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少年悵不樂,明日何為哉。
揚眉一遐賞,寂寂更傷懷。
念昔吾州樂,泛舟湖上來。
佳賓適所好,歡計成金罍。
妖歌有送響,度曲清且哀。
留連夕陽下,夜色起山隈。
光明水晶域,素彩中天開。
龍香弄微風,四顧絕纖埃。
澄波照上下,倒影出瑤臺。
紅燭漸向微,始知夜漏催。
美人屢更衣,含笑玉山隤。
歡樂殊未央,鼓枻中洲回。
人生無憂患,遇樂且銜杯。
悵余失交臂,萬里來天涯。
羈愁那無感,情慮長如灰。
神游忽自笑,安知顧形骸。
詩詞問答
問:《甲辰年五月十五日夜澧陽觀月》的作者是誰?答:沈遼
問:該詩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沈遼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遼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五部
2. 四庫本作違
參考注釋
少年
古稱青年男子,現(xiàn)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少年兒童讀物
明日
明天
明日復明日
明日去。——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明日徐公來。——《戰(zhàn)國策·齊策》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何為
為什么,何故。《國語·魯語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眾未敗,何為還?”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江河百谷,從何處生?東流到海,何為不溢?” 唐 韓愈 《琴操·履霜操》:“兒罪當笞,逐兒何為?” 清 侯方域 《壯悔堂記》:“余向為堂,讀書其中,名之曰‘雜庸’。或曰:‘昔 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身自滌器,與庸保雜作。子何為其然?’”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詢問。《后漢書·齊武王縯傳》:“﹝ 劉稷 ﹞聞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圖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為者邪?’”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仆射》詩:“新秋朝涼未見日,公早結(jié)束來何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子產(chǎn)》:“ 子產(chǎn)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孫 何為?’ 子產(chǎn) 曰:‘説也。’”
(2).是什么。《后漢書·何進傳》:“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為?” 唐 徐夤 《人事》詩:“平生生計何為者?三逕蒼苔十畝田?!?/p>
揚眉
(1).舉目?!读凶印珕枴罚骸?離朱 子羽 方晝拭眥,揚眉而望之,弗見其形。” 宋 蘇軾 《戲子由并次慎老韻》之二:“何必揚眉資目擊,須知千里事同風。”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三·濟顛化緣疏》:“一舉手,一低頭,只此便是 彌陀佛 ;或揚眉,或謦欬,何處更參慈世尊?!?/p>
(2).形容得意、憂愁、憤怒等貌。 南朝 梁 劉孝標 《廣絕交論》:“見一善則盱衡扼腕,遇一才則揚眉抵掌?!?唐 杜甫 《晚晴》詩:“未怪及時少年子,揚眉結(jié)義 黃金臺 ?!薄都魺粜略挕じ毁F發(fā)跡司志》:“發(fā)跡司判官忽揚眉盱目,咄嗟長嘆而謂眾賓曰:‘諸公各守其職,各治其事……大難將作,雖諸公之善理,其如之奈何!’”《兒女英雄傳》第十回:“自然就不能不鬧到揚眉裂眥,拔刀相向起來?!薄短彀查T詩抄·揚眉劍出鞘》:“灑淚祭雄杰,揚眉劍出鞘?!?/p>
(3).謂攝提星星光閃爍?!稘h書·翟方進傳》:“今提揚眉,矢貫中。”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提,攝提星也。揚眉,揚其芒角也?!?王先謙 補注引 沉欽韓 曰:“攝提兩星頰曲,人眉似之?!?/p>
寂寂
形容寂靜
寂寂人定初。——《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庭院寂寂。——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寂寂荒山
傷懷
傷心
慷慨傷懷
泛舟
船行水上;坐船游玩
泛舟洞庭湖
上來
(1) 從低處到高處
跳上來了
抬上來了
(2) 表示人或事物隨動作趨近于某處。帶名詞時,動詞和“上來”中間一般不能加“得、不”
又圍上來一群人
(3) 表示人員或事物隨動作由較低部門(層)到較高部門(層)
你是什么時候調(diào)上來的
(4) 表示成功地完成某一動作。動詞和“上來”中間常加“得、不”。動詞限于“說、唱、學、答、背、叫、念”等少數(shù)幾個
究竟為什么,我也說不上來
(5) 表示狀態(tài)發(fā)展,兼有范圍逐漸擴大的意思。形容詞限于“熱、涼、黑”等少數(shù)幾個
暖氣片慢慢熱上來了
佳賓
(1).嘉賓;貴客。 宋 沉遼 《甲辰年五月十五日夜灃陽觀月》詩:“佳賓適所好,歡計成金罍?!?明 唐順之 《庚子歲海印寺再舉同年會紀事》詩之二:“浄院早涼生,佳賓四座傾?!?陳毅 《在蘇丹共和國宮樓上望月在樹下參與國宴后口占》:“ 尼羅河 水長青青,今夜賢主宴佳賓?!?/p>
(2).雀的別名。 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卷下:“雀一名佳賓,言常棲宿人家,如賓客也。”
適所
得所,得到合理安置。 清 揆敘 《鷹坊歌》:“羣飛眾動各適所,丹山鸞鳳常游翔?!?/p>
金罍
(1).飾金的大型酒器。《詩·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朱熹 集傳:“罍,酒器??虨樵评字?,以黃金飾之?!?/p>
(2).泛指酒盞。 唐 韓愈 《憶昨行和張十一》:“ * 花草麗,玉斝屢舉傾金罍?!?許地山 《綴網(wǎng)勞蛛·無法投遞之郵件》:“我哀傷的金罍里只剩些殘冰底融液,既不能醉人,又足以凍我齒牙?!?/p>
度曲
作詞曲;唱曲
自度曲,被歌聲。——《漢書·元帝紀贊》
度曲未盡,云起雪飛。——張衡《西京賦》
連夕
連續(xù)幾夜。 金 元好問 《續(xù)夷堅志·石樁火出》:“ 泰和 八年冬,京師 大悲閣 前幡竿石樁縫間連夕火出,四十餘日乃止?!?清 趙翼 《諸羅守城歌》:“援師三番不得進,山頭連夕惟傳烽?!?/p>
夜色
夜晚的景色
夜色蒼茫
山隈
山的彎曲處。 晉 潘岳 《楊仲武誄》:“朝濟 洛川 ,夕次山隈?!?宋 歐陽修 《永州萬石亭》詩:“作詩示同好,為我銘山隈。” 清 洪亮吉 《夜宿茅山元符宮下飲石壇作》詩:“樹杪下石壇,山隈面平麓?!?/p>
明水
古代祭祀所用的凈水?!吨芏Y·秋官·司烜氏》:“以鑑取明水於月?!?孫詒讓 正義:“竊意取明水,止是用鑑承露?!薄兑葜軙た艘蟆罚骸?毛叔鄭 奉明水?!?朱右曾 校釋:“明水,元酒,取陰陽之潔氣也?!?唐 韓愈 《明水賦》:“如得其宜,明水之薦斯在?!?宋 葉適 《祭徐靈淵文》:“念子少時,獨負奇意;方諸擎空,明水自至?!?鄭觀應 《盛世危言·西學》:“陽燧取明火于日,方諸取明水于月,則格物有自來矣?!?/p>
素彩
亦作“ 素采 ”。1.白色的光彩。 南朝 梁 沉約 《謝敕賜緝葛啟》:“素采冰華,絺文霜潔?!?唐 范傳質(zhì) 《薦冰》詩:“潔朗寒光徹,輝華素彩明?!?唐 喻坦之 《長安雪后》詩:“冷光兼素彩,向暮朔風吹。” 明 宗泐 《雪嶺》詩:“寒光欺夏日,素彩爍天河?!?/p>
(2).指月光。 唐 呂溫 《道州敬酬何處士懷郡樓月夜之作》:“清質(zhì)悠悠素彩融,長川迥陸合為空?!?唐 李群玉 《望月懷友》詩:“盈手水光寒不溼,流天素彩靜無風?!?明 李東陽 《習隱》詩之三:“林端見初月,素彩生云間?!?/p>
天開
超越常規(guī)的活動, 煥發(fā)、奔放
異想天開
龍香
(1).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木材淡黃褐色,細致,有芳香,可提煉芳香劑。也稱垂柏。 宋 梅堯臣 《龍柏》詩:“花非龍香葉飛柏,獨竊二美夸芳蕤。”
(2).硯名。 元 謝應芳 《贈董明府惠炭》詩:“硯池冰釋龍香暖,寫我朝來抱膝吟?!?/p>
(3).即龍涎香。 宋 辛棄疾 《念奴嬌》詞:“透戶龍香,隔簾鶯語,料得肌如雪?!?鄭澤 《長沙謁烈士祠》詩:“篆茲新龍香,拂彼舊蛛網(wǎng)?!眳⒁姟?龍涎香 ”。
(4).御香。 元 馬祖常 《送忽都達兒著作祀岳瀆》詩:“日長東觀著書清,絳薦龍香為帝擎。”《水滸傳》第一回:“目今京師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齎捧御書丹詔,親奉龍香,來請?zhí)鞄?,要做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以禳天災?!?/p>
微風
(1).輕微的風?!盾髯印そ獗巍罚骸拔L過之,湛濁動乎下,清明亂於上,則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漢 班婕妤 《怨歌行》:“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fā)?!?宋 范成大 《春晚》詩之二:“微風盡日吹芳草,蝴蝶雙雙貼地飛?!?清 劉純熙 《日暮》詩:“宿鳥樹高下,微風云重輕。”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六章:“那面深綠色的繡有和平鴿的旗幟,也被人插到地堡上,在微風里輕輕地飄蕩?!?/p>
(2).指日趨衰微的風俗。 唐 杜甫 《杜鵑行》:“ 蜀 人聞之皆起立,至今相效傳微風?!蔽ⅲ槐咀鳌?遺 ”。
四顧
向四面環(huán)視
阿Q忽而大叫起來,抬了頭倉皇的四顧。——《阿Q正傳》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唐· 李白《行路難》
纖埃
亦作“纎?!薄Nm。 晉 潘岳 《藉田賦》:“微風生於輕幰,纎埃起於朱輪?!?宋 蘇舜欽 《和彥猷晚宴明月樓》之二:“落晚天邊燕席開,溪山相照絶纖埃。” 元 劉君錫 《來生債》第三折:“我則見天連著水,可便無半點兒纖埃?!?續(xù)范亭 《八一南陽府市場開幕大會》詩:“四山濃緑新雨后,空氣芬芳無纖埃?!?/p>
澄波
清波。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澄波萬壑,潔瀾千里?!?宋 黃庭堅 《減字木蘭花·距施州二十里》詞:“萬事茫茫,分付澄波與爛腸?!?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七》:“東瞰澄波,西懸倒壁。”
上下
(1) 高處和低處;上面和下面;職位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勝。——《孫子·謀攻》
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范仲淹《岳陽樓記》
(2) 輩分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興
(3) 從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著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優(yōu)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數(shù)量詞后,表示概數(shù);左右
今年一畝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稱衙門中的差役
這般炎熱,上下只得擔待一步!——《水滸傳》
倒影
倒立的影子
瑤臺
(1).美玉砌的樓臺。亦泛指雕飾華麗的樓臺?!冻o·離騷》:“望瑤臺之偃蹇兮,見 有娥 之佚女。” 游國恩 纂義引 徐煥龍 曰:“瑤臺,砌玉為臺?!薄痘茨献印け窘?jīng)訓》:“晚世之時,帝有 桀 紂 ,為琁室瑤臺,象廊玉牀。”《舊唐書·后妃傳上·太宗賢妃徐氏》:“是以卑宮菲食,圣主之所安;金屋瑤臺,驕主之為麗。” 明 李夢陽 《去婦詞》:“瑤臺筑就猶嫌惡,金屋裝成不論錢?!?/p>
(2).指傳說中的神仙居處。 晉 王嘉 《拾遺記·昆侖山》:“傍有瑤臺十二,各廣千步,皆五色玉為臺基?!?明 賈仲名 《金安壽》第四折:“你如今上丹霄、赴絳闕、步瑤臺。比紅塵中別是一重境界?!?元 本 高明 《琵琶記·牛相奉旨招婿》:“小娘子是瑤臺 閬苑 神仙, 蔡狀元 是 天祿 石渠 貴客?!?/p>
(3).積雪的樓臺。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贊》:“氣徧霜繁,年豐雪積……權(quán)陋瑤臺,暫踐盈尺?!?唐 許渾 《看雪》詩:“客醉瑤臺曙,兵防玉塞寒。” 宋 柳永 《望遠行》詞:“長空降瑞,寒風翦,淅淅瑤花初下……須信幽蘭歌斷,彤云收盡,別有瑤臺瓊榭?!?/p>
(4).玉鏡臺。妝臺的美稱。 唐 劉禹錫 《傷往賦》:“寳瑟僵兮弦柱絶,瑤臺傾兮鏡匳空?!?明 湯顯祖 《南柯記·御餞》:“冠裳俊雅,正瑤臺鏡里,鳳妝濃乍?!?/p>
紅燭
①紅色的蠟燭。多用于喜慶:壽星像前,點著一對紅燭|洞房內(nèi),紅燭高燒。 ②詩集。聞一多作。1923年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題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或抒發(fā)詩人的愛國之情,或批判封建統(tǒng)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勞動人民的苦難,或描繪自然的美景。構(gòu)思精巧,想像奇新,語言形象生動。夜漏
夜間的時刻。漏,古代滴水記時的器具。《周禮·春官·雞人》“大祭祀,夜呼旦以嘂百官” 漢 鄭玄 注:“夜漏未盡,鷄鳴時也,呼旦以警起百官,使夙興。” 唐 韋應物 《驪山行》:“禁仗圍山曉霜切,離宮積翠夜漏長?!?宋 梅堯臣 《和韓仲文西齋閑夜有懷》詩:“冬日每苦短,方愛夜漏永。” 清 馮桂芬 《馬中書傳》:“至 青浦 夜漏三下,銜枚薄城,遲明克之?!?/p>
美人
(1)
(2) 美女
一個長著油光發(fā)亮的黑頭發(fā)、紅嘴唇、眼睛一點也不怯懦的大膽的美人
(3) 品德高尚的人;賢人
全州的美人和紳士都聚集在那里
更衣
(1) 更換衣服
是日,武帝起更衣, 子夫侍尚衣軒中得幸。——《史記·外戚世家·衛(wèi)皇后》
請更衣
(2) 避諱語。指去廁所大小便
權(quán)起更衣,肅追于宇下。——《資治通鑒》
含笑
(1) 面露微笑
含笑不語
(2) 中國的一種常綠灌木( Michelia figo ),枝很密,葉子狹橢圓形,花淡黃色,有香味,可提取芳香油。供觀賞
(3) 這種植物的花
(4) 含笑屬植物的泛稱
川含笑
白花含笑
玉山
中國臺灣島山脈。北起三貂角,南接屏東平原,長約300公里。主峰玉山位于北回歸線以北2.3公里,海拔3950米,不僅為臺灣最高山峰,也為中國東部最高峰。山地多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林分布,材用、藥用和化工用植物資源豐富
歡樂
快樂
自敘少小時歡樂事?!啤?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一個歡樂的夜晚
未央
未已;未盡
夜如何其?夜未央。——《詩·小雅·庭燎》
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楚辭·離騷》
此恨未央
鼓枻
亦作“ 鼓栧 ”。劃槳。謂泛舟?!冻o·漁父》:“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晉書·文苑傳·庾闡》:“中興二十三載,余忝守 衡 南,鼓栧三江,路次 巴陵 。” 唐 杜甫 《幽人》詩:“洪濤隱笑語,鼓枻 蓬萊池 。”《花月痕》第四八回:“陸兵縱馬,水師鼓枻?!?/p>
中洲
(1).洲中?!冻o·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王逸 注:“中洲,洲中也。水中可居者曰洲?!?唐 李白 《搗衣篇》:“萬里 交河 水北流,愿為雙鳥泛中洲。” 清 顧炎武 《金山》詩:“黃旗亙 長江 ,戰(zhàn)鼓出中洲?!?/p>
(2).海中仙島,借稱道士所居。 唐 李頎 《送暨道士還玉清觀》詩:“大道本無我,青春長與君。中洲俄已到,至理得而聞?!?/p>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動
(2)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3) 與人的關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憂患
憂慮、禍患
生于憂患。——《孟子·告子下》
銜杯
亦作“ 銜盃 ”。亦作“ 銜桮 ”??诤票6嘀革嬀?。 晉 劉伶 《酒德頌》:“捧甖承槽,銜杯漱醪?!?唐 李白 《廣陵贈別》詩:“繫馬垂楊下,銜盃大道間?!?唐 司空圖 《重陽阻雨》詩:“重陽阻雨獨銜桮,移得家山菊未開?!?明 徐渭 《仲兄墓志銘》:“素忘分,日與兄銜杯?!?郁達夫 《晨發(fā)名古屋》詩之二:“一曲《陽關》人隔世,銜杯無語看山明。”
見“ 銜杯 ”。
亦作“ 啣盃 ”。銜杯。謂飲酒。 清 曹寅 《送亮生南還兼寄些山先生》詩:“風廊微照兩啣杯,能待城闉簇騎回。”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記》卷一:“漉沙者步水中如鷺,亭上人啣盃望之,彼則自顧其業(yè)耳。”
見“ 啣杯 ”。
交臂
臂碰臂地,指彼此走得很靠近
共誰交臂論古兮。——蘇軾《夜直秘閣》
萬里
萬里(1916- ) : 中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山東東平人。1936年加入中國 * 。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南京市軍管會經(jīng)濟部部長。建國后,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鐵道部部長、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天涯
在天的邊緣處。喻距離很遠
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淪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元·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羈愁
亦作“羇愁”。旅人的愁思。 南朝 齊 江孝嗣 《北戍瑯琊城》詩:“薄暮苦羈愁,終朝傷旅食?!?宋 歐陽修 《<宛陵先生詩集>序》:“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為窮者之詩,迺徒發(fā)於蟲魚物類羇愁感嘆之言,世徒喜其工而不知其窮之久而將老也。”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行色一鞭催去馬,羈愁萬斛引新詩?!?清 納蘭性德 《木蘭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詞:“從此羈愁萬疊,夢回分付啼螿?!?/p>
無感
無憾。感,“ 憾 ”的古字?!兑葜軙ご蠼洹罚骸笆贡娭?,撫之以惠,內(nèi)姓無感,外姓無讁?!?孔晁 注:“感,古憾字?!?/p>
不為情感所動;沒有感觸。《文選·嵇康<養(yǎng)生論>》:“愛憎不棲於情,憂喜不留於意,泊然無感而體氣和平” 張銑 注:“無感,謂哀樂不能在懷也?!薄稌x書·王坦之傳》:“﹝ 坦之 ﹞著《廢莊論》曰:‘……夫獨構(gòu)之唱,唱虛而莫和;無感之作,義偏而用寡?!?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四:“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情慮
(1).憂慮之情?!稌x書·羊曼傳》:“太妃惟此一舅,發(fā)言摧咽,乃至吐血,情慮深重。”
(2).情思,感情。 晉 何劭 《雜詩》:“勤思終遙夕,永言寫情慮?!?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六章第二節(jié):“ 大理 人……給 宋 官文書,后邊有附記説:‘古文有云,察音者不留聲,觀行者不識辭,知己之人,幸逢相謁,言音未同,情慮相契?!?/p>
神游
身不在某地而在想象或夢境中游歷某地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宋· 蘇軾《念奴嬌》
形骸
形體(多指人的)


精彩推薦:
- 濫觴岷山側(cè),朝宗蓋自然。沸沸出幽竇,滔滔成巨川。深流疑徹地,遠勢欲浮天。萬石攢若斗,一流瀉如懸。二蜀通貨博,三峽為防堅。上下比難險,往來爭泝沿。沖高濆氣盛,轉(zhuǎn)急洶形圓。行人戒仲夏,招子尚耆年。風波雖滅裂,灘磧且叢駢。湍聲混蠻市,漲潤入畬田。旁臨股且粟,順下目無前。浮沫逢槎聚,垂瀑依岸穿。哀猿藏森聳,渴鹿聽潺湲。幽勝祠宇密,傾危村舍聯(lián)。寒沙淹宿雨,暖溆罩春煙。青蕪隨遠曲,白鳥戲輕漣。常經(jīng)祗名利,舊隱多神仙。至清逃鰌鱓,極奧容鱘鳣。楚臣忠義郁,巫女威福專。龍驤戰(zhàn)具敏,鯀嗣導功全。瞿唐十里暗,滟滪一邱偏。砥柱未足擬,呂梁誠浪傳。伊予非智者,被命徒勉旃。尺短糾列郡,寸進乘孤船。一步一篙探,百丈百夫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