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歸南岳原文
濁世住終難,孤峰念永安。逆風(fēng)眉磔磔,沖雪錫珊珊。
石室關(guān)霞嫩,松枝拂蘚干。
巖猿應(yīng)認得,連臂下句欄。
詩詞問答
問:送僧歸南岳的作者是誰?答:齊己
問:送僧歸南岳寫于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送僧歸南岳是什么體裁?答:五律
問:齊己的名句有哪些?答:齊己名句大全
齊己送僧歸南岳書法欣賞
全唐詩:卷840-40
參考注釋
濁世
(1) 黑暗的時代;亂世
(2) 佛教用語,指塵世
永安
(1).長久穩(wěn)固。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然其規(guī)矩制度,上應(yīng)星宿,亦所以永安也?!?/p>
(2).永遠安定;永遠安寧。 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使世之為人牧者,懷其民如上人之懷其菊也,天下其永安也。” 魯迅 《朝花夕拾·阿長與<山海經(jīng)>》:“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p>
逆風(fēng)
(1)
(2) 面沖著風(fēng);迎風(fēng)
逆風(fēng)而上
(3) 指跟車船行進方向相反的風(fēng)
頂著逆風(fēng)前進
磔磔
(1).象聲詞。鳥鳴聲。 宋 蘇軾 《石鍾山記》:“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宋 陸游 《露坐》詩:“磔磔禽移樹,芒芒月墮空?!?清 黃景仁 《鵲踏枝·鷓鴣》詞:“只許隔花啼磔磔,啼時又惹天如墨?!?/p>
(2).象聲詞。琴聲。 宋 蘇軾 《游桓山會者十人以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為韻得澤字》:“彈琴石室中,幽響清磔磔?!?/p>
(3).象聲詞。棋子聲。 宋 黃機 《傳言玉女·次岳總干韻》詞:“紋楸玉子,磔磔敲春晝?!?/p>
(4).象聲詞。爆竹聲。 宋 陳元靚 《歲時廣記·元旦上·燃爆竹》:“ 潁濱 《除日》詩云:‘ 楚 人重歲時,爆竹鳴磔磔?!?/p>
(5).象聲詞。骨節(jié)聲。《剪燈新話·太虛司法傳》:“ 大異 方若其長,不能自立,即愿身矮一尺。眾鬼又驅(qū)至石牀上,如按麪之狀,極力一捺,骨節(jié)磔磔有聲,乃擁之起,果一尺矣?!?/p>
(6).象聲詞。笑聲。 茅盾 《虹》八:“剛一進門,就聽得 謝老先生 的磔磔的笑聲從那個作為客廳用的樓下廂房里出來。” 茅盾 《三人行》七:“ 惠 簡直狂笑了。笑聲是那樣磔磔地令人毛骨悚然。”
珊珊
(1) 形容衣裙玉珮的聲音
動霧縠以徐步兮,拂墀聲之珊珊。——宋玉《神女賦》
時聞雜佩聲珊珊。——杜甫《鄭駙馬宅宴洞中》
(2) 輕盈、舒緩的樣子;美好的樣子
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fēng)移影動,珊珊可愛。——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石室
(1).古代宗廟中藏神主的石函。《左傳·莊公十四年》“先君 桓公 命我先人,典司宗祏” 晉 杜預(yù) 注:“宗祏,宗廟中藏主石室?!?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四》:“又東南逕 司馬子長 墓北,墓前有廟,廟前有碑。 永嘉 四年, 漢陽 太守 殷濟 瞻仰遺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樹桓?!薄缎绿茣ざY樂志三》:“建石室於寢園,以藏神主,至禘祫之歲,則祭之?!?/p>
(2).指石造的墓室?!端螘ざY志二》:“ 漢 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獸、碑銘等物?!?唐 楊炯 《為薛令祭劉少監(jiān)文》:“石室兮沉沉, 蓬萊山 兮寂又陰。” 宋 葉適 《朱文昭母楊氏挽詞》:“古今歸石室,筆削紀萱堂?!?/p>
(3).泛指石造之室。比喻極堅固的防守設(shè)施?!度龂尽侵尽べR邵傳》:“近 劉氏 據(jù)三關(guān)之險,守重山之固,可謂金城石室,萬世之業(yè),任授失賢,一朝喪沒,君臣係頸,共為羈僕?!?/p>
(4).古代藏圖書檔案處?!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周 道廢, 秦 撥去古文,焚滅《詩》《書》,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圖籍散亂。” 晉 葛洪 《抱樸子·內(nèi)篇自序》:“雖不足以藏名山石室,且欲緘之金匱,以示識者?!?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閲石室,啟金匱,抽裂帛,檢殘竹,欲其博練於稽古也。” 宋 司馬光 《神宗皇帝挽辭》之二:“它年紬石室,光大繼皇墳?!?清 錢謙益 《李自華父可守贈承德郎刑部山東清吏司主事制》:“為觀於石室,視我贊書?!?/p>
(5).巖洞。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 吳王 知 范蠡 不可得為臣,謂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復(fù)置子於石室之中?!?范蠡 曰:‘臣請如命?!?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鬱鬱西岳巔,石室青青與天連?!薄稌x書·嵇康傳》:“ 康 又遇 王烈 ,共入山……又於石室中見一卷素書,遽呼 康 往取,輒不復(fù)見。” 唐 于鄴 《贈隱者》詩:“石室掃無塵,人寰與此分。” 宋 蘇軾 《游桓山記》:“登 桓山 ,入石室?!?陳毅 《七星巖》詩:“石室嘆鉆天, 景福 祕地藏?!?/p>
(6).指傳說中的神仙洞府。 漢 劉向 《真君傳》:“ 赤松子 者, 神農(nóng) 時雨師也……數(shù)往 崑崙山 中,常止 西王母 石室中,隨風(fēng)雨上下?!?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一:“ 始興機山 東有兩巖,相向如鴟尾。石室數(shù)十所。經(jīng)過,皆聞有金石絲竹之響?!薄都魺粜略挕ど觋柖从洝罚骸案鞍俨?,豁然開朗,見一石室,榜曰:申陽之洞。守門者數(shù)人,裝束如昨夕廟中所睹?!?清 徐喈鳳 《會仙記》:“ 秋鴻 以扇拂壁,忽豁大門,肅 丹忱 入。洞中石室,別有天地?!?黃侃 章炳麟 《游仙聯(lián)句》:“石室坐 王母 ,旁揖 喬 松 儔?!?/p>
認得
(1) 認識
這位同志你認得嗎?
(2) 認出;知道
我已不認得這個學(xué)校了
連臂
(1).手攙手;臂挽臂。舊題 漢 伶玄 《趙飛燕外傳》:“時十月五日,宮中故事,上靈安廟,是日吹塤擊鼓,連臂踏地歌《赤鳳來曲》?!?北周 庾信 《北園射堂新成》詩:“驚心一雁落,連臂兩猿騰?!?清 湯右曾 《谷賤行》:“酤酒賽神神降巫,村場擊鼓連臂呼。”
(2).表示共同;一起。 宋 蘇轍 《御試制策》:“夫敵不知所攻,非連臂而守之也。雖連臂而守之,敵尚可得攻而絶也?!薄稏|周列國志》第四八回:“今日 鄭 陳 連臂去,中原伯氣黯然收?!?/p>
句欄
亦作“ 句攔 ”。亦作“ 句闌 ”。1.欄干。 五代 齊己 《送僧歸南岳》詩:“巖猿應(yīng)認得,連臂下句欄?!薄稄V韻·平寒》:“攔,階際木句攔。亦作‘闌’?!?/p>
(2). 宋 元 伎樂演劇的場所。因四周有欄干圍場,故名。 清 梁章鉅 《稱謂錄·倡》“句欄”:“《丹鉛録》: 宋 世以來,名教坊為‘句欄’?!眳⒁姟?勾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