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景仁飲原文
紅薇花拆萱草丹,萬鈴嘉菊重臺(tái)蓮。問公此時(shí)胡不飲,樂有至理須鑽研。
后夔已遠(yuǎn)師曠死,寂寞千載無其傳。
公窮天數(shù)索圣作,坐使綠鬢成華顛。
屠龍絕藝豈世用,儀鳳至業(yè)非公專。
洛陽有客金石堅(jiān),持議不屈難鑱鐫。
園收獨(dú)樂會(huì)真率,以勞校逸寧非偏。
古稱兩忘化于道,此理豈不曠且然。
折花持酒待公醉,樂至無聲方得全。
詩詞問答
問:招景仁飲的作者是誰?答:韓維
問:招景仁飲寫于哪個(gè)朝代?答:宋代
問:韓維的名句有哪些?答:韓維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萱草
(1).植物名。俗稱金針菜、黃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其根肥大。葉叢生,狹長,背面有棱脊?;┒窢?,橘黃色或桔紅色,無香氣,可作蔬菜,或供觀賞。根可入藥。古人以為種植此草,可以使人忘憂,因稱忘憂草。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對(duì)萱草兮憂不忘,彈鳴琴兮情何傷?!?唐 萬楚 《五日觀妓》詩:“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明 張時(shí)徹 《采葛篇》:“愿留枯根株,化作萱草枝?!?/p>
(2).借指母親。 明 劉基 《發(fā)安溪至青田戎事急不得留有感》詩:“朝原思脊令,夜船夢萱草?!?明 何景明 《為李秀才壽母》詩:“梅花似白髮,萱草亦朱顏?!眳⒁姟?萱堂 ”。
重臺(tái)
(1).奴婢的奴婢。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重臺(tái)》:“凡婢役於婢者,俗謂之重臺(tái)。”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 交河 某令,蝕官帑數(shù)千,使其奴齎還。奴半途以 黃河 覆舟報(bào),而陰遣其重臺(tái)攜歸?!?/p>
(2).用以比喻同類事物中最低下者?!墩f郛》卷六九引 宋 趙構(gòu) 《翰墨志》:“公( 米芾 )效 羊欣 ,而評(píng)者以婢比 欣 ,公豈俗所謂重儓者耶?!?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四》:“如 白蓮 、 回回 、 色目 ,及吾 閩 三教等項(xiàng),然皆猥瑣庸劣,無甚見解,此又異端之重儓,而不足與辯者也!”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一:“《甘澤謡》別自有書,今 楊夢羽 所傳,皆從他書抄撮而成,偽本也?;蛟唬?夢羽 本未出時(shí),已有抄《太平廣記》中二十餘條為《甘澤謡》以行者,則 夢羽 本又贋書中之重儓矣?!?/p>
(3).復(fù)瓣的花。 唐 韓偓 《妬媒》詩:“好鳥豈勞兼比翼,異華何必更重臺(tái)?!?前蜀 毛文錫 《月宮春》詞:“紅芳金蕊繡重臺(tái),低傾馬腦盃?!?/p>
(4).指同一枝上開出的兩朵花。 清 趙翼 《牡丹》詩:“最是香魂奇幻處,有時(shí)結(jié)撰出重臺(tái)?!?/p>
(5).藥草名。玄參的別名。見 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草一·玄參》。
(6).藥草名。蚤休的別名。 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草六·蚤休》:“重臺(tái),三層,因其葉狀也。金綫重樓,因其花狀也?!?/p>
此時(shí)
這時(shí)候?!逗鬂h書·劉玄傳》:“﹝ 韓夫人 ﹞輒怒曰:‘帝方對(duì)我飲,正用此時(shí)持事來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記》:“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shí)無聲勝有聲?!薄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四三回:“此時(shí)已經(jīng)四更天光景了?!?/p>
胡不
何不?!对姟む{風(fēng)·相鼠》:“人而無禮,胡不遄死?”《詩·唐風(fēng)·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無兄弟,胡不佽焉?”《史記·張耳陳馀列傳》:“茍必信,胡不赴 秦 軍俱死?”《漢書·韋賢傳》:“黃髮不近,胡不時(shí)監(jiān)?”
至理
(1) 最正確或最根本的道理
團(tuán)結(jié)御侮,自然是至理
(2) 最完善最美好的政治
后夔
人名。相傳為 舜 掌樂之官。《文選·張衡<東京賦>》:“ 伯夷 起而相儀, 后夔 坐而為工。” 薛綜 注:“ 后夔 , 舜 臣,掌樂之官?!?唐 潘存實(shí) 《賦得玉聲如樂》詩:“ 后夔 如為聽,從此振琮琤。”參見“ 一夔 ”。
遠(yuǎn)師
猶遠(yuǎn)征。《后漢書·袁安傳》:“大將軍遠(yuǎn)師討伐,席卷北庭?!眳⒁姟?遠(yuǎn)征 ”。
寂寞
(1) 冷清孤單;清靜
寂寞難耐
(2) 靜寂無聲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稘h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p>
天數(shù)
指由上天給安排的命運(yùn)
圣作
(1).語本《易·乾》:“圣人作而萬物睹?!迸f時(shí)多為稱頌帝王有所作為之詞。 唐 李邕 《賀新殿鐘鳴表》:“伏見昨宣示於新殿為萬姓祈禱,神鐘自鳴,是知圣作昇聞,天意下降,道開皇極,潤及生人。”
(2).帝王的作品。猶言御制?!缎绿茣び菔滥蟼鳌罚骸暗蹏L作宮體詩,使賡和。 世南 曰:‘圣作誠工,然體非雅正?!?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huì)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節(jié):“﹝《詩·豳風(fēng)·七月》﹞序上說是 周公 做的?;蛘呤沁@位大詩人的圣作罷。”
華顛
白頭。指年老?!逗鬂h書·崔駰傳》:“ 唐且 華顛以悟 秦 , 甘羅 童牙而報(bào) 趙 。” 唐 盧肇 《被謫連州》詩:“黃絹外孫翻得罪,華顛故老莫相嗤?!?清 趙翼 《接張廉船書寄答》詩:“欲作報(bào)章無別語,相期健飯到華顛?!?魯迅 《集外集拾遺·<哀范君三章>之一》:“華顛萎寥落,白眼看雞蟲?!?/p>
屠龍
(1).《莊子·列御寇》:“ 朱泙漫 學(xué)屠龍於 支離益 ,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焙笠蛞灾父叱募妓嚮蚋叱鵁o用的技藝。 唐 盧照鄰 《釋疾文》:“既而屠龍適就,刻鵠初成?!?唐 張懷瓘 《書估》:“聲聞雖美,功業(yè)未遒,空有望於屠龍,竟難成於畫虎。” 宋 司馬光 《遣興》詩:“待兔謀真拙,屠龍藝亦虛?!?廖仲愷 《一剪梅·題五層樓圖》詞:“興亡閲遍古今同,文只雕蟲,技只屠龍?!?/p>
(2).比喻跟強(qiáng)敵作英勇斗爭。 柳亞子 《有懷章太炎鄒威丹兩先生獄中》詩:“泣麟悲鳳佯狂客,搏虎屠龍革命軍?!? * 《遠(yuǎn)望》詩:“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龍?!?/p>
絕藝
絕技,極高超的技藝
世用
(1).世間所常用。《管子·宙合》:“鄉(xiāng)有俗,國有法,食飲不同味,衣服異采。世用器械,規(guī)矩繩準(zhǔn),稱量數(shù)度,品有所成,故曰人不一事?!?/p>
(2).處世治事的才能?!侗笔贰ご蘅祩鳌罚骸?康 弟 習(xí) ,字 貴禮 ,有世用?!薄侗饼R書·封隆之傳》:“弟 延之 ,字 祖業(yè) 。少明辯,有世用?!?/p>
(3).為世所用?!度龂萘x》第三五回:“ 水鏡 曰:‘山野閒散之人,不堪世用。自有勝吾十倍者來助公,公宜訪之?!?/p>
儀鳳
唐高宗李治年號(hào)(公元676—679年)
儀鳳中。—— 唐· 李朝威《柳毅傳》
洛陽
河南省地級(jí)市。位于河南西部,市區(qū)面積79平方公里,人口97萬。中國著名古都,有“九朝古都”之稱,中國佛教祖庭白馬寺位于市東,其南龍門石窟為中國三大石窟之一。河南省第二大城市,隴海鐵路、焦枝鐵路交匯于此
金石
金屬和石頭,比喻堅(jiān)固的東西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xué)》
持議
猶持論?!妒酚洝堘屩T唐列傳》:“中尉 條侯 周亞夫 與 梁 相 山都侯 王恬開 見 釋之 持議平,乃結(jié)為親友?!薄缎绿茣だ瞰k傳》:“三人者居中秉權(quán),乃與 鄭覃 、 陳夷行 等更持議,一好惡,相影私,朋黨益熾矣?!?宋 葉適 《參議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銘》:“自 鄭景望 兄弟、 薛士隆 、 陳君舉 ,持議精立,號(hào)有芒鍔?!?/p>
不屈
(1).不屈折。猶言不卑下?!蹲髠鳌は骞拍辍罚骸爸烈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楊伯峻 注:“雖能委曲,而不屈折。” 宋 曾鞏 《夫人周氏墓志銘》:“有詩七百篇,其文靜而正,柔而不屈,約於言而謹(jǐn)於禮者也。”
(2).不順從;不屈服?!逗鬂h書·郭太傳》:“﹝ 孟敏 ﹞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云。”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歸心》:“儒有不屈王侯,高尚其事?!?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九:“乃縛 嵩 于庭而掠之?dāng)?shù)百, 嵩 不屈?!?清 昭槤 《嘯亭續(xù)錄·張夫子》:“ 明 監(jiān)軍 張公春 ,於 大凌河 被擒,見 太宗 不屈?!?陳登科 《活人塘》五:“你們要記住,堅(jiān)決勇敢,頑強(qiáng)不屈,切不能驕傲大意。”
不竭;不盡。《老子》:“虛而不屈,動(dòng)而愈出?!?王弼 注:“故虛而不得窮屈,動(dòng)而不可竭盡也?!薄盾髯印ね踔啤罚骸笆箛易阌枚?cái)物不屈,虞師之事也?!?/p>
獨(dú)樂
(1).獨(dú)自欣賞、娛樂。《孟子·梁惠王上》:“民欲與之偕亡,雖有臺(tái)池鳥獸,豈能獨(dú)樂哉?”《晏子春秋·雜上十四》:“夫樂者,上下同之……今上樂其樂,下傷其費(fèi),是獨(dú)樂者也,不可!”《漢書·游俠傳·陳遵》:“足下諷誦經(jīng)書,苦身自約,不敢差跌,而我放意自恣,浮湛俗間官爵功名,不減於子,而差獨(dú)樂,顧不優(yōu)邪!” 宋 蘇軾 《司馬君實(shí)獨(dú)樂園》詩:“雖云與眾樂,中有獨(dú)樂者?!?/p>
(2).獨(dú)自以某事物為樂。《禮記·樂記》:“獨(dú)樂其志,不厭其道?!?孔穎達(dá) 疏:“言 武王 今獨(dú)能樂其志意,不違厭其仁義道理也?!?/p>
(3).玩具名。即陀螺。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種榆白楊》:“梜者,鏇作獨(dú)樂及盞。” 繆啟愉 校釋:“‘獨(dú)樂’,即‘陀螺’,小兒玩具?!眳⒁姟?陀螺 ”。
真率
真誠坦率
兩忘
(1).兩者一起忘記。《莊子·大宗師》:“與其譽(yù) 堯 而非 桀 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唐 白居易 《分司洛中多暇數(shù)與諸客宴游醉后狂吟偶成十韻》:“性與時(shí)相遠(yuǎn),身將世兩忘?!?元 倪瓚 《聽袁員外彈琴》詩:“兩忘絃與手,流泉松吹聲?!?/p>
(2).特指物我、身世兩者一起忘記?!端囄念惥邸肪砦迤咭?南朝 梁武帝 《連珠》:“是以弘道歸於兼濟(jì),至德由乎兩忘。” 唐 駱賓王 《在江南贈(zèng)宋五之問》詩:“揆拙迷三雀,勞生昧兩忘。”
豈不
難道不…?怎么不…?
豈不容易?
且然
(1).謂亦將如此?!稘h書·昌邑哀王劉髆傳》:“ 賀 曰:‘且然,非所宜言。’” 顏師古 注:“謂亦將如此。”
(2).猶言尚且如此。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三》:“然喪具稱其家貲而不以死傷生,古之道也。雖於父母且然,況卑幼者乎?” 明 李贄 《復(fù)鄧石陽》:“佛教且然,況 鄧和尚 之語乎?”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字分南北》:“説話且然,況登場演劇乎?”
恭敬貌。 宋 蘇軾 《靜常齋記》:“泛而出,渺而藏,萬物之逝滔滔,此獨(dú)且然而不忘,吾其命之曰‘?!??!?/p>
持酒
手持盛有酒的杯?!缎绿茣な说v傳》:“王毋憂,右手持酒啗,左手刀拂之?!?宋 張先 《天仙子·時(shí)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會(huì)》詞:“水調(diào)數(shù)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p>
至無
極虛無。 晉 裴頠 《崇有論》:“夫至無者,無以能生?!?前蜀 杜光庭 《白可球明真齋贊老君詞》:“伏聞道本至無,化分妙有,功包覆燾,恩普幽明?!?/p>
得全
(1).獲得保全?!肚f子·達(dá)生》:“彼得全於酒而猶若是,而況得全於天乎?”《漢書·刑法志》:“如此,則刑可畏而禁易避,吏不專殺,法無二門,輕重當(dāng)罪,民命得全?!薄缎绿茣づ岫葌鳌罚骸?度 得全,天也?!?清 昭槤 《嘯亭雜錄·平定回部本末》:“計(jì)自去年十月至今,孤軍在萬里外陷重圍者三月,卒得全?!?/p>
(2).謂人臣事君之禮無所失?!妒酚洝ぬ锞粗偻晔兰摇罚骸暗萌?。” 司馬貞 索隱:“得全,謂人臣事君之禮全具無失,故云得全也?!?漢 枚乘 《上書諫吳王》:“臣聞得全者昌,失全者亡?!?/p>
(3).指完全具備。 清 張芳 《黛史》:“聲有逞焉,容有佚焉,巧美之得全者或寡矣?!?/p>

