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甌令原文
生:他言忠信。
氣英杰。
視死如歸心似鐵死于國難。理之當(dāng)然。
公孫豈為程嬰刎。
忠義兩能竭。
懷思無語自悲咽。
心事與誰說。
詩詞問答
問:東甌令的作者是誰?答:邵璨
問:東甌令寫于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邵璨的名句有哪些?答:邵璨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六十種曲 香囊記 第三十一出
參考注釋
忠信
忠誠信實。《易·乾》:“君子進(jìn)德脩業(yè),忠信所以進(jìn)德也?!薄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jì)》:“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重士,約從離衡。” 宋 歐陽修 《朋黨論》:“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jié)?!?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以寬厚出名的,講究忠信?!?/p>
英杰
才能超群的人
視死如歸
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樣。指不怕死
是故君子以義死難,視死如歸;生而辱不如死而榮。——《史記·蔡澤列傳》
國難
國家的患難、災(zāi)難,特指由外國侵略造成的國家災(zāi)難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國難當(dāng)頭
理之當(dāng)然
猶言理所當(dāng)然。《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六:“此原是君家之物,今日來取,理之當(dāng)然?!?/p>
公孫
(1).諸侯之孫?!秲x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不得禰先君;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不得祖諸侯。”《漢書·惠帝紀(jì)》:“內(nèi)外公孫。”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公孫,宗室侯王之孫也。”
(2).對貴族官僚子孫的尊稱?!度辶滞馐贰返谑兀骸?蘧公孫 呈上乃祖的書札并帶了來的禮物?!?/p>
(3).復(fù)姓。 戰(zhàn)國 魏 有 公孫痤 。見《史記·秦本紀(jì)》。
忠義
(1) 忠心和義氣
忠義之士
(2) 指有忠心和義氣的人
表彰忠義
懷思
懷念;思念?!蹲髠鳌ふ压吣辍罚骸肮屡c其二三臣,悼心失圖,社稷之不皇,況能懷思君德?!?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謝惠連<贈別>》:“風(fēng)雪既經(jīng)時,夜永起懷思。” 宋 蘇軾 《朱壽昌梁武懺贊偈》:“生及七歲,而母捨去,長大懷思,涕泣追求?!?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鳳》:“日切懷思,繫於魂夢?!?李大釗 《“今”與“古”》:“他們往往發(fā)傷時的慨嘆,動懷古的幽情……把終生的情感心神,都用在過去的懷思?!?/p>
無語
(1).沒有話語;沒有說話。 唐 任翻 《惜花》詩:“無語與花別,細(xì)看枝上紅?!?宋 蘇軾 《惠山謁錢道人登絕頂望太湖》詩:“ 孫登 無語空歸去,半嶺松聲萬壑傳。”
(2).形容寂靜無聲。 唐 崔涯 《黃蜀葵》詩:“獨立悄無語,清愁人詎知?” 金 元好問 《寄答趙宜之兼簡溪南詩老》詩:“ * 有情留小飲,青燈無語伴微吟?!?/p>
悲咽
悲傷嗚咽。 三國 魏 阮籍 《樂論》:“當(dāng)王居臣之時,奏新樂於廟中,聞之者無不悲咽?!薄杜f唐書·郭子儀傳》:“ 肅宗 在 鳳翔 聞捷,羣臣稱賀,帝以宗廟被焚,悲咽不自勝,臣僚無不感泣?!?明 高明 《琵琶記·風(fēng)木馀恨》:“對真容形衰貌枯,想靈魂悲咽痛苦?!?清 納蘭性德 《清平樂》詞:“夢里碪聲渾未歇,那更亂蛩悲咽?!?/p>
心事
心里盤算、思慮的事(多指感到為難的)


精彩推薦:
- 后人百事不如古,創(chuàng)立造為難悉數(shù)。一百茍且萬千年,一夫阿狥彌九土。神仙不死豈有之。起自秦皇并漢武。蜀陵冀角民鼓亂,樓殿至今連海宇。從明未載心神飛,無根金人忽如睹。膏肓遂成不可治,五教壅寒生民苦。帝城元夜移三山,天河七夕橋織女。倡優(yōu)侏儒為戲樂,淫詞浮文作貢舉。賣鹽沽酒充科賦, * 執(zhí)籥送喪死。一般更有亂生我,背棄劬勞事歌舞。造端良是魏隋間,以至開元遂為瘉。四海之人皆若狂,諛舌紛紛蔽明主。五鳳樓前舞千秋,漁陽動地來鼙鼓。六飛倉卒冒煙塵,兩京流血欲漂杵。此禍端從逸欲生,國無良臣致惑蠱。事君事親不在是,福壽自有千門路。曲禮三千無一條,六經(jīng)百氏無一語。空隨流俗作愚蒙,并將四海蒼生誤。先儒未嘗論及此,共慶重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