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散步山前春草香原文
散步山前春草香。朱闌綠水繞吟廊。
花枝驚墮繡衣裳。
或定或搖江上柳,為鶯為鳳月中篁。
為誰掩抑鎖蕓窗。
詩詞問答
問:浣溪沙·散步山前春草香的作者是誰?答:張淑芳
問:浣溪沙·散步山前春草香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浣溪沙·散步山前春草香是什么體裁?答:詞
問:張淑芳的名句有哪些?答:張淑芳名句大全
張淑芳浣溪沙·散步山前春草香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散步
(1) 為了鍛煉或娛樂而隨便走走
去散步
愛作長距離散步
上公園去散步
(2) 尤指在漫步中向人求婚
她同汽車修理廠的一個技工出去散步
(3) 漫步徘徊
到田野里散步
(4) 尤其為了炫耀而緩漫步行
貴婦們早晨穿著黑衣服,但是下午卻穿著漂亮?xí)r髦的絲長袍散步
春草
(1).春天的草。 晉 潘岳 《內(nèi)顧》詩之一:“春草鬱青青,桑柘何奕奕?!?南朝 宋 謝靈運 《登池上樓》詩:“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宋 陸游 《試院春晚》詩:“漫漫晚花吹瀼岸,離離春草上宮垣?!?明 何景明 《過君采次韻》之一:“昔牽春草夢,今并玉珂游?!?/p>
(2).喻卑微。 唐 杜甫 《贈翰林張四學(xué)士垍》詩:“此生任春草,垂老獨漂萍。” 仇兆鰲 注:“春草,嘆卑微。”
(3).藥草名。又名莽草?!稜栄拧め尣荨罚骸叭?,春草?!?邢昺 疏:“藥草也……莽草一名葞,一名春草?!币徽f,“春草”為白微的別名。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白微》。
朱闌
同“ 朱欄 ”。《宋史·輿服志一》:“四面拱斗,外施方鏡,九柱圍以朱闌,中設(shè)御坐。” 明 高啟 《鹿》詩:“云山別卻啣芝侶,來向朱闌花下行?!?清 厲鶚 《湖樓題壁》詩:“朱闌今已朽,何況倚闌人?!?/p>
花枝
(1).開有花的枝條。 唐 王維 《晚春歸思》詩:“春蟲飛網(wǎng)戶,暮雀隱花枝?!?明 謝讜 《四喜記·花亭佳偶》:“淺印花鞋小,斜插花枝鬢欲燒?!?蕭紅 《夏夜》:“她過來似用手打我,嘴里似乎咒我,她依過的那花枝,立刻搖閃不定了?!?/p>
(2).比喻美女。 前蜀 韋莊 《菩薩蠻》詞:“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宋 張景修 《虞美人》詞:“旁人應(yīng)笑髯公老,獨愛花枝好。” 清 唐孫華 《五舫詩為同年狄向濤太史賦》:“花枝斜倚鏡臺前,晚妝人倦嬌相向?!?/p>
衣裳
衣服的通稱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賣炭翁》
與衣裳。——唐· 柳宗元《童區(qū)寄傳》
淚滿衣裳。——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江上
(1).江岸上。《呂氏春秋·異寶》:“﹝ 伍員 ﹞因如 吳 。過於 荊 ,至 江 上,欲涉?!薄妒酚洝の樽玉懔袀鳌罚骸?吳 人憐之,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南朝 宋 鮑照 《發(fā)后渚》詩:“ 江 上氣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參 《餞王崟判官赴襄陽道》詩:“津頭 習(xí)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沉尹默 《燕歸梁》詞:“江上花開趁蝶尋,拚買醉千金?!?/p>
(2).江面上?!妒酚洝の樽玉懔袀鳌罚骸?伍胥 遂與 勝 獨身步走,幾不得脫。追者在后。至 江 , 江 上有一漁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渡 伍胥 。” 唐 崔顥 《黃鶴樓》詩:“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 江 上使人愁?!?宋 蘇軾 《江神子·江景》:“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 清 黃景仁 《太白墓》詩:“清風(fēng) 江 上灑然來,我欲因之寄微慕。”
(3).江中。 宋 蘇轍 《初發(fā)嘉山》詩:“洗硯去殘墨,遍水如黑霧。至今江上魚,頂有遺墨處?!?/p>
月中
每月的中間幾天
掩抑
低沉抑郁
弦弦掩抑。——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蕓窗
亦作“ 蕓牕 ”。指書齋。 唐 蕭項 《贈翁承贊漆林書堂詩》:“卻對蕓窗勤苦處,舉頭全是錦為衣?!?金 馮延登 《洮石硯》詩:“蕓窗盡日無人到,坐著玄云吐翠微?!?明 高濂 《玉簪記·命試》:“絳桃春暖魚龍變,向蕓牕志絶韋編,功名一字總由天。” 清 蔣士銓 《桂林霜·家祭》:“蕓牕相守,奮志詩書?!眳⒁姟?蕓編 ”。
詩文賞析
她總算是,盼來了春天。此時韶光照野,春暉暖物。忽然驚覺,她呆在屋里已經(jīng)蟄伏了整整一個冬季。在這多情的季節(jié),人總是不甘寂寞的。
四周皆山,出了門,眼前依然是山。
燕雙飛,人獨立,落花正滿衣。多少不堪回首的往事,又繽紛乍現(xiàn)。恰如一場花瓣雨,在風(fēng)中慢慢墜落。淚眼問花,花也不語。是誰,還在那獨自輕唱,枉把流年輕擲了。
此去經(jīng)年,依然是從前的自己。心自無花開,不招蜂蝶來。靜看江邊柳搖春色,獨聽月下風(fēng)敲竹聲。
癡問紅塵三萬場,不知能與誰,痛訴離殤?
這首詞與之上面兩首相比較,渾然沒有了那種凄惻哀怨的氣氛,可作品的風(fēng)格走的還是傷感路線。詞句之間融情于景,借春草、流水、落花、江柳、修竹等意象,向我們傳遞了她隱約波動的情緒?!盎w驚墜繡衣裳”,擬人生動,想像力豐富,意境極其優(yōu)美。
九溪,確實是片美麗的世外桃源,很像《神雕俠侶》里小龍女隱居的絕情谷。
明末清初文學(xué)家張岱在《西湖夢尋》中寫道:“九溪在煙霞嶺西,龍井山南。其水屈曲洄環(huán),九折而出,故稱九溪。其地徑路崎嶇,草木蔚秀,人煙曠絕,幽闃靜悄,別有天地,自非人間。溪下為十八澗,地故深邃,即緇流非遺世絕俗者,不能久居?!?/p>
若作為一名尋幽探奇的旅游者來九溪,沒有什么不可。但你要想學(xué)僧人或是看破紅塵之人獨居此地,恐怕我就要懷疑你抵抗寂寞的能力了。想那小龍女在絕情谷里過了一段與世隔絕的生活,那是她迫于無奈。她當(dāng)初要不是為情所傷,也不會毅然跳下斷腸崖的。況且,小龍女是不甘心在此孤獨終老的。聰明的她會捉來蜜蜂,在它們的翅膀上刺字求助:我在絕情谷底。
可惜張淑芳不是小龍女,她非但沒有武功,更沒有愛情可言。想留不能留,才最寂寞。即便再有滿腹的才情和絕世的容顏,她也只能耐守寂寞清寒,獨伴青燈古庵。最后默默老去,幽怨而終。
在歷史無情的車輪下,最終誰又不是被碾磨成塵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