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恩新原文
芙蓉一朵霜秋色。迎曉露、依依先拆。
似佳人、獨(dú)立傾城,傍朱檻、暗傳消息。
靜對(duì)西風(fēng)脈脈。
金蕊綻、粉紅如滴。
向蘭堂、莫厭重深,免清夜、微寒漸逼。
詩詞問答
問:睿恩新的作者是誰?答:晏殊
問:睿恩新寫于哪個(gè)朝代?答:宋代
問:睿恩新是什么體裁?答:詞
問:晏殊的名句有哪些?答:晏殊名句大全
晏殊睿恩新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芙蓉
(1) 芙蓉花。中國的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麗,白色或粉紅色,在夜間變深紅色
(2) 荷花的別名。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秋色
(1) 一種中常橄欖棕色,它比一般橄欖棕色稍暗,且稍稍綠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依依
(1) 形容樹枝柔弱,隨風(fēng)搖擺
楊柳依依
(2) 戀戀不舍的樣子
依依不舍
二情同依依。——《玉臺(tái)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尚依依旁汝。——清· 林覺民《與妻書》
(3) 依稀;隱約
依依墟里煙
佳人
(1) 貌美的女子
(2) 美好的人,指懷念的人或理想中的人
(3) 有才干的人
獨(dú)立
(1) 單獨(dú)的站立
獨(dú)立寒秋。——毛 * 《沁園春·長沙》
(2) 不依靠他人
獨(dú)立生活
(3) 一個(gè)國家或一個(gè)政權(quán)不受別的國家或政權(quán)的控制而自主地存在
少年獨(dú)立(不依靠他人)國獨(dú)立(自主)。——清· 梁?jiǎn)⒊讹嫳胰?middot;文集》
(4) 軍隊(duì)在編制上不隸屬于上一級(jí)單位,直接隸屬于更高一級(jí)單位
獨(dú)立營(不隸屬于團(tuán)而直接隸屬于師的營)
(5) 孤立無依
煢煢獨(dú)立
傾城
(1) 全城;滿城
傾城出動(dòng),圍捕兇犯
(2) 形容女子艷麗,貌壓全城
名花傾城,君王帶笑
(3) 傾覆國家
朱檻
紅色欄桿?!段骶╇s記》卷四:“方騰驤而鳴舞,憑朱檻而為歡?!?唐 白居易 《百花亭》詩:“朱檻在空虛,涼風(fēng)八月初?!?明 孫仁孺 《東郭記·媒妁之言》:“我傷心慘淡,竟自許問咱朱檻?!?/p>
消息
(1) 情況報(bào)道
消息靈通人士
(2) 音信
杳無消息
西風(fēng)
(1) 從西方吹來的風(fēng)
溫帶的盛行西風(fēng)
(2)
(3) 指秋風(fēng)
(4)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shì)
脈脈
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dòng)表達(dá)情意。也用以形容水沒有聲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樣子
溫情脈脈
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朱自清《荷塘月色》
金蕊
亦作“ 金蘂 ”。1.金色花蕊。 唐 元稹 《紅芍藥》詩:“繁絲蹙金蕊,高燄當(dāng)鑪火。” 唐 秦韜玉 《牡丹》詩:“壓枝金蘂香如撲,逐朵檀心巧勝裁?!?前蜀 毛文錫 《月宮春》詞:“水晶宮里桂花開,神仙探幾回。紅芳金蘂,繡重臺(tái)。低傾瑪瑙杯?!?/p>
(2).菊的異名。 南朝 梁 蕭統(tǒng) 《七契》:“玉樹始落,金蘂初榮。” 宋 歐陽修 《希真堂東手種菊花十月始開》詩:“君看金蕊正芬敷,曉日浮霜相照耀?!?/p>
粉紅
淺紅,為紅與白混合而成的顏色。 宋 蘇軾 《戲作鮰魚一絕》:“粉紅石首仍無骨,雪白河豚不藥人?!薄都t樓夢(mèng)》第八九回:“ 寶玉 拿了一幅泥金角花的粉紅箋出來?!?周立波 《民兵》:“三月下旬,時(shí)晴時(shí)雨,桃樹上的粉紅的花朵和翡青的嫩葉常常滴落著水珠?!?/p>
蘭堂
芳潔的廳堂。廳堂的美稱?!稘h書·禮樂志》:“神之出,排玉房,周流雜,拔蘭堂?!薄段倪x·張衡<南都賦>》:“揖讓而升,宴于蘭堂?!?呂延濟(jì) 注:“蘭者,取其芬芳也?!?南唐 馮延巳 《應(yīng)天長》詞之五:“當(dāng)時(shí)心事偷相許,宴罷蘭堂腸斷處?!?明 高啟 《采香徑》詩:“抱筐歸蕙逕,焚鼎薦蘭堂。”
重深
(1).幽深;深邃。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西廂踟躕以閑宴,東序重深而奧祕(mì)?!?三國 魏 曹植 《離思賦》:“水重深而魚悅,林修茂而鳥喜?!?明 何景明 《白菊賦》:“迺若閒舘重深,高幕虛涼,簷蕭蕭以下月,庭藹藹而降霜?!?/p>
(2).謂困難或險(xiǎn)阻多而大?!段倪x·張載<擬四愁詩>》:“愿因流波超重深,終然莫致增詠吟?!?呂延濟(jì) 注:“重深阻險(xiǎn),喻讒佞也?!?唐 張九齡 《感遇》詩之七:“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
清夜
清靜的夜晚。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唐 李端 《宿瓜州寄柳中庸》詩:“懷人同不寐,清夜起論文。”《花月痕》第四六回:“而內(nèi)閣大臣,尤循常襲故,旅進(jìn)旅退於唯唯諾諾之間,清夜捫心,其能 * 乎?”
微寒
微涼;輕寒。 三國 魏 曹植 《九華扇賦》:“隨皓腕以徐轉(zhuǎn),發(fā)惠風(fēng)之微寒。” 元 黃清老 《哭朱教授竹所》詩:“些聲云谷外,落月帶微寒?!?侯金鏡 《漫游小五臺(tái)·遠(yuǎn)眺》:“當(dāng)天氣由燥熱變得微寒的時(shí)候,我披上一件夾衣到大門洞外面去看天色?!?/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