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清賞非素期,偶游方自得。前登絕嶺險,下視深潭黑。
密竹已成暮,歸云殊未極。
春鳥依谷暄,紫蘭含幽色。
已將芳景遇,復(fù)款平生憶。
終念一歡別,臨風(fēng)還默默。
詩詞問答
問:《與幼遐、君貺兄弟同游白家竹潭》的作者是誰?答:韋應(yīng)物
問:該詩寫于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韋應(yīng)物的名句有哪些?答:韋應(yīng)物名句大全
全唐詩:卷192_28
參考注釋
清賞
清玩
素期
平素所期望的。 唐 劉禹錫 《馬大夫見示浙西王侍御贈答詩因命同作》詩:“ 秣陵 從事何年別,一見瓊章如素期?!?明 宋濂 《故秦母夫人金氏墓志銘》:“豸冠朱衣兮,符我素期?!?/p>
游方
指僧人、道士為修行問道或化緣而云游四方
搖身一變,變做個游方的云水全真。——《西游記》
自得
自覺得意、開心
意氣揚揚,甚為自得
悠然自得。——明· 袁宏道《滿井游記》
前登
(1).先鋒;打頭陣?!逗鬂h書·袁紹傳》:“ 紹 先令 麴義 領(lǐng)精兵八百,強弩千張,以為前登?!薄度龂尽の褐尽の涞奂o(jì)》:“使 張遼 、 關(guān)羽 前登,擊破,斬 良 ( 顏良 )?!?/p>
(2).向前登上;前路。 南朝 宋 顏延之 《北使洛》詩:“前登 陽城 路,日夕望三川?!?唐 杜甫 《桔柏渡》詩:“無以洗心胸,前登但山椒?!?/p>
下視
(1).由高處往下看?!赌印し侨濉罚骸案吖跋乱??!?漢 揚雄 《甘泉賦》:“攀琁璣而下視兮,行游目乎 三危 ?!薄杜f唐書·王方慶傳》:“山徑危險,石路曲狹,上瞻駭目,下視寒心?!?/p>
(2).輕視,看不起。 宋 范仲淹 《議守》:“ 匈奴 屢變,往往犯塞,殺戮吏民,不勝其酷。至于書問傲慢,下視中國?!薄度龂酒皆挕肪硐拢骸?曹相 下視 張松 ?!?明 李贄 《定林庵記》:“子欲學(xué),幸毋下視 周安 。”
深潭
深水池。亦指河流中水極深而有回流處?!痘茨献印ぴ烙?xùn)》:“﹝ 舜 ﹞釣於 河 濱,朞年,而漁者爭處湍瀨,以曲隈深潭相予?!?高誘 注:“深潭,回流饒魚之處?!?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資水》:“此縣之左右,處處有深潭。漁者咸輕舟委浪,謡詠相和。”
密竹
密生之竹。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石門最高頂》詩:“連巖覺路塞,密竹使徑迷?!?南朝 梁 何遜 《夕望江橋示蕭諮議楊建康江主簿》詩:“風(fēng)聲動密竹,水影漾長橋。” 唐 柳宗元 《永州龍興寺東丘記》:“屏以密竹,聯(lián)以曲梁,桂檜松杉楩柟之植,幾三百本,嘉卉美石,又經(jīng)緯之?!?/p>
歸云
猶行云?!稘h書·禮樂志》:“流星隕,感惟風(fēng),籋歸云,撫懷心。” 晉 潘岳 《西征賦》:“吐清風(fēng)之飂戾,納歸云之鬱蓊?!?宋 柳永 《少年游》詞:“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
未極
(1).無窮遠(yuǎn)處;沒有期限?!豆茏印び坠佟罚骸奥犾垛n故能聞未極,視於新故能見未形?!?漢 王粲 《登樓賦》:“惟日月之逾邁兮,俟 河 清其未極?!?/p>
(2).未到盡頭;未達(dá)極點。 南朝 齊 謝朓 《游敬亭山》詩:“我行雖紆組,兼得尋幽蹊,緣源殊未極,歸徑窅如迷?!?宋 葉適 《徐德操<春秋解>序》:“昔余為 潮州 銘,言其學(xué)博而要……后二十六年,始見所謂《春秋解》者,良悔前銘稱美未極,且怪諸子不早示余也。”
(3).沒有停止。《楚辭·九歌·湘君》:“揚靈兮未極,女嬋媛兮為余太息?!?王逸 注:“極,已也?!?/p>
(4).謂尚未疲困。 漢 張衡 《東京賦》:“升獻(xiàn)六禽,時膳四膏。馬足未極,輿徒不勞。”
景遇
境況和遭遇
景遇轉(zhuǎn)好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念一
思念大道。謂修道?!耙弧敝傅?。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清水》:“北有石室二口,舊是隱者念一之所,今無人矣。”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涑水》:“是以緇服思玄之士,鹿裘念一之夫,代往游焉。” 宋 蘇轍 《抱一頌》:“真人告我,晝夜念一……子若得一,萬事皆畢?!?/p>
臨風(fēng)
迎風(fēng);當(dāng)風(fēng)?!冻o·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fēng)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臨風(fēng)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唐 杜甫 《與嚴(yán)二郎奉禮別》詩:“出涕同斜日,臨風(fēng)看去塵?!?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薄端疂G傳》第三九回:“不覺酒涌上來,潸然淚下,臨風(fēng)觸目,感恨傷懷?!?蘇曼殊 《寄調(diào)箏人》詩:“偷嘗仙女脣中露,幾度臨風(fēng)拭淚痕?!?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想起我的母親,不覺憑在甬道的窗邊,臨風(fēng)偷灑了幾點酸淚?!?/p>
默默
不說話、不出聲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