳均 《續(xù)齊諧記》:“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飲菊酒?!?唐 李白 《九日龍山飲》詩:“九日 龍山 飲,黃花笑逐臣?!?元 丁鶴年 《登定海虎蹲山》詩:“東海十年多契闊,西風九日獨登臨?!?/p>
寒花
亦作“ 寒華 ”。寒冷時節(jié)開放的花。多指菊花。 晉 張協(xié) 《雜詩》:“寒花發(fā)黃采,秋草含緑滋。” 晉 陶潛 《九日閑居》詩:“塵爵恥虛罍,寒華徒自榮?!?唐 李頎 《送李回》詩:“千巖曙雪旌門上,十月寒花輦路中。” 明 湯潛 《衲子道明云瀆川陶古石家菊甚好兒子中偕看有詩二首子亦興發(fā)詩以招之》:“蘿門何處通幽曲,背指寒花屋后栽。”
不覺
(1)
(2)
沒有發(fā)覺,沒有感覺到
一路景物極佳,也就不覺路途遙遠
(3)
想不到,無意之間
天天作詩著文,天長日久不覺已是著述頗豐
(4)
不禁,不由得
他們兩雙眼好像無意中碰在一起時,兩個都不覺紅了臉。——揚沫《青春之歌》
逆旅
客舍;旅店
宿于逆旅。——《莊子·山水》
寓逆旅。——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烏帽
黑帽。唐時貴族戴烏紗帽,后來上下通用。烏紗帽后來成為閑居的常服。簡稱烏紗
忠烈青衣烏帽。——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白衣送酒
指 晉 王弘 遣白衣使送酒酌 陶潛 的故事。 宋 蘇軾 《章質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白衣送酒舞 淵明 ,急掃風軒洗破觥?!?清 洪亮吉 《北江詩話》卷二:“黃羅傳柑之在元夜,白衣送酒之屬重陽,以及 曲江 之三月三日, 驪山 之七月七夕,皆藉詩文得傳?!眳⒁姟?白衣人 ”。
無人
(1).沒有人才?!蹲髠鳌の墓辍罚骸癌z 士會 ﹞乃行。 繞朝 贈之以策,曰:‘子無謂 秦 無人,吾謀適不用也?!?金 元好問 《曲阜紀行》詩之八:“吾謀未及用,勿謂 秦 無人?!?/p>
(2).沒有人;沒人在?!妒酚洝し饿虏虧闪袀鳌罚骸?秦王 屏左右,宮中虛無人。” 三國 魏 應璩 《與侍郎曹良思書》:“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妒逄铩酚袩o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風人之作,豈虛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詞:“深院無人,黃昏乍拆鞦韆,空鎖滿庭花雨?!眳㈤啞对姟む嶏L·叔于田》。
翻思
(1).回想。 唐 杜甫 《北征》詩:“翻思在賊愁,甘受雜亂聒?!?唐 長孫佐輔 《代別后夢別》詩:“翻思夢里苦,卻恨覺來遲?!?/p>
(2).反復思考。 明 李贄 《答耿司寇書》:“翻思此等,反不如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説是事?!?/p>
杜牧
字牧之,唐代著名詩人,京兆萬年(現(xiàn)陜西西安)人
牛山
山名。在今 山東省 淄博市 。 春秋 時 齊景公 泣 牛山 ,即其地。 三國 魏 曹植 《感節(jié)賦》:“唯人生之忽過,若鑿石之未燿。慕 牛山 之哀泣,懼 平仲 之我笑?!薄稌x書·慕容德載記》:“﹝ 慕容德 ﹞北登 社首山 ,東望 鼎足 ,因目 牛山 而嘆曰:‘古無不死!’愴然有終焉之志?!?唐 杜牧 《九日齊山登高》詩:“古往今來只如此, 牛山 何必獨霑衣?!?明 何景明 《九日同馬君卿登高》詩:“ 牛山 元有恨,休訝淚長流?!眳⒁姟?牛山嘆 ”。
清吟
清美的吟哦;清雅地吟誦。 唐 白居易 《與夢得沽酒且約后期》詩:“閒徵雅令窮經史,醉聽清吟勝管弦。” 宋 曾鞏 《芍藥廳》詩:“何如蕭灑山城守,淺酌清吟 濟水 邊?!薄剁R花緣》第二回:“如果消閒,趁此六出紛霏之際,我們雖不必學人間暖閣圍爐那些俗態(tài),何妨清吟聯(lián)句,遣此長宵?”
繼后
隨后
他先是滿口說是要去,繼后又說不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