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送商參政西行原文
一杯聊為送征鞍。落葉滿長安。
誰料一儒冠。
直推上、淮陰將壇。
西風(fēng)旌旄,斜陽草樹,雁影入高寒。
且放酒腸寬。
道蜀道、而今更難。
詩詞問答
問:太常引 送商參政西行的作者是誰?答:楊果
問:太常引 送商參政西行寫于哪個(gè)朝代?答:元代
問:太常引 送商參政西行是什么體裁?答:詞
問:楊果的名句有哪些?答:楊果名句大全
楊果太常引 送商參政西行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一杯
(1).指一杯的容量?!睹献印じ孀由稀罚骸叭手畡俨蝗室玻q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唐 王維 《渭城曲》:“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 陽關(guān) 無故人?!薄吨熳诱Z類》卷二四:“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將去溫來又好?!?/p>
(2).表示少量。 唐 李白 《送魯郡劉長史》詩:“ 魯國 一杯水,難容橫海鱗?!?/p>
(3).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臺上》詩:“老去一杯足,誰憐屢舞長?!?宋 楊萬里 《立春日有懷》詩之一:“白玉青絲那得説?一杯嚥下 少陵 詩!”《紅樓夢》第六三回:“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來了?嘮三叨四的,又排場了我們一頓去了?!?/p>
征鞍
猶征馬。指旅行者所乘的馬。 唐 杜審言 《經(jīng)行嵐州》詩:“自驚牽遠(yuǎn)役,艱險(xiǎn)促征鞍?!?宋 謝薖 《蝶戀花》詞:“留定征鞍君且住,人間豈有無愁處?!?明 屠隆 《綵毫記·湘娥思憶》:“王孫何處解征鞍,靈妃怨,瑤瑟與誰彈?” 劉國鈞 《餞春詞》之一:“若個(gè)多情解相憶,征鞍還帶落花飛?!?/p>
落葉
落葉植物在生長季節(jié)末或一短時(shí)間內(nèi)的葉子分離或脫落,或裸子植物在全年內(nèi)斷斷續(xù)續(xù)的自然掉葉
長安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漢、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陜西西安一帶
誰料
豈料?!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十四回:“所以我只好送他幾吊錢的乾脩,由他住在關(guān)上。誰料他又會偷東西呢!” 魯迅 《吶喊·社戲》:“誰料照例,人都滿了,連立足也難。”
儒冠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沛公 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猶思脫儒冠,棄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 鄧生 ﹞詬公謂:‘若乃養(yǎng)馬,而我職弟子員,冠儒冠?!?/p>
(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宋 王禹偁 《謝宣賜表》:“儒冠之榮,無以加此?!?清 方文 《送蕭賡九北歸》詩:“ 長干 一見喜且悲,儒冠端被虛名誤?!?/p>
陰將
指不吉利的日子。《說郛》卷八七引 宋 陸泳 《吳下田家志》:“嫁娶忌陰將陽將,并周堂不通?!薄秴f(xié)紀(jì)辨方書·義例二·陰陽不將》:“陽將傷夫,陰將傷婦;陰陽俱將,夫婦俱傷;陰陽不將,夫婦榮昌?!?/p>
西風(fēng)
(1) 從西方吹來的風(fēng)
溫帶的盛行西風(fēng)
(2)
(3) 指秋風(fēng)
(4)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
旌旄
(1).軍中用以指揮的旗子。 漢 劉向 《說苑·權(quán)謀》:“有狂兕從南方來,正觸王左驂,王舉旌旄而使善射者射之?!?唐 李頻 《陜府上姚中丞》詩:“ 關(guān) 東領(lǐng)藩鎮(zhèn),闕下授旌旄?!?/p>
(2).泛指旗幟。 宋 蘇轍 《送呂希道少卿知滁州》詩:“長恠名卿亦坐曹,忽乘五馬列旌旄?!?清 惲敬 《新喻縣文昌宮碑銘》:“是日肇祀於新宮,牲腯酒馨,旌旄從風(fēng)。”
(3).借指官兵。 唐 杜甫 《喜聞官軍已臨賦境二十韻》:“ 秦 山當(dāng)警蹕, 漢 苑入旌旄?!?清 吳偉業(yè) 《避亂》詩之六:“此地村人居,不足容旌旄。”
斜陽
黃昏前要落山的太陽
高寒
(1) 地勢高而寒冷
高寒山區(qū)
(2) ;比喻人的品格清高絕俗
省齋先生太高寒,肯將好語博好官?—— 宋· 楊萬里《長句寄周舍人子充》
酒腸
代指酒量。 唐 孟郊 韓愈 《同宿聯(lián)句》:“為君開酒腸,顛倒舞相飲?!?宋 蘇轍 《送毛滂齋郎》詩:“酒腸天與渾無敵,詩律家傳便出人?!?清 吳偉業(yè) 《贈穆大苑先》詩:“身軀雖小酒腸寬,坦腹鄉(xiāng)村話疇昔?!?/p>
蜀道
蜀 中的道路。亦泛指 蜀 地。 唐 李白 《蜀道難》詩:“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 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唐 溫庭筠 《過華清宮二十二韻》:“早梅悲 蜀 道,高樹隔 昭 丘?!薄峨`續(xù)·漢建平郫縣碑》 宋 洪適 釋:“右《建平郫縣碑》二十九字。 建平 者, 哀帝 之紀(jì)年,其五年已改為 元壽 矣……殆 蜀 道未知改元爾?!薄度龂萘x》第六十回:“ 修 謂 松 曰:‘ 蜀 道崎嶇,遠(yuǎn)來勞苦。’” 陳毅 《詠三峽》:“ 蜀 道真如天, 江 行萬山間?!?/p>
而今
現(xiàn)在,目前
而今邁步從頭越。——毛 * 《憶秦娥·婁山關(guā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