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凈寺遍參五百應真像原文
龍巖開凈域,鷲嶺凝香霧。
層級凌虛空,危磴郁盤互。
象設諸天迥,鐸響萬靈附。
奇怪意每殊,變幻理非塑。
向背繞慈航,深淺超梵度。
龍蛇爭翕熠,神鬼秘藏護。
忍草出芝田,曇花開玉樹。
五百與真如,三千了禪悟。
曠覽結朋儔,恣意同騁步。
回軒局微躬,巡檐眩反顧。
暫因愜所適,早已捐俗慮。
不作解纓想,寧知舍筏喻。
愿言學無生,永證菩提路。
詩詞問答
問:游凈寺遍參五百應真像的作者是誰?答:王弘誨
問:游凈寺遍參五百應真像寫于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王弘誨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弘誨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參考注釋
鷲嶺
(1). 鷲山 。 北周 庾信 《陜州弘農郡五張寺經藏碑》:“ 雪山 羅漢之論, 鷲嶺 菩提之法,本無極際,何可勝言?!?倪璠 注:“ 鷲嶺 在 王舍城 ,梵云 耆闍崛山 是也?!?唐 李邕 《<東林寺碑>序》:“ 尼邱 啟於 夫子 , 鷲嶺 保於 釋迦 。” 清 張芳 《黛史》:“ 鷲嶺 之言,有色諸天,兼乎粗妙,形墜即欲,情超即禪,分界有三,本一境耳?!?/p>
(2).借指佛寺。 宋 蘇軾 《海會殿上梁文》:“庶幾 鷲嶺 之雄,豈特 鵞湖 之冠?!?明 夏完淳 《題昆山水月殿》詩:“ 鷲嶺 岧嶢 谷水 陰, 崑山 迢遞快登臨?!?清 納蘭性德 《桂》詩:“露鑄鸞釵色,風薰 鷲嶺 香。”
(3).指 杭州 靈隱寺 前 飛來峰 。 飛來峰 又名 靈鷲 ,故稱。 唐 宋之問 《靈隱寺》詩:“ 鷲嶺 鬱岧嶢,龍宮隱寂寥。”
香霧
(1).香氣。 南朝 梁 劉孝標 《送橘啟》:“南中橙甘,青鳥所食。始霜之旦,采之風味照座,劈之香霧噀人?!?明 張月塢 《一封書·次韻送別》曲:“離亭宴未終,玉肌消,金釧鬆,晴波香霧籠,人自傷心水自東?!?茅盾 《子夜》一:“而在這香霧中, 吳老太爺 看見一團蓬蓬松松的頭發(fā)亂紛紛地披在白中帶青的圓臉上。”
(2).指霧氣。 唐 杜甫 《月夜》詩:“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仇兆鰲 注:“霧本無香,香從鬟中膏沐生耳?!?宋 蘇軾 《與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歸》詩:“凄風瑟縮經絃柱,香霧凄迷著髻鬟?!?清 龔自珍 《南歌子》詞:“香霧漫空溼,珠簾窣地橫?!?/p>
層級
(1).多級的石階。 元 虞集 《題蒙庵為黃石谷賦》詩:“隨山導清泉,積石拾層級?!?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游雁宕山日記》:“堂后層級直上,有亭翼然面瀑?!?/p>
(2).比喻人所處的社會地位,猶言階級、階層。 李大釗 《孫中山先生在中國民族革命史上的位置》:“在 閩 粵 一帶的下層民眾留下了秘密組織,把反 清 復 明 的民族思想深深的撒布在 中國 民族最深最下的層級?!?/p>
凌虛
升于空際。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華閣緣云,飛陛凌虛,俯眺流星,仰觀八隅。” 宋 洪邁 《夷堅丁志·仙舟上天》:“仰空寓目,見一舟凌虛直上。”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游九鯉湖日記》:“忽有亭突踞危石,拔迥凌虛,無與為對?!?朱自清 《溫州的蹤跡》三:“所以如此,全由于巖石中間突然空了一段,水到那里,無可憑依,凌虛飛下,便扯得又薄又細了?!?/p>
淩虛:升向高空或高高地在空中。 三國 魏 曹植 《節(jié)游賦》:“建三臺於前處,飄飛陛以凌虛?!?晉 葛洪 《抱樸子·君道》:“剔腹背無益之毛,攬六翮凌虛之用?!?清 黃遵憲 《大阪》詩:“江山入眼花光媚,樓閣凌虛海氣豪。”
危磴
亦作“ 危隥 ”。高峻的石級山徑。 北周 庾信 《和從駕登云居寺塔》:“重巒千仞塔,危磴九層臺。” 唐 辯機 《<大唐西域記>記贊》:“踰 蔥嶺 之危隥,越沙磧之險路?!?明 劉基 《追和音上人》詩:“絶頂浮云鎖石關,曲途危磴阻躋攀?!?傅尃 《金山舊聳江心》詩:“寺里山依危磴出,風前塔尚語鈴懸?!?/p>
盤互
(1).交結;連結?!稘h書·谷永傳》:“百官盤互,親疏相錯?!?顏師古 注:“盤互,盤結而交互也;錯,間雜也?;プ只蜃鳌馈匀珲寡乐P曲,犬牙之相入也?!薄缎绿茣し?zhèn)傳·羅紹威》:“ 魏 牙軍,起 田承嗣 募軍中子弟為之,父子世襲,姻黨盤互,悍驕不顧法令?!?宋 王安石 《雨花臺》詩:“盤互 長干 有絶陘,并包佳麗入 江 亭?!?清 錢謙益 《明故光祿大夫贈少保謚文穆成公神道碑》:“奸邪小人盤互于內,敵國外患交蹠于外?!?/p>
(2).猶盤據(jù)?!睹魇贰V西土司傳一·梧州》:“官軍屢討之,歸降,然盤互如故,往往相結諸峒蠻劫掠?!眳⒁姟?盤據(jù) ”。
(3).謂各自盤據(jù)一方,相互為敵?!顿Y治通鑒·魏明帝青龍元年》:“至於中夏鼎沸,九域盤互之時,率須深根固本,愛力惜費?!?胡三省 注:“盤互,謂各盤據(jù)而互為敵也。”
槃互:1.相互勾結。《三國志·魏志·曹爽傳》:“今大將軍 爽 背棄顧命……欲置新人以樹私計,根據(jù)槃互,縱恣日甚。”
(2).各自盤踞,相互為敵?!度龂尽侵尽り戣鳌罚骸爸劣谥邢亩Ψ?,九域槃互之時,率須深根固本,愛力惜費,務自休養(yǎng),以待鄰敵之闕?!?盧弼 集解:“《通鑑》作‘盤互’, 胡三省 曰:‘盤互,謂各盤據(jù)而互為敵也?!?/p>
象設
原指佛像。后亦泛指遺像。《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象設既闢,睟容已安?!?呂向 注:“象,謂佛之形象也。” 南朝 齊 謝朓 《齊敬皇后哀策文》:“陳象設於園寢兮,映輿鍐於松楸。” 唐 張說 《崔司業(yè)挽歌》之二:“象設存韋館,威儀下墓田?!?明 高啟 《蒿里》詩:“玄廬儼象設,猶恐死有神?!眳⒁姟?象教 ”。
諸天
(1).佛教語。指護法眾天神。佛經言欲界有六天, * 之四禪有十八天,無 * 之四處有四天,其他尚有日天、月天、韋馱天等諸天神,總稱之曰諸天?!堕L阿含經》卷一:“佛告比丘, 毗婆尸菩薩 生時,諸天在上於虛空中,手執(zhí)白蓋寶扇,以障寒暑風雨塵土?!?南朝 宋 謝靈運 《曇隆法師誄》序:“且三界迴沉,諸天倏瞬。”《敦煌變文匯錄·頻婆娑羅王后宮綵女功德意供養(yǎng)塔生天因緣變文》:“人民歡喜皆稱嘆,諸天愛護讚精明?!?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法堂里擺列著諸天圣像。”《西游記》第十七回:“諸天遂來洞口報知?!?/p>
(2).指神界的眾神位。后泛指天界;天空。 唐 谷神子 《博異志·陰隱客》:“修行七十萬日,然后得至諸天,或 玉京 、 蓬萊 、 崑閬 、 姑射 ?!?清 林則徐 《即目》詩:“不知身與諸天接,卻訝云從下界生?!?/p>
萬靈
(1).眾神。《史記·封禪書》:“ 黃帝 接萬靈 明廷 ?!?宋 蘇軾 《次韻張昌言喜雨》:“精貫天人一言足,云興岳瀆萬靈趨?!?清 龔自珍 《祀典雜議》之四:“召萬靈之祐,錫九流之福。” 康有為 《出都留別諸公》詩之二:“天龍作騎萬靈從,獨立飛來縹緲峰。”
(2).眾生靈;人類。《鹖冠子·度萬》:“唯圣人能正其音,調其聲,故其德上及太清,下及泰寧,中及萬靈?!?晉 葛洪 《抱樸子·仙藥》:“遨游上下,使役萬靈?!?宋 范仲淹 《天道益謙賦》:“高者抑而下者舉,一氣無私;往者屈而來者伸,萬靈何遁?!?許地山 《別話》:“不會愛或拒絕愛女人的,縱然他沒有煩惱,他是萬靈中最愚蠢的人。”
奇怪
(1) 稀奇特異
一種奇怪的病
(2) 不尋常的人或事物
奇怪時來。——《管子》
(3) 覺得奇異;驚奇
很奇怪,六月天會下雪
變幻
常常發(fā)生沒有規(guī)律地改變
阿爾卑斯山上陽光的變幻狀態(tài)
向背
贊成和反對;同意和反對
這件事的成敗取決于人心向背
慈航
佛教語。謂佛、菩薩以慈悲之心度人,如航船之濟眾,使脫離生死苦海。 南朝 梁 蕭統(tǒng) 《開善寺法會》詩:“ * 明暗室,慧海度慈航?!?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斷癡求慧劍,濟苦得慈航。”《花月痕》第五二回:“萬頃情波,都成覺岸;千重苦海,盡泛慈航。”
深淺
(1) 指水的深度
水很渾濁,無法看清這條河的深淺
(2) 比喻言語、行為的分寸
說話不知深淺
(3) 濃或淡
顏色深淺各異的布料擺在柜臺上
龍蛇
比喻非常的人物
深山大澤,實生龍蛇。——《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杜預注:“言非常之地,各生非常之物。”
翕熠
猶顯赫。 晉 葛洪 《抱樸子·正郭》:“遂使聲譽翕熠, 秦 胡 景附。”
神鬼
神靈鬼怪
試問…那些陌生人是神鬼還是有血有肉的人
秘藏
收藏或隱藏起來;不公開
秘藏珍寶
忍草
見“ 忍辱草 ”。
芝田
傳說中仙人種靈芝的地方。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爾迺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晉 王嘉 《拾遺記·昆侖山》:“第九層,山形漸小狹,下有芝田、蕙圃,皆數(shù)百頃,羣仙種耨焉。” 宋 曾鞏 《丹霞洞》詩:“初誰鑿險搆樓觀,更使遶舍開芝田。” 明 焦竑 《焦氏筆乘續(xù)集·金陵舊事下》:“射茲谷鮒,洌彼寒泉,分甘玉液,流潤芝田?!?/p>
曇花
優(yōu)曇缽花的簡稱。一種常綠灌木,主枝圓筒形,分枝扁平呈葉狀,綠色,無葉片,花大,白色,生分枝邊緣上,多在夜間開放,時間很短,供觀賞,原產 美洲 ?!?* 詞話》第五五回:“又有那瓊花、曇花、佛桑花,四時不謝開的,閃閃爍爍,應接不暇?!?清 趙翼 《哭亡兒耆瑞》詩:“早知不是我家兒,何事曇花現(xiàn)暫時?!?李大釗 《秘密外交與強盜世界》:“你自己的主張計劃如今全是大炮空聲,全是曇花幻夢?!眳⒁姟?優(yōu)曇鉢 ”。
玉樹
(1).神話傳說中的仙樹。 唐 李白 《懷仙歌》:“仙人浩歌望我來,應攀玉樹長相待。” 金 元好問 《幽蘭》詩:“鈞天帝居清且夷,瑤林玉樹生光輝?!?/p>
(2).用珍寶制作的樹?!稘h武故事》:“上( 漢武帝 )於是於宮外起 神明殿 九間……前庭植玉樹。植玉樹之法,葺珊瑚為枝,以碧玉為葉,花子或青或赤,悉以珠玉為之?!?北周 庾信 《謝滕王集序啟》:“ 甘泉宮 里,玉樹一叢, 玄武闕 前,明珠六寸?!?宋 歐陽修 《漢宮》詩:“玉樹人間老,珊瑚海底生。” 寧調元 《偶成》詩:“銅駝寂寂迷衰草,玉樹依依戀夕陽。”
(3).槐樹的別稱。《三輔黃圖·漢宮》:“ 甘泉谷 北岸有槐樹,今謂玉樹?!?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下:“ 云陽縣 界多 漢 離宮故地,有樹似槐而葉細,土人謂之玉樹。”
(4).美麗的樹。 唐 宋之問 《折楊柳》詩:“玉樹朝日映,羅帳春風吹?!?元 薩都剌 《望金陵》詩:“春風玉樹留歌韻,暮日青山立畫屏?!?清 劉獻廷 《斐園松》詩:“白玉堂前緑玉樹,橫空百尺寒颼飀?!?/p>
(5).白雪覆蓋的樹。 唐 李白 《對雪獻從兄虞城宰》詩:“庭前看玉樹,腸斷憶連枝?!?元 薩都剌 《釣雪圖》詩:“村南村北人跡斷,山前山后玉樹迷。” 清 金人瑞 《對雪次韻》:“玉樹誠堪愛,冰肌已久夸?!?瞿秋白 《赤都心史·兵燹與弦歌》:“﹝赤旗﹞時時招拂,蕩漾著四周霜枝玉樹間的晨光。”
(6).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謝太傅 問諸子姪:‘子弟亦何預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 車騎 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階庭耳。’”后以“玉樹”稱美佳子弟。 唐 杜甫 《題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詩之一:“叔父朱門貴,郎君玉樹高?!薄抖膛陌阁@奇》卷三:“那翰林生得儀容俊雅,性格風流;所事在行,諸般得趣,真乃是天上謫仙,人中玉樹?!?郁達夫 《遲桂花》:“可是我那年老的母親,卻仍是雄心未死,還在想我結一頭親,生下幾個玉樹芝蘭來,好重振重振我們的這已經墜落了很久的家聲?!?/p>
(7). 南朝 陳后主 所作歌曲《玉樹后庭花》的省稱。 唐 李商隱 《陳后宮》詩:“壽獻金莖露,歌翻‘玉樹’塵?!?元 孫周卿 《蟾宮曲·自樂》曲:“低歌‘玉樹’,爛醉金釵?!?清 納蘭性德 《夢江南》詞:“遺蹤陌上有銅駝,‘玉樹’夜深歌。”
五百
(1).古代在官輿前導引的役卒?!逗鬂h書·宦者傳·曹節(jié)》:“越騎營五百妻有美色, 破石 從求之,五百不敢違?!?李賢 注引 韋昭 《辯釋名》:“五百,字本為‘伍’。伍,當也;伯,道也。使之導引當?shù)乐幸则尦??!?/p>
(2).執(zhí)杖行刑?!逗鬂h書·文苑傳下·禰衡》:“ 衡 言不遜順…… 祖 大怒,令五百將出,欲加箠。” 李賢 注:“五百,猶今之問事也?!薄度龂尽な裰尽㈢鼈鳌罚骸?胡氏 有美色, 琰 疑其與 后主 有私,呼五百撾 胡 ?!薄独m(xù)通典·職官十五》:“五百本為執(zhí)楚導引之人,各代皆不特置, 唐 以后皆無此職名?!?/p>
真如
佛教語。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譯。謂永恒存在的實體、實性,亦即宇宙萬有的本體。與實相、法界等同義。 南朝 梁 蕭統(tǒng) 《謝敕賚制旨大集經講疏啟》:“同真如而無盡,與日月而俱懸。”《成唯識論》卷九:“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明 屠隆 《曇花記·西游凈土》:“霞幢被,寶座趺,靈光隨處現(xiàn)真如?!薄都t樓夢》第八七回:“屏息垂簾,跏趺坐下,斷除妄想,趨向真如?!?范文瀾 《唐代佛數(shù)·佛教各派》:“事物生滅變化,都不離真如。故真如即萬法(事物),萬法即真如。真如與萬法,無礙融通?!?/p>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焙笠蛞浴叭А敝腹糯械男塘P?!度龂尽の褐尽り惾簜鳌罚骸胺蛉е畬?,雖未可悉復,若斯數(shù)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薄稌x書·謝尚傳》:“夫無后之罪,三千所不過?!薄赌鲜贰た琢罩畟鳌罚骸叭羧徐妒迨?,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p>
(2).泛言數(shù)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p>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p>
禪悟
謂洞達禪理。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六:“﹝ 廬江 孫 嘯壑 ﹞《夜吟》云:‘有燈相對好吟詩,準擬今宵睡更遲;不道興長油已沒,從今打點未乾時?!鄲燮淠┚?,頗近禪悟,故録之?!?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妙霓》:“迨乎塵勞欲息,禪悟已深,預示冥期,遂游浄域?!?徐自華 《巢南來書問何久不作詩口占答之》:“詩心近覺能禪悟,傲骨拼教與俗違。”
朋儔
朋輩;伴侶?!妒勒f新語·品藻》“不得稱詣,政得謂之朋耳” 南朝 梁 劉孝標 注:“ 謝 王 於理,相與為朋儔也?!?唐 唐彥謙 《和陶淵明貧士》之七:“健者道路間,什百成朋儔?!?元 薩都剌 《無題》詩:“時有山禽呼姓字,或從海鳥作朋儔?!?清 姚鼐 《次韻答朱二亭》:“風雨 白門 尋史傳,邱山黃土想朋儔。” 吳梅 《莫更二首和小洲》之一:“濁世文章增涕淚,中年絲竹動朋儔?!?/p>
恣意
放縱;不加限制;任意
恣意歪曲
騁步
疾行。 漢 蔡邕 《筆賦》:“性精亟以摽悍,體遄迅以騁步?!?明 李東陽 《奉詔育材賦》:“逸亨衢以騁步,與往哲而齊光。”
回軒
回曲的長窗。后因以“回軒”為長窗之別名。《文選·陸機<吳趨行>》:“重欒承游極,回軒啟曲阿?!?李善 注:“軒,長窗也。言長窗開於屋之曲阿也?!?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羽集卷四二:“回軒,長窗也。”
猶回車。 晉 盧諶 《覽古》詩:“屈節(jié) 邯鄲 中,俛首忍迴軒?!?南朝 宋 鮑照 《翫月城西門廨中》詩:“迴軒駐輕蓋,留酌待情人?!?前蜀 杜光庭 《上元玉局化眾修黃箓齋詞》:“必冀眾真迂駕,萬圣迴軒?!?/p>
微躬
謙詞。卑賤的身子。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綿四代於茲日,盈百祀於微躬?!?唐 許渾 《泛溪》詩:“纔應畢婚嫁,還此息微躬?!?宋 郭祥正 《金山行》:“百年形影浪自苦,便欲此地安微躬。”
巡檐
亦作“ 巡檐 ”。來往于檐前。 唐 杜甫 《舍弟觀赴藍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詩之二:“巡簷索共梅花笑,冷蘂疎枝半不禁?!?元 邵亨貞 《貞溪初夏次南金韻》:“巡簷燕子掠晴絲,隔塢茶煙出院遲?!?清 納蘭性德 《鳳凰臺上憶 * ·守歲》詞:“錦瑟何年,香屏此夕,東風吹送相思。記巡檐笑罷,共捻梅枝?!?潘飛聲 《題孝耕崇效寺楸陰感舊圖編》詩:“想見巡簷新得句,老僧疑是 駱賓王 。”
見“ 巡簷 ”。
反顧
回頭看,比喻反悔
義無反顧
乘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楚辭·屈原·涉江》
所適
所嫁之人,丈夫。 清 李漁 《奈何天·崖略》:“多少詞人能改革?奪旦還生,演作風流劇。美婦因而讐所適,紛紛邪行從斯出?!?清 鈕琇 《觚賸·蛟橋幻遇》:“我姐妹五人,各有所適?!?/p>
早已
(1) 很早就;事情完成很久或時間過去很久
開演時間還沒到,戲院門口早已擠滿了觀眾
(2) 〈方〉∶早前;從前
早已的事,不提了
捐俗
拋棄世俗?!肚f子·山木》:“吾愿君去國捐俗,與道相輔而行。”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五引 清 汪為霖 《游棲霞》詩:“有官到底難捐俗,畢竟斜陽喝道回?!?/p>
不作
(1).不興起;不興盛?!抖Y記·樂記》:“暴民不作,諸侯賓服。” 孔穎達 疏:“不作,謂不動作也?!薄睹献印る墓隆罚骸笆ネ醪蛔?,諸侯放恣。” 趙岐 注:“不作,圣王之道不興?!薄俄n詩外傳》卷三:“無令財貨上流,則逆不作?!薄段倪x·班固<兩都賦序>》:“昔 成 康 沒而頌聲寢,王澤竭而詩不作?!?李善 注:“作,興也。”
(2).不耕作;不寫作?!妒酚洝ぺw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清 顧炎武 《金陵雜詩》之一:“詩人長不作,千載尚風流?!?/p>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許?!独蠚堄斡洝返谄呋兀骸昂蜕屑矣植蛔鲙П鳎赃@拳法專為保護身命的。”
解纓
解去冠系。謂去官。 唐 錢起 《歸義寺題震上人壁》詩:“不作解纓客,寧知捨筏喻?!?明 唐寅 《憶秦娥·王守谷壽》詞:“解纓投散,抽簪辭鬧,此意誰知至妙?!?/p>
舍筏
舍棄渡人的船筏。謂佛法如筏,既已渡人到彼岸,法便無用,不可再執(zhí)著。語本《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知我説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唐 錢起 《歸義寺題震上人壁》詩:“不作解纓客,寧知捨筏喻。身世已悟空,歸途復何去?!焙蠖嘁杂鲗W習古人詩文要擺脫方法上的束縛,方能有所創(chuàng)造。 明 何景明 《與李空同論詩書》:“佛有筏喻,言捨筏則達岸矣,達岸則捨筏矣?!?明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八:“捨筏登岸,禪家以為悟境,詩家以為化境,詩禪一致,等無差別。 大復 與 空同 書引此,正自言其所得耳。” 郭紹虞 《中國文學批評史》五七:“作詩以道性情, 李夢陽 早已講過;學古重在舍筏, 何景明 便是如此?!?/p>
愿言
思念殷切貌?!对姟ばl(wèi)風·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鄭玄 箋:“愿,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晉 謝混 《游西池詩》:“逍遙越城肆,愿言屢經過?!?宋 華岳 《早春即事》詩:“愿言相約花前醉,莫放春容過海棠。” 清 顧炎武 《江上》詩:“愿言隨飛龍,一上 單于臺 ?!?/p>
無生
(1).不降生,不生存在世上?!对姟ば⊙拧ぼ嬷A》:“知我如此,不如無生?!?鄭玄 箋:“我,我王也。知王之為政如此,則己之生,不如不生也?!币槐咀鳌盁o生”。
(2).佛教語。謂沒有生滅,不生不滅。 晉 王該 《日燭》:“咸淡泊於無生,俱脫骸而不死?!?唐 王維 《登辨覺寺》詩:“空居法云外,觀世得無生?!?明 何景明 《近寺》詩:“亦知身是妄,從此學無生?!?康有為 《七月偕鐵君及家人從者居丹將敦島燈塔》詩:“碧海蒼天無盡也,教人怎不了無生?”
菩提
佛教音譯名,指覺悟的境界


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