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兵曹赴河中原文
能荷鐘鼎業(yè),不矜紈綺榮。侯門三事后,儒服一書生。
昔志學文史,立身為士英。
驪珠難隱耀,皋鶴會長鳴。
休命且隨牒,候時常振纓。
寒蟬思關(guān)柳,匹馬向蒲城。
秋日黯將暮,黃河如欲清。
黎人思坐嘯,知子樹佳聲。
詩詞問答
問:送李兵曹赴河中的作者是誰?答:錢起
問:送李兵曹赴河中寫于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送李兵曹赴河中是什么體裁?答:五古
問:錢起的名句有哪些?答:錢起名句大全
全唐詩:卷238_72
參考注釋
鼎業(yè)
帝王之大業(yè)?!读簳の涞奂o上》:“丙辰, 齊帝 禪位于 梁王 。詔曰:‘……三光再沉,七廟如綴。鼎業(yè)幾移,含識知泯。’”《周書·文閔明武宣諸子傳論》:“是以 齊 晉 帥禮,鼎業(yè)傾而復振; 溫 陶 釋位,王綱弛而更張。” 唐 姚崇 《奉和圣制龍池篇》:“恭聞帝里生靈沼,應報明君鼎業(yè)新。”
不矜
不驕傲;不夸耀?!稌ご笥碇儭罚骸叭晡┎获?,天下莫與汝爭能。” 孔 傳:“自賢曰矜?!薄逗鬂h書·胡廣傳》:“不矜其能,不伐其勞?!?唐 韓愈 《唐故江南西道觀察使王公神道碑銘》:“秩秩而積,涵涵而停,韡為華英,不矜不盈?!?/p>
紈綺
(1).精美的絲織品。 晉 潘岳 《秋興賦》:“珥蟬冕而襲紈綺之士,此焉游處。” 唐 韋元甫 《木蘭》詩:“易卻紈綺裳,洗卻鉛粉妝?!?宋 蘇轍 《題王詵都尉畫山水橫卷》詩之一:“歸來纏裹任紈綺,天馬性在終難覊?!?清 黃鷟來 《和陶飲酒》之六:“被服太素中,何暇問紈綺?!?/p>
(2).引申為富貴安樂的家境。 宋 王禹偁 《右衛(wèi)上將軍贈侍中宋公神道碑敕》:“維公之始,生于紈綺。 晉 主撫之,同乎己子?!?明 宋濂 《故檢??拙龣?quán)厝志》:“公生紈綺家,遇風日佳時,必張樂設(shè)燕為樂。” 清 吳偉業(yè) 《悲歌贈吳季子》:“十三學經(jīng)并學史,生在 江 南長紈綺?!?/p>
(3).紈袴子弟。 宋 葉適 《致政通直錢公挽歌詞》:“盡與詩書癖,勿令紈綺攀。” 明 文徵明 《題趙仲光梅花雜詠》:“有王孫風度,而無紈綺故習?!?清 曹寅 《西舍小軒落成漫題》詩:“舊時紈綺稀來往,久遣笙歌出畫堂?!?/p>
(4).謂少年。 唐 張說 《梁國文貞公碑》:“公紈綺而孤,克廣前業(yè)?!?唐 元稹 《鶯鶯傳》:“余始自孩提,性不茍合,或時紈綺閒居,曾莫流盼?!?/p>
侯門
(1).諸侯之門。 唐 劉禹錫 《學阮公體》詩之三:“侯門有仁儀,靈臺多苦辛?!?/p>
(2).指顯貴人家。 元 無名氏 《連環(huán)記》第二折:“俺只道侯門一入如天遠,誰承望 漢 劉晨 誤入桃源,枉著你佳人受盡相思怨?!?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北東園日記詩》:“侯門都作沉沉夢,翻笑衰翁局外癡?!眳⒁姟?侯門如海 ”。
事后
事情發(fā)生或處理、了結(jié)以后。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二》:“夫既不能修善於平日,而又不能敬謹於事后?!?魯迅 《集外集拾遺·關(guān)于<子見南子>》:“當時及事后,皆毫無動靜?!?/p>
儒服
(1).古代儒者的服飾?!抖Y記·儒行》:“ 魯哀公 問於 孔子 曰:‘夫子之服,其儒服與?’ 孔子 對曰:‘ 丘 少居 魯 ,衣逢掖之衣。長居 宋 ,冠章甫之冠。 丘 聞之也,君子之學也博,其服也鄉(xiāng)。 丘 不知儒服?!?鄭玄 注:“逢,猶大也。大掖之衣,大袂襌衣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子路 后儒服委質(zhì),因門人請為弟子?!?/p>
(2).泛指讀書人的服裝。 清 卓爾堪 《從軍行》:“上堂仍儒服,未忍換戎裝?!?丁玲 《母親》:“不同的只是 武陵 家里供的是一個鳳冠霞帔的老太太,而這里是一個儒服儒巾的少年?!?/p>
(3).謂作為儒生。 明 李贄 《答鄧明府》:“居士向日儒服而強談佛,今居佛國矣,又強談儒?!?/p>
書生
(1) 讀書人
白面書生
(2) 指抄寫的人
學文
(1).學習文化知識?!墩撜Z·學而》:“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南朝 宋 鮑照 《侍郎報滿辭閣疏》:“釋擔受書,廢耕學文?!薄端鍟じ咦婕o下》:“武力之子俱可學文,人間甲杖悉皆除毀?!?/p>
(2).學習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如:他原是學文的,后來改學理。
立身
安身,存身
幾無立身之地。——《廣東軍務記》
驪珠
(1).寶珠。傳說出自驪龍頷下,故名。《莊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唐 溫庭筠 《蓮浦謠》:“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圓亦搖蕩?!?明 劉兌 《嬌紅記》:“紅牙緩引驪珠串,個個一般圓?!?清 卓爾堪 《海市歌》:“龍女仙衣湘水裙,掌上驪珠弄明月?!?/p>
(2).比喻珍貴的人或物?!赌淆R書·倖臣傳論》:“長主君世,振裘持領(lǐng),賞罰事殷,能不踰漏,宮省咳唾,義必先知。故能窺盈縮於望景,獲驪珠於龍睡?!?唐 元稹 《贈童子郎》詩:“ 楊公 莫訝清無業(yè),家有驪珠不復貧?!?清 陳其元 《庸閑齋筆記·解元抄襲陳文》:“主司閲文,合意者少,至十八日猶未定元。外舅適得一卷,大喜,以為獨得驪珠矣?!薄赌鹾;ā返谑兀骸斑@回 章自蜚 、 聞韻高 都沒有中,驪珠已失,所得都是鱗爪罷了。”
(3).楊梅的別名。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果蓏·楊梅》:“ 陸游 詩:‘未愛滿盤堆火齊,先驚探頷得驪珠。’按,謂楊梅也?!?/p>
(4).龍眼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三·龍眼》。
隱耀
亦作“ 隱曜 ”。1.隱藏光彩?!度龂尽の褐尽す軐巶鳌罚骸俺悸匌堷P隱耀,應德而臻,明哲潛遁,俟時而動。”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日星隱曜,山岳潛形?!?魯迅 《墳·人之歷史》:“當十三世紀時,力大偉於 歐 土,科學隱耀,妄信橫行, 羅馬 法王,又竭全力以塞學者之口,天下為之智昏。”
(2).猶言含而不露。《后漢書·鄭玄傳》:“ 南山 四皓有 園公 、 夏黃公 ,潛光隱耀,世嘉其高,皆悉稱公。” 晉 張協(xié) 《七命》:“沖漠公子,含華隱曜,嘉遯龍盤,翫世高蹈。”
鶴會
慶壽的聚會。 宋 劉辰翁 《臨江仙·壽劉教》詞:“聞道城東鶴會,欣然一笑乘風?!?宋 劉辰翁 《水調(diào)歌頭·壽詹天游》詞:“鶴會正陽后,又為此公來?!?/p>
長鳴
(1).長聲鳴叫。 漢 朱穆 《與劉伯宗絕交》詩:“長鳴呼鳳,謂鳳無德,鳳之所趨,與子異域?!?晉 潘岳 《馬汧督誄》:“青煙傍起,歷馬長鳴?!?宋 王安石 《驢》詩之一:“臨路長鳴有真意, 盤山 弟子久同參?!?/p>
(2).多喻士人施展抱負、才能。 南朝 梁 劉孝標 《廣絕交論》:“顧盻增其倍價,剪拂使其長鳴。” 唐 王勃 《上武侍極啟》:“千載一時,下走得長鳴之所。”
休命
美善的命令。多指天子或神明的旨意。《易·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薄稌ふf命下》:“敢對揚天子之休命?!?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五》:“必能宣祖宗之重光,荷天地之休命。” 明 李東陽 《奉詔育材賦》:“仰惟朝廷造士之盛心,名臣鉅儒育材之休命,賢大夫士遭時之嘉會,此皆足以詔天下,示后世,不可無所撰述?!?/p>
隨牒
據(jù)以授官的委任狀?!稘h書·匡衡傳》:“ 平原 文學 匡衡 材智有餘,經(jīng)學絶倫,但以無階朝廷,故隨牒在遠方?!?顏師古 注:“隨牒,謂隨選補之恆牒,不被超擢者?!?宋 陸游 《夜讀<岑嘉州詩集>》詩:“晚途有奇事,隨牒得補處?!?清 錢謙益 《河南按察司按察使盧維屏授通議大夫制》:“爾自筮仕以還,皆用隨牒平進,可謂不汲汲矣?!?/p>
候時
等候時機。《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范蠡 ﹞於是自謂 陶朱 公,復約要父子耕畜,廢居,候時轉(zhuǎn)物,逐什一之利。”
振纓
(1).猶彈冠。謂出仕?!稌x書·周馥傳》:“ 馥 振纓中朝,素有俊彥之稱。”
(2).猶濯纓。謂隱遁。《文選·夏侯湛<東方朔畫贊>》:“臨世濯足,希古振纓?!?劉良 注:“臨世而隱,如古之漁父濯足振纓也。言隨時清濁,以隱於俗也。振,亦濯也。” 唐 錢起 《過曹鈞隱居》詩:“濟濟振纓客,煙霄各致身?!?/p>
寒蟬
(1) 天冷后不叫或低鳴的蟬
(2) 蟬的一種,身體小,黑色,有黃綠色的斑點,翅膀透明。雄的有發(fā)音器,夏末秋初時在樹上叫
寒蟬凄切。——宋· 柳永《雨霖鈴》
匹馬
一匹馬。后常指單身一人?!秲x禮·覲禮》:“奉束帛,匹馬卓上,九馬隨之?!薄逗鬂h書·南匈奴傳論》:“龍駕帝服,鳴鐘傳鼓於 清渭 之上,南面而朝單于, 朔 、 易 無復匹馬之蹤,六十餘年矣?!?唐 杜甫 《曲江三章章五句》詩之三:“短衣匹馬隨 李廣 ,看射猛虎終殘年?!?宋 陸游 《訴衷情》詞:“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 梁州 ?!薄痘ㄔ潞邸返谒钠呋兀骸?李稷如 匹馬捉狗頭, 顏卓然 單刀盟倭目。”
秋日
(1).秋天。 漢 劉楨 《贈五官中郎將》詩之三:“秋日多悲懷,感慨以長嘆?!?晉 潘岳 《秋興賦》:“嗟秋日之可哀兮,諒無愁而不盡?!?唐 王維 《出塞作》詩:“暮云空磧時驅(qū)馬,秋日平原好射鵰?!?/p>
(2).秋天的太陽。 南朝 宋 鮑照 《園葵賦》:“春風夕來,秋日晨映,獨酌南軒,擁琴孤聽?!?南朝 梁 江淹 《望荊山》詩:“寒郊無留影,秋日懸清光?!?唐 杜甫 《雨》詩之一:“秋日新霑影,寒江舊落聲。”
(3).秋季的白晝。 唐 韓愈 《秋懷》詩之六:“秋夜不可晨,秋日苦易暗?!?/p>
黃河
中國第二長河,發(fā)源于青海,流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公里。流經(jīng)黃土高原、夾帶大量泥沙,每年達16億噸,除12億噸入海外,有4億多噸沉積在下游河床上,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10米,成為有名的“地上河”
黎人
(1).黎民。《魏書·天象志三》:“自八年至十一年,黎人阻饑,且仍歲災旱。” 唐 柳宗元 《貞符》:“於穆敬德,黎人皇之?!薄杜f五代史·唐書·郭崇韜傳》:“甲胄生蟣虱,黎人困輸輓。”
(2). 黎 族人。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蠻·黎》:“山極高,常在霧靄中, 黎 人自鮮識之?!薄端问贰ばU夷傳三·黎洞》:“俗呼山嶺為‘黎’,居其間者號曰 黎 人。” 清 李調(diào)元 《南越筆記·黎人》:“歲壬子,忽有生 黎 二十餘獻物上官,旗書‘黎人向化’四字?!?/p>
坐嘯
亦作“ 坐歗 ”。閑坐吟嘯。 東漢 成瑨 少修仁義,篤學,以清名見,任 南陽 太守,用 岑晊 (字 公孝 )為功曹,公事悉委 岑 辦理,民間為之謠曰:“ 南陽 太守 岑公孝 , 弘農(nóng) 成瑨 但坐嘯?!币姟逗鬂h書·黨錮傳序》。后因以“坐嘯”指為官清閑或不理政事。 南朝 齊 謝朓 《在郡臥病呈沉尚書》詩:“坐嘯徒可積,為邦歲已朞?!?唐 劉知幾 《史通·辨識》:“但今之從政者則不然。凡居斯職者,必恩幸貴臣,凡庸賤品,飽食安步,坐嘯畫諾,若斯而已矣!” 宋 蘇軾 《次韻王滁州見寄》:“君家聯(lián)翩盡卿相,獨來坐歗谿山上?!?清 吳偉業(yè) 《寄房師周芮公先生》詩之二:“北府風流坐嘯清, 蕭郎 白帢愛將迎?!?/p>
佳聲
(1).好消息。 唐 韋應物 《送澠池崔主簿》詩:“東西殊不遠,朝夕待佳聲?!?/p>
(2).好聲譽。 唐 錢起 《送李兵曹赴河中》詩:“黎人思坐嘯,知子樹佳聲?!?/p>


精彩推薦:
- 長沙千里平,勝地猶在險。況當江闊處,斗起勢匪漸。深林高玲瓏,青山上琬琰。路窮臺殿辟,佛事煥且儼。剖竹走泉源,開廊架崖廣。是時秋之殘,暑氣尚未斂。群行忘后先,朋息棄拘檢??吞孟部諞?,華榻有清簟。澗蔬煮蒿芹,水果剝菱芡。伊余夙所慕,陪賞亦云忝。幸逢車馬歸,獨宿門不掩。山樓黑無月,漁火燦星點。夜風一何喧,杉檜屢磨飐。猶疑在波濤,怵惕夢成魘。靜思屈原沈,遠憶賈誼貶。椒蘭爭妒忌,絳灌共讒諂。誰令悲生腸,坐使淚盈臉。翻飛乏羽翼,指摘困瑕玷。珥貂藩維重,政化類分陜。禮賢道何優(yōu),奉己事苦儉。大廈棟方隆,巨川楫行剡。經(jīng)營誠少暇,游宴固已歉。旅程愧淹留,徂歲嗟荏苒。平生每多感,柔翰遇頻染。展轉(zhuǎn)嶺猿鳴,曙燈青睒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