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陸簿九日一首原文
西風(fēng)拂面飲微酣,小摘茱萸手自簪。極羨酒兼詩共好,正緣人與景相參。
杜門不復(fù)貪游賞,落帽無由際劇談。
嘆息登高兄弟遠(yuǎn),目隨鴻雁過天南。
詩詞問答
問:和陸簿九日一首的作者是誰?答:王炎
問:和陸簿九日一首寫于哪個(gè)朝代?答:宋代
問:王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炎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西風(fēng)
(1) 從西方吹來的風(fēng)
溫帶的盛行西風(fēng)
(2)
(3) 指秋風(fēng)
(4)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shì)
小摘
隨意采摘。 杜甫 《有客》詩“小摘為情親” 仇兆鰲 注引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永嘉記》:“百卉正發(fā)時(shí),聊以小摘供日。” 宋 惠洪 《次韻通明叟晚春》:“緑徧西園春正殘,青梅小摘嗅仍看?!?清 陳確 《春晴過近思叔池上即事》詩:“邨圃新晴滿眼花,攜筐小摘足生涯。”
茱萸
落葉小喬木,開小黃花,果實(shí)橢圓形,紅色,味酸,可入藥
相參
亦作“ 相叅 ”。1.相互參證?!赌印ぬ?hào)令》:“遣他候,奉資之如前候,反,相參審信,厚賜之。” 漢 嚴(yán)遵 《道德指歸論·以正治國(guó)》:“兵德相保,法在中央,法數(shù)相叅,故能大通。”
(2).參加。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每一選有三人,三四十二,十二臣相參,而事治行矣?!薄逗鬂h書·胡廣傳》:“明詔既許,復(fù)令臣等得與相參?!?/p>
亦作“ 相叅 ”。1.相互參錯(cuò);間隔。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shì)》:“雖復(fù)契會(huì)相參,節(jié)文互雜,譬五色之錦,各以本采為地矣?!薄顿Y治通鑒·周赧王三十二年》:“﹝ 衛(wèi)嗣君 ﹞又愛 泄姬 ,重 如耳 ,而恐其因愛重以壅己也,乃貴 薄疑 以敵 如耳 ,尊 魏妃 以偶 泄姬 ,曰:‘以是相參也?!薄独m(xù)資治通鑒·宋太宗雍熙二年》:“自今諸科并令量定人數(shù),相參引試,分科隔坐,命官巡察監(jiān)門,謹(jǐn)視出入?!?/p>
(2).相近似?!抖膛陌阁@奇》卷二:“到得 遼 人,一般稱‘帝’稱‘宗’;以至官員職名大半與中國(guó)相參。”
杜門
閉門
光退門閭,杜門自守。——《漢書·孫光傳》
而又剪發(fā)杜門。——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游賞
游歷、欣賞
他們?cè)诮嫌钨p湖光山色
落帽
《晉書·孟嘉傳》:“﹝ 嘉 ﹞后為征西 桓溫 參軍, 溫 甚重之。九月九日, 溫 燕 龍山 ,寮佐畢集。時(shí)佐吏并著戎服,有風(fēng)至,吹 嘉 帽墮落, 嘉 不之覺。 溫 使左右勿言,欲觀其舉止。 嘉 良久如廁, 溫 令取還之,命 孫盛 作文嘲 嘉 ,著 嘉 坐處。 嘉 還見,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嘆?!焙笠蛞浴奥涿薄弊鳛橹鼐诺歉叩牡涔?。 唐 韓鄂 《歲時(shí)紀(jì)麗·重陽》:“授衣之月,落帽之辰?!?唐 錢起 《九日閑居寄登高數(shù)子》詩:“今朝落帽客,幾處管弦留?!?明 何景明 《九日獨(dú)酌簡(jiǎn)何太仆》詩:“愁來轉(zhuǎn)覺登臺(tái)懶,病里誰傳落帽狂?!?/p>
無由
沒有門徑或機(jī)會(huì)
相見無由
劇談
猶暢談?!稘h書·揚(yáng)雄傳上》:“口吃不能劇談,默而好深湛之思?!?晉 左思 《蜀都賦》:“劇談戲論,扼腕抵掌?!?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xué)》:“今日與 謝孝 劇談一出來?!?金 元好問 《空山何巨川虛白庵》詩之二:“劇談不盡江湖景,重與青燈約對(duì)牀。”
嘆息
(1) 嘆氣
惟聞女嘆息。——《樂府詩集·木蘭詩》
未嘗不嘆息。——諸葛亮《出師表》
聞琵琶已嘆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倚杖自嘆息。——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僅嘆息曰。——《資治通鑒》
御史嘆息去。——清· 張廷玉《明史》
制府繞階嘆息,知變生肘腋,頃刻間便有作亂之事。——清· 魏源《圣武紀(jì)》
(2) 嘆美;贊嘆
姑娘此時(shí),除了心中感激,點(diǎn)頭嘆息之外,再無別話。——《兒女英雄傳》
登高
上到高處。也特指重陽節(jié)登山的風(fēng)俗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唐· 李白《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
兄弟
(1)
(2) 專指弟弟
(3) 男子自稱
鴻雁
一種鳥( Anser cygnoides ),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間有蹼。吃植物的種子,也吃魚和蟲。群居在水邊,飛時(shí)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種冬候鳥。也叫“大雁”
天南
指嶺南。亦泛指南方。 唐 白居易 《得潮州楊相公繼之書并詩以此寄之》詩:“詩情書意兩殷勤,來自天南瘴海濱?!?唐 周繇 《送楊環(huán)校書歸廣漢》詩:“天南行李半波濤,灘樹枝枝拂戲猱?!?唐 戴叔倫 《屯田詞》:“艱辛歷盡誰得知,望斷天南淚如雨?!?宋 楊萬里 《潮陽海岸望海》詩:“身行島北新春后,眼到天南最盡頭?!?/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