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詩原文
二別阻漢坻。雙崤望河澳。
茲嶺復(fù)巑岏。
分區(qū)奠淮服。
東限瑯琊。
西距孟諸陸。
阡眠起雜樹。
檀欒蔭修竹。
日隱澗疑空。
云聚岫如復(fù)。
出沒眺樓雉。
遠(yuǎn)近送春目。
戎州昔亂華。
素景淪伊谷。
阽危賴宗袞。
微管寄明牧。
長蛇固能翦。
奔鯨自此曝。
道峻芳?jí)m流。
業(yè)遙年運(yùn)倐。
平生仰令圖。
吁嗟命不淑。
浩蕩別親知。
連翩戒征軸。
再遠(yuǎn)館娃宮。
兩去河陽谷。
風(fēng)煙四時(shí)犯。
霜雨朝夜沐。
春秀良已凋。
秋場(chǎng)庶能筑。
詩詞問答
問: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詩的作者是誰?答:謝朓
問: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詩寫于哪個(gè)朝代?答:南北朝
問:謝朓的名句有哪些?答:謝朓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二別
指 大別山 與 小別山 ?!蹲髠鳌ざü哪辍贰白?小別 至于 大別 ” 晉 杜預(yù) 注:“此二 別 在 江夏 界?!?南朝 齊 謝朓 《和王著作八公山》詩:“二 別 阻 漢 坻,雙 崤 望 河 澳?!?宋 陸游 《入蜀記》卷五:“ 漢陽 負(fù)山帶 江 ,其南小山有僧寺者, 大別山 也。又有 小別 ,謂之二 別 云?!?/p>
雙崤
(1).指東西 崤山 。在今 河南省 西部。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著作八公山》:“二 別 阻 漢 坁,雙 崤 望 河 澳?!?唐 李嶠 《送光祿劉主簿之洛》詩:“ 函谷 雙 崤 右, 伊川 二 陜 東。”
(2).指 殽 谷。 南朝 陳 徐陵 《在北齊與楊仆射書》:“至於雙 崤 且帝,四海爭(zhēng)雄,或構(gòu) 趙 而侵 燕 ,或連 韓 而謀 魏 ?!?唐 孔紹安 《傷顧學(xué)士》詩:“迢遞雙 崤 道,超忽三川湄?!?/p>
河澳
河邊彎曲的地面。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著作八公山》:“二 別 阻 漢 坻,雙 崤 望 河 澳?!?/p>
巑岏
(1).山高銳貌。 南朝 宋 鮑照 《登廬山望石門》詩:“嶄絶類 虎牙 ,巑岏象 熊耳 。” 明 周湞 《舟中望九華山》詩:“縹渺對(duì)雄標(biāo),巑岏發(fā)奇藴?!?/p>
(2).形容其他尖銳之物。 清 陳夢(mèng)雷 《西洋貢獅子賦》:“齒巑岏而五兵失鋭,目閃爍而雙電交光?!?/p>
(3).聳立貌。 南朝 梁 江淹 《待罪江南思北歸賦》:“究煙霞之繚繞,具林石之巑岏。” 明 李東陽 《送張修撰養(yǎng)正北巡》詩:“南則龍樓鳳閣高巑岏,北則諸州列鎮(zhèn)相鉤環(huán)?!?清 李斗 《揚(yáng)州畫舫錄·小秦淮錄》:“小屋三楹,屋旁小閣二楹,黃石巑岏,石中古木十?dāng)?shù)株?!?/p>
(4).高峻的山峰。《楚辭·劉向<九嘆>》:“登巑岏以長企兮,望南 郢 而窺之?!?王逸 注:“巑岏,鋭山也?!?/p>
(5).形容人品高尚。 清 方文 《老姑行為姚姐夫人七十壽》詩:“吾姐操行復(fù)巑岏,三老姑名應(yīng)不刊?!?/p>
分區(qū)
劃分成區(qū)或組織成區(qū)
這個(gè)地區(qū)僅僅是根據(jù)人口數(shù)字來分區(qū)的
淮服
淮河 流域?!稌x書·周浚劉喬等傳論》:“向若違左袵於 伊川 ,建右社於 淮 服……猶足以紓難緩?fù)觥!?南朝 齊 謝朓 《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茲嶺復(fù)巑岏,分區(qū)奠淮服?!?唐 李德裕 《平泉山居草木記》:“余二十年間,三守 吳門 ,一蒞 淮 服,嘉樹芳草,性之所耽?!?/p>
瑯琊
見“ 瑯邪 ”。
孟諸
亦作“ 孟豬 ”。亦作“ 孟瀦 ”。古澤藪名。在今 河南 商丘 東北、 虞城 西北?!稌び碡暋罚骸皩?dǎo) 菏澤 ,被 孟豬 ?!薄蹲髠鳌べ夜四辍罚骸坝噘n女孟諸之麋。” 杜預(yù) 注:“ 孟諸 , 宋 澤藪?!薄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浮 渤澥 ,游 孟諸 ?!?張守節(jié) 正義:“《周禮·職方氏》:‘ 青州 藪曰 望諸 。’ 鄭玄 云:‘ 望諸 , 孟瀦 也?!?唐 高適 《封丘縣》詩:“我本漁樵 孟諸野 ,一生自是悠悠者?!?宋 蘇軾 《去杭十五年復(fù)游西湖用歐陽察判韻》:“誰憐寂寞 高常侍 ,老去狂歌憶 孟諸 。” 清 勞伯言 《書憤》詩之二:“石填滄海殊 精衛(wèi) ,敵縱鄰封作 孟豬 ?!?/p>
眠起
指蠶眠后蘇醒過來。《醒世恒言·施潤澤灘闕遇友》:“北蠶三眠,南蠶俱是四眠。眠起飼葉,各要及時(shí)?!?/p>
檀欒
(1).秀美貌。詩文中多用以形容竹。 漢 枚乘 《梁王菟園賦》:“脩竹檀欒,夾池水,旋菟園,并馳道?!?唐 王叡 《竹》詩:“成韻含風(fēng)已蕭瑟,媚漣凝淥更檀欒。”
(2).借指竹。 宋 梅堯臣 《和刁太傅新墅十題·移竹》:“遠(yuǎn)愛檀欒碧逕開,荷鉏乘雨破秋苔?!?/p>
修竹
細(xì)長的竹子
茂林修竹
云聚
猶云集。 南朝 齊高帝 《塞客吟》:“胡埃兮云聚, 楚 旆兮星懸?!?南朝 陳 徐陵 《與齊尚書仆射楊遵彥書》:“ 郢中 上客,云聚 魏 都, 鄴下 名卿,風(fēng)馳 江 浦?!?唐 李嶠 《宣州大云寺碑》:“協(xié)氣煙曼,休徵云聚?!?/p>
出沒
顯現(xiàn)或隱沒
大鯨悠然出沒于浪濤中
船頭在浪中緩緩出沒
樓雉
城樓與城堞。亦泛指城墻。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著作融八公山》:“出沒眺樓雉,遠(yuǎn)近送春目?!薄蛾悤ず畎捕紓鳌罚骸?天嘉 三年夏,潦,水漲滿, 安都 引船入堰,起樓艦與 異 城等,放拍碎其樓雉?!薄赌鲜贰な挿降葌鳌罚骸?方等 又勸修筑城柵,以備不虞,既成,樓雉相望,周回七十餘里?!?唐 白居易 《雜興》詩之二:“流水不入田,壅入王宮里。餘波養(yǎng)魚鳥,倒影浮樓雉?!?/p>
遠(yuǎn)近
(1) 遠(yuǎn)處和近處
遠(yuǎn)近聞名
(2) 指距離的長短
(3) 指關(guān)系的親疏
送春
(1).送別春天。 唐 白居易 《送春歸》詩:“杜鵑花落子規(guī)啼,送春何處 西江 西?!?清 周亮工 《白櫻桃》詩之二:“嶺外麥英雪是膚,送春新脫紫霞襦?!?清 龔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探春人不覺,先生送春人又嗤?!?/p>
(2).舊時(shí)立春日的一種風(fēng)俗。 胡樸安 《中華全國風(fēng)俗志·山東·惠民縣之歲時(shí)》:“立春日,官吏各執(zhí)彩仗……制小春牛遍送搢紳家,謂之送春?!?/p>
素景
(1).日月的光輝。景,本指日光。 漢昭帝 《淋池歌》:“秋素景兮泛洪波,揮纖手兮折芰荷。” 晉 陸云 《喜霽賦》:“朱光播於甕牖兮,素景衍乎中閨。” 南朝 宋 鮑照 《擬阮公夜中不能寐》詩:“惠氣憑夜清,素景緣隟流?!?清 黃景仁 《雜詠》之八:“白云詎能盡,坐此素景遷?!?/p>
(2).秋季的景色。 宋 柳永 《木蘭花慢》詞:“漸素景衰殘,風(fēng)砧韻響,霜樹紅疏。” 清 黃景仁 《換巢鸞鳳》詞:“素景商飊,正羈懷落漠,病思蕭寥?!?/p>
(3). 晉 朝的代稱。古代五行之說,以金配秋,其色尚白,而 晉 以金德為帝,故稱?!段倪x·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戎州昔亂華,素景淪 伊 穀 ?!?劉良 注:“素景, 晉 也, 晉 金德王,故云素景?!?/p>
伊谷
見“ 伊瀔 ”。
阽危
面臨危險(xiǎn)
天下阽危
宗袞
對(duì)同族居高位者之稱。袞,天子及上公的禮服?!段倪x·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阽危賴宗袞,微 管 寄明牧。” 李善 注:“宗袞, 謝安 也?!?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上:“而武臣今致政 李少師 端 愿為觀察使,止得管句 祥源觀 ,自陳於樞府宗袞,乃加以都管句?!?清 陳康祺 《燕下鄉(xiāng)脞錄》卷六:“惜不肖奔走南北,宦學(xué)無成,析薪負(fù)荷,遠(yuǎn)媿宗袞?!?/p>
微管
(1). 春秋 時(shí), 管仲 相 齊桓公 ,霸諸侯,一匡天下, 孔子 曰:“微 管仲 ,吾其被髮左衽矣。”語見《論語·憲問》。后遂用為頌揚(yáng)功勛卓著的大臣的典故。 南朝 宋 傅亮 《為宋公修張良廟教》:“夫盛德不泯,義存祀典。微 管 之嘆,撫事彌深。” 宋 陸游 《雨夜書感》詩之一:“羣胡穴中原,令人嘆微 管 ?!?宋 劉克莊 《賀新郎·杜子昕凱歌》詞:“不論 周郎 并 幼度 ,便 仲尼 復(fù)起嗟微 管 。”亦用以代稱 管仲 ?!端螘ぶx靈運(yùn)傳》:“ 靈運(yùn) 罪釁累仍,誠合盡法。但 謝玄 勛參微 管 ,宜宥及后嗣,可降死一等,徙付 廣州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著作八公山》詩:“阽危賴宗袞,微 管 寄明牧。” 南朝 梁 任昉 《為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至於道被如仁,功參微 管 ,本宜在常均之外?!?/p>
(2).猶言見識(shí)淺陋狹小。常用作謙詞?!端螘づ沓峭趿x康傳》:“臣以頑昧,獨(dú)獻(xiàn)微管,所以勤勤懇懇,必訴丹誠者,實(shí)恐 義康 年窮命盡,奄忽于南,遂令陛下有棄弟之責(zé)?!?/p>
明牧
賢明的地方長官。 南朝 宋 謝瞻 《王撫軍庾西陽集別作》詩:“方舟新舊知,對(duì)筵曠明牧?!?南朝 齊 謝朓 《和王著作八公山》:“阽危賴宗袞,微管奇明牧。” 唐 李白 《趙公西候新亭頌》:“惟十有四載,皇帝以歲之驕陽,秋五不稔,乃慎擇明牧,恤南方凋枯?!?/p>
長蛇
(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蛇名?!渡胶=?jīng)·北山經(jīng)》:“ 大咸之山 無草木……有蛇,名曰長蛇,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晉 郭璞 《山海經(jīng)圖贊·長蛇》:“長蛇百尋,厥鬣如彘。飛羣走類,靡不吞噬?!?/p>
(2).泛指大蛇。 唐 韓愈 《詠雪贈(zèng)張籍》:“岸類長蛇攪,陵猶巨象豗?!?/p>
(3).喻指貪殘兇暴者。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著作<八公山>》:“長虵固能翦,奔鯨自此曝?!?唐 獨(dú)孤及 《奉和李大夫同呂評(píng)事太行苦熱行兼寄院中諸公》:“長蛇稽天討,上將方北伐。”參見“ 封豕長蛇 ”。
(4).古雜戲的一種?!段簳分疚濉罚骸傲甓?,詔太樂、總章、鼓吹增修雜伎,造五兵、角觝、麒麟、鳳皇、仙人、長蛇……以備百戲?!?/p>
(5).指 長江 。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諸王自述》:“夫 長江 者,古號(hào)為長蛇, 湖北 為頭, 安省 為中,而 江 南為尾。”
奔鯨
奔跑的鯨魚。喻指不義兇暴之人。 晉 陶潛 《命子》詩:“鳳隱於林,幽人在丘。逸虬遶云,奔鯨駭流。”《文選·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長虵固能翦,奔鯨自此曝。” 李善 注:“《左氏傳》:‘取其鯨鯢而封,以為大戮?!?杜預(yù) 曰:‘鯨鯢,大魚名。以喻不義之人,吞食小國也。’” 唐 李白 《北上行》:“奔鯨夾 黃河 ,鑿齒屯 洛陽 ?!?/p>
芳?jí)m
(1).指落花。 晉 庾闡 《楊都賦》:“結(jié)芳?jí)m於綺疏?!?南朝 宋 謝莊 《月賦》:“緑苔生閣,芳?jí)m凝榭?!?唐 司空曙 《送高勝重謁曹王》詩:“想君登舊榭,重喜掃芳?jí)m。”《樂府群玉·趙文寶<朝天子·送春>》:“堤上芳?jí)m,橋邊飛絮,樹頭紅一片無?!?/p>
(2).指美好的風(fēng)氣、聲譽(yù)?!端螘ぶx靈運(yùn)傳論》:“ 屈平 、 宋玉 導(dǎo)清源於前, 賈誼 、 相如 振芳?jí)m於后?!?唐 韋應(yīng)物 《送云陽鄒儒立少府侍奉還京師》詩:“甲科推令名,延閣播芳?jí)m?!?/p>
(3).指名賢的蹤跡。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 夢(mèng)得 而后,唯天分高朗者,能步其芳?jí)m。”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個(gè)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令圖
善謀;遠(yuǎn)大的謀略?!蹲髠鳌ふ压辍罚骸俺悸劸幽苤溥^,必有令圖。令圖,天所贊也?!薄端鍟ち侯鳌罚骸?睿 上疏曰:‘竊以遠(yuǎn)撫長駕,王者令圖;易俗移風(fēng),有國恒典?!?唐 韓愈 《順宗實(shí)錄五》:“人倫之本,王化之先,爰舉令圖,允資內(nèi)輔,式表后妃之德,俾形邦國之風(fēng),茲《禮經(jīng)》之大典也?!?/p>
吁嗟
(1).嘆詞。表示憂傷或有所感?!冻o·卜居》:“吁嗟嘿嘿兮,誰知吾之廉貞?!薄段倪x·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平生仰令圖,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韓詩章句》:“吁嗟,嘆辭也。” 陳毅 《感事書懷》詩:“吁嗟我與汝,滄海之一粟?!?/p>
(2).嘆詞。表示贊美。 明 黃溥 《閑中今古錄》:“至今兒孫主沙漠,吁嗟 趙 氏何其?。 ?清 黃遵憲 《紀(jì)事》詩:“吁嗟 華盛頓 ,及今百年矣?!?/p>
(3).哀嘆;嘆息。《孔子家語·執(zhí)轡》:“民惡其殘虐,莫不吁嗟。” 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一人吁嗟,王道為虧?!?唐 寒山 《詩》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樂交煎勿底涯。”《剪燈新話·秋香亭記》:“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辭?!薄都t樓夢(mèng)》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長嘆一聲,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韻?!?/p>
不淑
(1).不善;不良?!对姟む{風(fēng)·君子偕老》:“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鄭玄 箋:“子乃服飾如是,而為不善之行?!?茅盾 《色盲》四:“她怕自己找的那一個(gè)也還是不淑?!?/p>
(2).吊問之詞。猶言不幸。《逸周書·度邑》:“王乃升 汾 之阜以望 商 邑,永嘆 曰 :‘嗚呼不淑!’”《禮記·雜記上》:“寡君使某,如何不淑。” 陳澔 集說:“如何不淑,慰問之辭,言何為而罹此兇禍也?!?明 方孝孺 《憫知賦哀葉廷振》:“望斯人之不淑兮,慨吾道之將微?!?/p>
浩蕩
形容水勢(shì)洶涌壯闊
青冥浩蕩。——唐· 李白《夢(mèng)游天姥吟留別》
浩蕩的長江
親知
親自體驗(yàn)獲得的知識(shí)
親知源于實(shí)踐
連翩
亦作“ 連鶣 ”。1.連續(xù)飛翔貌。 南朝 齊 謝朓 《贈(zèng)王主簿詩》之一:“一遇長相思,愿寄連翩翼?!?/p>
(2).連續(xù)不斷。 三國 魏 曹植 《名都篇》:“連翩擊鞠壤,巧捷惟萬端?!?南朝 梁 何遜 《學(xué)古》詩之一:“ 長安 美少年,羽騎暮連翩?!?茅盾 《色盲》二:“最后顯現(xiàn)在他幻覺上的,是燕子似的連翩飛來的九封信?!?/p>
(3).伶俜,孤獨(dú)無依貌。 三國 魏 曹植 《吁嗟篇》:“宕若當(dāng)何依,忽亡而復(fù)存。飄颻周八澤,連翩歷五山?!?南朝 宋 鮑照 《與荀中書別詩》:“勞舟厭長浪,疲斾倦行風(fēng)。連翩感孤志,契闊傷賤躬?!薄抖鼗妥兾募の樽玉阕兾摹罚骸翱史o食可充腸,逈野連翩而失伴?!?蔣禮鴻 通釋:“聯(lián)翩就是連翩,伶俜和聯(lián)翩、連翩是一聲之轉(zhuǎn)。”《敦煌曲子詞·樂世詞》:“失羣孤燕獨(dú)連鶣,半夜高飛在月邊?!?/p>
征軸
指遠(yuǎn)行的車?!段倪x·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浩蕩別親知,連翩戒征軸?!?呂延濟(jì) 注:“征軸,行車也?!?唐 王勃 《為人與蜀城父老書》:“戒征軸而無因,指歸途而有倦。”
館娃宮
古代 吳 宮名。 春秋 吳王 夫差 為 西施 所造。在今 江蘇省 蘇州市 西南 靈巖山 上, 靈巖寺 即其舊址。 晉 左思 《吳都賦》:“幸乎 館娃之宮 ,張女樂而娛羣臣。” 唐 李白 《西施》詩:“提攜 館娃宮 ,杳渺詎可攀!” 明 唐寅 《江南春·次倪元鎮(zhèn)韻》詞:“古人行處青苔冷, 館娃宮 鎖 西施井 ?!?/p>
河陽
古地名,在現(xiàn)在河南省孟縣西
風(fēng)煙
風(fēng)塵、煙霧;云氣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啤?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獏蔷杜c朱元思書》
四時(shí)
(1).四季?!兑住ず恪罚骸八臅r(shí)變化而能久成?!薄抖Y記·孔子閑居》:“天有四時(shí),春秋冬夏?!?前蜀 韋莊 《晚春》詩:“萬物不如酒,四時(shí)唯愛春?!?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二:“ 靖康 初,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皆備四時(shí)?!?/p>
(2).指一年四季的農(nóng)時(shí)?!兑葜軙の膫鳌罚骸盁o殺夭胎,無伐不成材,無墯四時(shí),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積者王?!薄痘茨献印け窘?jīng)訓(xùn)》:“四時(shí)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取予有節(jié),出入有時(shí),開闔張歙,不失其敘,喜怒剛?cè)?,不離其理?!?/p>
(3).指一日的朝、晝、夕、夜?!蹲髠鳌ふ压辍罚骸熬佑兴臅r(shí),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p>
(4).樂舞名。 漢文帝 作?!稘h書·禮樂志》:“ 孝文廟 奏《昭德》、《文始》、《四時(shí)》、《五行》之舞?!?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武德》興乎 高祖 ,《四時(shí)》廣於 孝文 ?!眳⒁姟?四時(shí)舞 ”。
春秀
(1).春天開的花。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著作八公山》:“春秀良以凋,秋場(chǎng)庶能筑?!?/p>
(2).春天抽穗開花。 晉 嵇含 《南方草木狀·凡草木之華者》:“凡草木之華者,春華者冬秀,夏華者春秀,秋華者夏秀,冬華者秋秀。”
良已
痊愈。《史記·孝武本紀(jì)》:“﹝ 武帝 ﹞遂幸 甘泉 ,病良已?!?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良已,善已,謂愈也?!?宋 陸游 《夏秋之交久旱得雨喜作》詩:“臥聽病良已,行吟愁欲無?!?/p>
秋場(chǎng)
秋收使用的打谷場(chǎng)?!段倪x·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春秀良已凋,秋場(chǎng)庶能筑。” 李周翰 注:“秋場(chǎng)庶能筑,謂告老將歸田也?!?/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