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歸口號原文
壯年梁父粗成吟,亦謂逢時可盡心。過了許多空日月,得來輕棄舊山林。
平生簡冊心猶壯,晚歲規(guī)模力不任。
何事一來何事去,去來端的要知音。
詩詞問答
問:憶歸口號的作者是誰?答:曹彥約
問:憶歸口號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曹彥約的名句有哪些?答:曹彥約名句大全
曹彥約憶歸口號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壯年
中國古年稱男子三十為壯年
梁父
亦作“ 梁甫 ”。1.山名。 泰山 下的一座小山,在今 山東省 新泰市 西。古代皇帝常在此山辟基祭奠山川?!秴问洗呵铩ぷ饚煛罚骸?顏涿聚 , 梁父 之大盜也,學於 孔子 ?!薄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二十八年﹞禪 梁父 ?!?裴駰 集解引 臣瓚 曰:“古者圣王封 泰山 ,禪 亭亭 或 梁父 ,皆 泰山 下小山。” 漢 揚雄 《長楊賦》:“方將俟元符,以禪 梁甫 之基,增 泰山 之高。” 唐 韓愈 《賀冊尊號表》:“方將議明堂、辟雍之事,撰 泰山 、 梁父 之儀。” 明 何景明 《梁甫吟》:“君不見 泰山 高高, 梁甫 在其半。” 清 曹寅 《過沂水有懷芷園弟》詩:“ 龜蒙 森蔽翳, 梁父 意如何?”
(2).《梁父吟》或《梁甫吟》的省稱。 唐 王昌齡 《放歌行》:“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父》愁?!?宋 劉克莊 《漢宮春·吳侍郎生日》詞:“且吟《梁甫》,誰管他, 冶子 、 田強 。” 元 貢師泰 《題伊尹耕莘圖》詩:“先農(nóng)有詩亦有譜,后世 南陽 詠《梁父》?!?明 高啟 《魏使君見示呂忠肅公舊贈詩因賦》:“有時歌《梁甫》,慷慨人未識。”
逢時
謂遇上好時運。 唐 權德輿 《奉和張仆射朝天行》:“逢時自是山出云,獻可還同石投水?!?明 唐順之 《丹陽別王道思》詩之三:“書生多落魄,羨子最逢時?!?/p>
盡心
為別人用盡心思
盡心盡力
許多
很多數(shù)量的人或物
他那個班四十五個人,許多是女生
他的藏書那時全被抄走,現(xiàn)在找到了許多
空日
(1).不標日期。猶某日。 宋 蘇軾 《論樁管坊場役錢札子》:“ 元祐 元年六月空日,朝奉郎試中書舍人 蘇軾 白?!?/p>
(2).閑空的日子。 清 黃六鴻 《?;萑珪どW任·清號件》:“其清號日期,一月六次,擇定空日查比?!?/p>
(3).某些歷法中不記日月的日子。如傣族歷法中除夕和次年元旦之間的一天或兩天。
得來
覓得,求得?!豆騻鳌る[公五年》“公曷為遠而觀魚,登來之也” 漢 何休 注:“登讀言得來。得來之者, 齊 人語也, 齊 人名求得為得來;作登來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薄栋儆鹘?jīng)·見水底金影喻》:“其父覓子,得來見子,而問子言:‘汝何所作,疲困如是?’”
助詞。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后面,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出現(xiàn)某種結果。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四:“女孩兒諕得來一團兒顫?!?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愁得來陡峻,瘦得來唓嗻。”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三幕:“他是樂得養(yǎng)尊處優(yōu),胖得來,實在連走路都很艱難了。”參見“ 得 ”。
棄舊
(1).丟棄舊狀?!蹲髠鳌ふ压迥辍罚骸耙匾再Z怠,不如完舊。賈怠無卒,棄舊不祥?!?楊伯峻 注:“舊指不怠,勤慎?!?/p>
(2).遺棄舊好。《國語·周語中》:“夫禮,新不閒舊。王以 狄 女閒 姜任 ,非禮且棄舊也?!?漢 蔡邕 《正交論》:“是以君子慎人所以交己,審己所以交人。富貴則無暴集之客,貧賤則無棄舊之賓矣?!?/p>
山林
有山和樹木的地方
山林地區(qū)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簡冊
(1).書籍。 唐 柳宗元 《<楊評事文集>后序》:“著述者流……其要在於高壯廣厚,詞正而理備,謂宜藏於簡冊也?!?宋 曾鞏 《寄趙宮?!吩姡骸八毓?jié)讜言留簡冊,高情清興入林泉?!?清 孫枝蔚 《詠物詩·蠹魚》:“有屋不殊 楊子 居,簡冊之外更無餘?!?清 曾國藩 《圣哲畫像記》:“唯 莊周 、 司馬遷 、 柳宗元 三人者,傷悼不遇,怨悱形於簡冊,其於圣賢自得之樂,稍違異矣?!?/p>
(2).特指史籍。 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夫以 吳 徵 魯 賦, 禹 計 涂山 ,持彼往事,用為今説,置於文章則可,施於簡冊則否矣。”《舊唐書·楊發(fā)傳》:“ 發(fā) 與都官郎中 盧搏 獻議曰……歷檢國史,并無改造重題之文,若故事有之,無不書於簡冊。” 明 張居正 《跋<葉母還金傳>》:“逡巡退讓之時,豈自知當播譽於人,垂光簡冊哉。”
(3).冊書。 唐 李德裕 《早入中書行公主冊禮事畢登集賢閣成詠》:“簡冊自中來,貂黃忝宣授?!?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五》載《應乾圣壽太上皇冊文》:“然稱謂所施,簡冊攸著,涵泳道德,感於精誠?!?/p>
晚歲
(1).晚年。 唐 杜甫 《羌村》詩之二:“晚歲迫偷生,還家少歡趣?!?宋 葉適 《高令人墓志銘》:“晚歲,三子始育,始有宅居?!?清 沉欽圻 《贈徐元嘆》詩:“晚歲依空門,菴名落木歸本根?!?/p>
(2).歲暮。 隋 孫萬壽 《遠戍江南寄京邑親友》詩:“晚歲出 函關 ,方春度 京口 ?!?/p>
(3).謂欠收。喻不得志?!段倪x·曹植<贈徐干>詩》:“良田無晚歲,膏澤多豐年。” 李善 注:“無晚歲、多豐年,喻必榮也?!薄侗笔贰钯﹤鳌罚骸坝H朋勸其出仕, 侃 曰:‘茍有良田,何憂晚歲?但恨無才具耳?!?/p>
規(guī)模
事業(yè)、工程、運動、機構等所包含的范圍
故宮建筑群規(guī)模宏大
不任
(1).不能忍受;不能勝任?!逗鬂h書·皇后紀下·獻帝伏皇后壽》:“ 操 后以事入見殿中,帝不任其憤,因曰:‘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捨?!?唐 韓愈 《復志賦》:“既識路又疾驅(qū)兮,孰知余力之不任?!?/p>
(2).猶不勝,表示程度極深。 南朝 梁 沉約 《謝賜甘露啟》:“慈旨曲洽,頒此祥賚,不任欣荷,謹以啟事謝以聞?!?唐 韓愈 《答魏博田仆射書》:“即日 愈 蒙免,蒙恩改職事,不任感懼?!?/p>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經(jīng)周處士故居》詩:“愁吟與獨行,何事不傷情?”《朱子語類》卷八:“陽氣發(fā)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為何,何故。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薄缎绿茣こ良葷鷤鳌罚骸叭魪V聰明以收淹滯,先補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劉過 《水調(diào)歌頭》詞:“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來?”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謎:何事癡呆漢,到處逢佳麗?”
一來
(1).來一趟?!蹲髠鳌は骞辍罚骸?晉 楚 將平,諸侯將和, 楚王 是故昧於一來?!?唐 白居易 《贈曇禪師》詩:“五年不入 慈恩寺 ,今日尋師始一來?!薄端问贰ぷ啃袀鳌こ补取罚骸?蘇軾 責 黃州 ,與 谷 同鄉(xiāng),幼而識之,因與之游。及 軾 與弟 轍 在朝, 谷 浮沉里中,未嘗一來相見?!?/p>
(2).常與“二來”、“三來”等連用,列舉理由或目的。 元 關漢卿 《五侯宴》第四折:“一來慶賀功勞,二來犒賞孩兒?!薄抖膛陌阁@奇》卷九:“ 龍香 一來曉得姐姐的心事,二來見 鳳生 靦覥,心里也有些喜歡,要在里頭撮合。”《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咱一來是為行好,二來也怕臟了我的店?!?朱自清 《給亡婦》:“你常生病,卻總不開口,掙扎著起來;一來怕擾我,二來怕沒人做你那分兒事。”
(3).謂某種動作或情況的出現(xiàn)。 魯迅 《故事新編·序言》:“不記得怎么一來,中途停了筆,去看日報了?!?巴金 《家》七:“他自己把心關著,唯恐別人看見他的秘密,你想,這樣一來別人怎好跟他接近?” 老舍 《正紅旗下》十:“到端午、中秋、重陽,大家若是都作些詩,喝點黃酒,有多好呢!哼,那么一來,天下準保太平無事了!”
(4).蒙語ire的音譯?!皝砹恕敝狻!度A夷譯語》等作“亦列”。 明 黃元吉 《流星馬》第二折:“通事見正旦云:‘也七阿媽薩一來四。’”參閱 方齡貴 《元明戲曲中的蒙古語》。
去來
(1).往來,往返?!渡叹龝睢罚骸吧虅趧t去來賫送之禮,無通於百縣,則農(nóng)民不飢,行不飾?!薄段簳ざY志四》:“各令騎將六人去來挑戰(zhàn),步兵更進退以相拒擊?!?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所以皷舞群倫,曰官曰差遣曰職而已,又遷徙去來,常無虛日。”
(2).謂離去而又歸來。《史記·孝文本紀》:“與王 興居 去來,亦赦之?!?裴駰 集解引 張晏 曰:“雖始與 興居 反,今降,赦之?!?清 汪懋麟 《送高會東少司寇》詩:“鄉(xiāng)里卻看鬚鬢舊,行藏轉(zhuǎn)覺去來新。”
(3).離去。來,語氣助詞。 南朝 宋 鮑照 《代陳思王白馬篇》詩:“去來今何道,卑賤生所鐘。” 唐 孟郊 《古意》詩:“蕩子守邊戍,佳人莫相從,去來年月多,苦愁改形容。”
(4).猶言左右,表示概數(shù)。
(5).佛教語。指過去、未來。 宋 范成大 《二偈呈似壽老》詩:“法法剎那無住,云何見在去來。”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雙樹幻鈔引上》:“﹝釋氏之﹞苦空矣,即未能頓悟,而足以亡亂於去來?!?清 黃遵憲 《己亥雜詩》:“但有去來無現(xiàn)在,無窮生滅看香煙?!?/p>
端的
(1) 果真;確實;果然
(2) 究竟
端的方管營、差撥兩位用心。——《水滸傳》
(3) 又
他端的從哪兒來?
(4) 底細;緣由;詳情
我一問起,方知端的
(5) ——“端的”多見于早期白話
要知
書簡套語。鑒察、察知。 宋 歐陽修 《與韓忠獻王書》:“ 范公 人之云亡,天下嘆息。昨其家以銘見責。雖在哀苦,義所難辭,然極難為文也。伏恐要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