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原文
白霧花煙晝不分,竹風梢雨亂紛紛。杖藜來往成何事,添我胸中一壑云。
詩詞問答
問:出山的作者是誰?答:李彌遜
問:出山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李彌遜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彌遜名句大全
李彌遜出山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不分
(1).不服氣;不平。《南齊書·王僧虔傳》:“ 庾征西 翼 書,少時與 右軍 齊名, 右軍 后進, 庾 猶不分?!?宋 梅堯臣 《龍柏》詩:“苦練不分顏色近,紫荊未甘開謝遲。” 古直 《雜感寄楚傖一廠》詩:“蓴鱸不分因秋起,塊壘生憎借酒澆?!?/p>
(2).不料。 唐 陳陶 《水調(diào)詞》之二:“容華不分隨年去,獨有妝樓明鏡知?!?明 湯顯祖 《牡丹亭·移鎮(zhèn)》:“天下事,鬢邊愁,付東流。不分吾家小 杜 ,清時醉夢 揚州 ?!?清 朱彝尊 《詠古》詩之一:“ 漢皇 將將屈群雄,心許 淮陰 國士風。不分后來輸 絳 , 灌 ,名高一十八元功?!?/p>
(1).不分散。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結(jié)構(gòu)》:“作傳奇者,能以頭緒忌繁四字,刻刻關(guān)心,則思路不分,文情專一?!?/p>
(2).不分別,不分辨。 和谷巖 《茶花艷》八:“不要一出事就不分青紅皂白的狠抓,那樣難免會出問題的。”
竹風
竹間之風。 唐 杜甫 《遠游》詩:“竹風連野色,江沫擁春沙?!?南唐 馮延巳 《歸自謠》詞之一:“何處笛,深夜夢回情脈脈,竹風檐雨寒窗滴?!?宋 蘇軾 《西齋》詩:“褰衣竹風下,穆然中微涼?!?/p>
亂紛紛
喧囂吵鬧
亂紛紛的人群
杖藜
(1).謂拄著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莖堅韌,可為杖。《莊子·讓王》:“ 原憲 華冠縰履,杖藜而應(yīng)門?!?唐 杜甫 《暮歸》詩:“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云還杖藜?!?宋 蘇軾 《鷓鴣天》詞:“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開牖有時邀月入,杖藜到處避人行?!?/p>
(2).藜杖;拐杖。 唐 護國 《贈張駙馬斑竹柱杖》詩:“此君與我在云溪,勁節(jié)奇文勝杖藜?!?宋 秦觀 《寧浦書事》詩之五:“身與杖藜為二,對月和影成三?!?明 孫仁孺 《東郭記·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諳盡江湖味,執(zhí)青青杖藜?!?/p>
來往
(1) 來和去
街上來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車輛來往
(3) 聯(lián)系、交往或接觸——用于人
他僅與那些百萬富翁們來往
(4) 左右;上下
總不過二尺來往水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唐 方干 《經(jīng)周處士故居》詩:“愁吟與獨行,何事不傷情?”《朱子語類》卷八:“陽氣發(fā)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為何,何故。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薄缎绿茣こ良葷鷤鳌罚骸叭魪V聰明以收淹滯,先補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劉過 《水調(diào)歌頭》詞:“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來?”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謎:何事癡呆漢,到處逢佳麗?”
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狀態(tài)?!睹献印るx婁上》:“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薄妒酚洝ぬK秦列傳》:“是故明主外料其敵之彊弱,內(nèi)度其士卒賢不肖,不待兩軍相當而勝敗存亡之機固已形於胸中矣?!?明 王守仁 《泛海》詩:“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臉上一團正氣,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誠?!?/p>


精彩推薦:
- 下營依遁甲,分帥把河隍。地使人心惡,風吹旗焰荒。搜山得探卒,放火獵黃羊。唯有南飛雁,聲聲斷客腸。歸去是何年,山連邏逤川。蒼黃曾戰(zhàn)地,空闊養(yǎng)雕天。旗插蒸沙堡,槍擔卓槊泉。蕭條寒日落,號令徹窮邊。虜寇日相持,如龍馬不肥。突圍金甲破,趁賊鐵槍飛。漢月堂堂上,胡云慘慘微。黃河冰已合,猶未送征衣。南北惟堪恨,東西實可嗟。常飛侵夏雪,何處有人家。風刮陰山薄,河推大岸斜。只應(yīng)寒夜夢,時見故園花。不是將軍勇,胡兵豈易當。雨曾淋火陣,箭又中金瘡。鐵嶺全無土,豺群亦有狼。因思無戰(zhàn)日,天子是陶唐。榆葉飄蕭盡,關(guān)防烽寨重。寒來知馬疾,戰(zhàn)后覺人兇。燒逐飛蓬死,沙生毒霧濃。誰能奏明主,功業(yè)已堪封。萬戰(zhàn)千征地,蒼茫古塞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