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西歸途中書情原文
耿耿旅燈下,愁多常少眠。思鄉(xiāng)貴早發(fā),發(fā)在雞鳴前。
九月草木落,平蕪連遠山。
秋陰和曙色,萬木蒼蒼然。
去秋偶東游,今秋始西旋。
馬瘦衣裳破,別家來二年。
憶歸復(fù)愁歸,歸無一囊錢。
心雖非蘭膏,安得不自然。
詩詞問答
問:秋暮西歸途中書情的作者是誰?答:白居易
問:秋暮西歸途中書情寫于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秋暮西歸途中書情是什么體裁?答:五古
問: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白居易秋暮西歸途中書情書法欣賞
全唐詩
參考注釋
耿耿
(1) 心中掛懷,煩躁不安的樣子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煢煢而至曙。——《楚辭·屈原·遠游》
耿耿于懷
(2) 明亮;顯著;鮮明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蒼蒼。——謝眺《夜發(fā)新林至京邑》
(3) 誠信守節(jié)的樣子
忠心耿耿為祖國
進雄鳩之耿耿兮,讒介介而蔽之。——漢· 劉向《九嘆·惜賢》
鄉(xiāng)貴
當(dāng)?shù)赜械匚坏娜宋铩?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考異》:“自 文公 ( 朱熹 )以來, 建 之鄉(xiāng)貴,率少薦鄉(xiāng)曲特起之彥?!?/p>
雞鳴
(1).雞叫。常指天明之前。《詩·鄭風(fēng)·風(fēng)雨》:“風(fēng)雨凄凄,雞鳴喈喈?!?南朝 宋 鮑照 《行藥至城東橋》詩:“雞鳴關(guān)吏起,伐鼓早通晨?!?清 顧炎武 《燕中贈錢編修秉鐙》詩:“ 燕 市雞鳴動客輪,九門馳道足黃塵?!?魯迅 《秋夜有感》詩:“中夜雞鳴風(fēng)雨集,起然煙卷覺新涼?!?/p>
(2).《世說新語·賞譽》“ 劉琨 稱 祖車騎 為朗詣” 劉孝標 注引 晉 孫盛 《晉陽秋》:“ 逖 ( 祖逖 )與司空 劉琨 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四,與 琨 同辟 司州 主簿,情好綢繆,共被而寢。中夜聞雞鳴,俱起,曰:‘此非惡聲也?!空Z世事,則中宵起坐,相謂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共起,吾與足下相避中原耳?!笔掠忠姟稌x書·祖逖傳》。后以“雞鳴”為身逢亂世當(dāng)及時奮起之典。 唐 李白 《宣城送劉副使入秦》詩:“虎嘯俟騰躍,雞鳴遭亂離?!?/p>
九月
(1) 格里歷(即陽歷)每年的第九個月
(2) 第九個太陰月
(3) 九個月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變化,草木蕃。” 唐 韓愈 《送李愿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p>
(2).指荒野。《韓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乾坤之施?!?/p>
平蕪
草木叢生的平曠原野。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鄉(xiāng)賦》:“窮陰匝海,平蕪帶天?!?唐 李山甫 《劉員外寄移菊》詩:“秋來緣樹復(fù)緣墻,怕共平蕪一例荒。” 明 許承欽 《過李家口》詩:“棗香來野徑,麥秀滿平蕪。” 清 龔自珍 《最錄中論》:“平蕪生之,灌木叢之,剔而薙之,乃覿瑤草。” 郭沫若 《蜀道奇》詩:“海水傾泄出平蕪,土壤膏腴成天府。”
遠山
(1).遠處的山峰。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臨海嶠與從弟惠連》詩:“杪秋尋遠山,山遠行不近?!?唐 白居易 《晚望》詩:“獨在高亭上,西南望遠山?!?胡鄂公 《北方實錄》:“其初也,若新月之騰海,遠山之雨霽,若春花之乍放,曉鶯之婉啼?!?/p>
(2).形容女子秀麗之眉。 唐 崔仲容 《贈歌姬》詩:“皓齒乍分寒玉細,黛眉輕蹙遠山微?!?宋 范成大 《次韻陳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硯》:“寶玩何曾捄枵腹,但愛 文君 遠山蹙。”《天雨花》第十九回:“瓜子面兒多俊俏,秋波如畫口如櫻。兩道遠山分八字,楚楚身材弱不勝?!眳⒁姟?遠山眉 ”。
陰和
語本《易·中孚》:“鶴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焙笠蛞浴瓣幒汀睘閼?yīng)賢者之邀而出仕的典故?!度龂尽の褐尽す茌`傳》:“令明使君方垂神幽藪,留精九皋, 輅 宜蒙陰和之應(yīng),得及羽儀之時?!?/p>
曙色
破曉時的天色
從窗口透進了灰白的曙色
當(dāng)曙色開始照到西邊最高的峰頂時,他的人馬還走在相當(dāng)幽暗的群山之間。——姚雪垠《李自成》
蒼蒼
(1) 灰白色的
兩鬢蒼蒼十指黑
(2) 無邊無際、空闊遼遠的
天蒼蒼,地茫茫
(3) 茂盛,眾多的樣子
蒹葭蒼蒼。——《詩·秦風(fēng)·蒹葭》
衣裳
衣服的通稱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賣炭翁》
與衣裳。——唐· 柳宗元《童區(qū)寄傳》
淚滿衣裳。——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別家
別的人家或單位
我到別家去瞧瞧
歸復(fù)
(1).回歸;回還?!稘h書·劉向傳》:“骨肉歸復(fù)於土,命也?!?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二班》:“兩兒遣逆先生,尚未歸復(fù),必迷途矣。”
(2).歸服?!度龂尽侵尽O登傳》:“五年之外,十年之內(nèi),遠者歸復(fù),近者盡力?!薄顿Y治通鑒·唐宣宗大中十年》:“ 己厖歷 今為可汗,尚寓 安西 ,俟其歸復(fù)牙帳,當(dāng)加冊命?!?/p>
蘭膏
(1).古代用澤蘭子煉制的油脂??梢渣c燈。《楚辭·招魂》:“蘭膏明燭,華容備些?!?王逸 注:“蘭膏,以蘭香煉膏也?!?晉 張華 《雜詩》:“朱火青無光,蘭膏坐自凝?!?唐 劉長卿 《雜詠上禮部李侍郎·寒釭》:“戀君秋夜永,無使蘭膏薄?!?/p>
(2).一種潤發(fā)香油。 唐 浩虛舟 《陶母截發(fā)賦》:“象櫛重理,蘭膏舊濡。” 唐 溫庭筠 《張靜婉采蓮曲》:“蘭膏墜髮紅玉春,燕釵拖頸拋盤云?!?明 無心子 《金雀記·合雀》:“合將令女配時髦,從教與你共處幽閨,同事蘭膏?!?/p>
得不
能不;豈不。《史記·秦本紀》“伐 南山 大梓” 司馬貞 索隱引《錄異傳》:“ 秦 若使人被髮,以朱絲繞樹伐汝,汝得不困耶?” 唐 李德裕 《次柳氏舊聞》:“ 志忠 晚乃謬計耳,其初立朝,得不為賢相乎?”《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不能遠遁。得不為 司馬懿 所擒乎?”
自然
(1) 宇宙萬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總和,即整個物質(zhì)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擇于自然。——赫胥黎著、 嚴復(fù)譯《天演論》
近于自然。——蔡元培《圖畫》
(2)
(3) 屬于或關(guān)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產(chǎn)生于自然界的、非人為的
自然現(xiàn)象
自然之驗。——《史記·貨殖列傳》
(4) 不勉強,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動作很自然
復(fù)得返自然。(指無拘無束的田園生活)。——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傳》
(5) 不經(jīng)人力干預(yù)而自由發(fā)展
聽其自然
(6) 當(dāng)然
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魯迅《朝花夕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