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至西都原文
伊川不到十年間,魚鳥今應(yīng)怪我還。浪得浮名銷壯節(jié),羞將白發(fā)見青山。
野花向客開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閑。
卻到謝公題壁處,向風(fēng)清淚獨(dú)潺潺。
詩詞問答
問:再至西都的作者是誰?答:歐陽修
問:再至西都寫于哪個(gè)朝代?答:宋代
問:歐陽修的名句有哪些?答:歐陽修名句大全
歐陽修再至西都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伊川
(1).古地名。指 伊水 所流經(jīng)的 伊河 流域?!蹲髠鳌べ夜辍罚骸?辛有 適 伊川 ,見被髮而祭於野者?!?杜預(yù) 注:“ 伊川 , 周 地。 伊 ,水也?!?楊伯峻 注:“ 伊川 , 伊河 所經(jīng)之地,當(dāng)今 河南省 嵩縣 及 伊川縣 境?!眳⒁姟?伊水 ”。
(2). 宋 程頤 的別號(hào)。參見“ 伊川先生 ”。
不到
(1)
不足,少于…
不到四分鐘駛行了一公里
(2)
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師抱怨那個(gè)孩子不到學(xué)校上課
(3)
不周到
我們是粗人,照顧不到,請(qǐng)多原諒
十年
形容時(shí)間長久?!蹲髠鳌べ夜哪辍罚骸耙晦挂皇~,十年尚猶有臭?!?楊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p>
魚鳥
(1).魚和鳥。常泛指隱逸之景物。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游山澤,觀魚鳥,心甚樂之?!薄端鍟る[逸傳序》:“狎玩魚鳥,左右琴書。” 唐 韓愈 《海水》詩:“風(fēng)波一蕩薄,魚鳥不可依。”參見“ 魚鳥慕 ”。
(2).指夢(mèng)境。語本《莊子·大宗師》:“夢(mèng)為鳥而厲乎天,夢(mèng)為魚而沒於淵?!?宋 梅堯臣 《和原甫早赴紫宸朝待旦假寐》:“燭房猶照衣冠上,漏舍欲為魚鳥間。”
浮名
虛名。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初去郡》詩:“伊余秉微尚,拙訥謝浮名?!?宋 林逋 《和酬泉南陳賢良高見贈(zèng)》:“揚(yáng)袂公車莫相調(diào),浮名應(yīng)未似身親?!?清 李漁 《閑情偶寄·頤養(yǎng)·行樂》:“予絶意浮名,不干寸祿?!?洪深 《現(xiàn)代戲劇導(dǎo)論》八:“望兄莫誤于浮名,莫與舊勢(shì)力握手!”
壯節(jié)
壯烈的節(jié)操。《后漢書·獨(dú)行傳·戴就》:“﹝ 薛安 ﹞收 就 於 錢唐縣 獄,幽囚考掠,五毒參至。 就 慷慨直辭,色不變?nèi)荨?安 深奇其壯節(jié),即解械,更與美談,表其言辭,解釋郡事?!薄度龂尽の褐尽尾缄昂閭髡摗罚骸?陳登 、 臧洪 并有雄心壯節(jié), 登 降年夙隕,功業(yè)未遂, 洪 以兵弱敵彊,烈志不立,惜哉!” 唐 白居易 《漢將李陵論》:“設(shè)使 陵 不茍其生,能繼以死,則心賞延於世,刑不加親。戰(zhàn)功足以冠當(dāng)時(shí),壯節(jié)足以垂后代?!?宋 蘇舜欽 《己卯冬大寒有感》詩:“予聞古烈士,自誓立壯節(jié)。丸泥封 函關(guān) ,長纓繫 南越 ?!?清 顧炎武 《高漸離擊筑》詩:“壯節(jié)悲遲暮,羈魂迫固窮?!?/p>
白發(fā)
白頭發(fā)
白發(fā)誰家翁媼。——辛棄疾《清平樂》
青山
長滿綠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野花
野生或不栽培植物的花;尤指一種野生或不栽培的植物
芳草
(1).香草。 漢 班固 《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hào)為近 蜀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花榭香紅煙景迷,滿庭芳草緑萋萋?!?明 沉鯨 《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p>
(2).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冻o·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顧。” 宋 劉攽 《泰州玩芳亭記》:“《楚辭》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自詩人比興,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
人意
人的意愿、情緒
不滿人意
自閑
(1).亦作“ 自閒 ”。悠閑自得。 三國 魏 曹植 《雜詩》之五:“烈士多悲心,小人媮?zhàn)蚤e。” 唐 李白 《山中問答》詩:“問君何事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宋 蘇轍 《南齋竹三絕》之一:“幽居一室少塵緣,妻子相看意自閑?!?明 高攀龍 《夏日閑居》詩:“問君何所為?無事心自閒?!?/p>
(2).謂自設(shè)防范?!缎绿茣だ钜暮?jiǎn)傳》:“ 夷簡(jiǎn) 致位顯處,以直自閑,夫嘗茍辭氣悅?cè)恕!?郭沫若 《<虎符>附錄·寫作緣起》:“但在故事里卻絲毫嗅不出這樣的氣息,足見得他們很能以禮自閑,我在劇中也就寫成了這樣?!?/p>
見“ 自閑 ”。
謝公
(1).指 晉 謝安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桓子野 每聞清歌,輒喚‘奈何!’ 謝公 聞之曰:‘ 子野 可謂一往有深情?!?唐 李白 《示金陵子》詩:“ 謝公 正要 東山 妓,攜手林泉處處行?!?宋 辛棄疾 《水調(diào)歌頭·送施圣與樞密帥隆興》詞:“試問 東山 風(fēng)月,更著中年絲竹,留得 謝公 否?”
(2).指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 唐 李白 《夢(mèng)游天姥吟留別》:“ 謝公 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唐 錢起 《送包何東游》詩:“子好 謝公 跡,常吟孤嶼詩?!?明 高啟 《天平山》詩:“難追 謝公 游,空發(fā) 阮生 慟?!?/p>
(3).指 南朝 齊 謝朓 。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詩:“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 謝公 ?!?/p>
(4).指 宋 謝景初 。 元 費(fèi)著 《箋紙譜》:“紙以人得名者,有 謝公 ,有 薛濤 ?!眳⒁姟?謝公牋 ”。
題壁
(1) 在墻壁上題詩、寫字
(2) 寫在墻上的文字或詩句
向風(fēng)
(1).臨風(fēng);迎風(fēng)。《楚辭·遠(yuǎn)游》:“誰可與玩斯遺芳兮,晨向風(fēng)而舒情?!?三國 魏 曹丕 《雜詩》之一:“向風(fēng)長嘆息,斷絶我中腸?!?明 陳子龍 《過酥溪水深不可涉》詩:“纂纂棗垂雨,離離苗向風(fēng)。”
(2).謂仰慕其人之品德或?qū)W問。 南朝 梁 陸倕 《石闕銘》:“於是天下學(xué)士,靡然向風(fēng);人識(shí)廉隅,家知禮讓。”《南史·梁紀(jì)中·武帝下》:“於是四方郡國,莫不向風(fēng)。” 宋 岳珂 《桯史·李敬子》:“方其居鄉(xiāng)時(shí),士子向風(fēng),不遠(yuǎn)千里至?!?胡蘊(yùn)玉 《<中國文學(xué)史>序》:“於是有文無學(xué)之士,靡然向風(fēng)?!?/p>
歸依;仰慕。 漢 賈誼 《過秦論》:“天下之士,斐然嚮風(fēng)?!?宋 蘇軾 《御試制科策》:“令陛下處積安之時(shí),乘不拔之勢(shì),拱手垂裳而天下嚮風(fēng)?!?清 魏源 《圣武記》卷五:“ 噶爾丹 自是不敢窺 藏 ,而西南之巴勒布三部及布魯克部,相繼嚮風(fēng)入貢。” 梁?jiǎn)⒊?《中國改革財(cái)政私案》七:“於是人人嚮風(fēng),爭(zhēng)欲效之?!?/p>
清淚
眼淚。 宋 曾鞏 《秋夜》詩:“清淚昏我眼,沉憂回我腸?!?明 沉德符 《野獲編·佞幸·佞人涕泣》:“乃以數(shù)行清淚,再荷收録,終以愛弛?!?郁達(dá)夫 《沉淪》一:“他的眼睛里就涌出了兩行清淚來,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緣故?!?/p>
潺潺
水緩緩流動(dòng)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