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貽吟原文
六十有七歲,生為世上人。四方中正地,萬物備全身。
天外更無樂,胸中別有春。
詩詞問答
問:自貽吟的作者是誰?答:邵雍
問:自貽吟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邵雍的名句有哪些?答:邵雍名句大全
邵雍自貽吟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上人
(1) 舊時尊稱僧人
(2) 佛教稱德行高尚的人
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
(3) 指職位高的統(tǒng)治者
(4) 上等人
農工商賈勞苦營生,非上人之所為
(5) 〈方〉∶指父母或祖父母
(6) 凌駕于他人之上
四方
(1) 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泛指各個方面
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正方形或正方體
一只四方的木頭匣子
中正
正直
萬物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
萬物生光輝。——《樂府詩集·長歌行》
善萬物之得時。——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反側于萬物。——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萬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全身
(1) 整個身體
她全身都疼
(2) 外文活字一個字母的長度(m字寬),為破折號一半的短劃線
天外
(1).天之外。極言高遠。 戰(zhàn)國 楚 宋玉 《大言賦》:“方地為車,圓天為蓋,長劍耿耿倚天外。”
(2).謂極遠的地方。 唐 岑參 《送崔子還京》詩:“匹馬西從天外歸,揚鞭只共鳥爭飛?!?戴望舒 《示長女》詩:“然后,緬想著天外的父親,把疲倦的頭擱在小小的繡枕。”
(3).謂意想不到之處?!逗鬂h書·西域傳論》:“神跡詭怪,則理絶人區(qū);感驗明顯,則事出天外?!?/p>
無樂
不舉樂?!洞蟠鞫Y記·公符》:“公冠四加玄冕,饗之以三獻之禮,無介無樂。”
(1).沒有欲樂。《列子·仲尼》:“無樂無知,是真樂真知?!薄痘茨献印ぴ烙枴罚骸澳苤领稛o樂者,則無不樂;無不樂,則至極樂矣。”
(2).指無可樂之事。 晉 陶潛 《雜詩》之五:“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p>
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狀態(tài)。《孟子·離婁上》:“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史記·蘇秦列傳》:“是故明主外料其敵之彊弱,內度其士卒賢不肖,不待兩軍相當而勝敗存亡之機固已形於胸中矣?!?明 王守仁 《泛?!吩姡骸半U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薄秲号⑿蹅鳌返谝换兀骸澳樕弦粓F正氣,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